查看原文
其他

“凭会说话升职?”,职场马屁精和职场高手的区别在哪?

桃之窈窈 智联招聘 2022-12-12

总听到朋友跟我抱怨:为什么领导都喜欢马屁精?

这不光是朋友的疑惑,也是困扰了很多职场“老实人”的未解之谜。

但如果你还在职场马屁精这个问题上愤愤不平,大概率上是你没看到普通马屁精和职场高手的本质区别。

因为在职场上,马屁精只能得到蝇头小利;能稳扎稳打成为领导心尖上的人的,那是职场高手。

很多人对职场马屁精嗤之以鼻:“不就是脸皮厚,会变脸,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嘛。” 甚至有人认为只要马屁拍得溜,就能升职加薪。

事实上,假如开了上帝视角,你会发现往往深得领导喜爱的人,不只是因为精通拍马屁,还因为他精通人心,认知过人,有说一句往后想十步的盘算。

下面,本文将从段位、技巧、本质三个维度给大家区分普通马屁精和职场高手的区别。

夸人是个技术活。然而,最核心的技巧是真诚。马屁精的功利式彩虹屁并不能得到人心。

高手的赞美总是不着痕迹,若是仔细拆解有以下几个要点:

1、夸得具体,用细节打动人心。

普通马屁精夸领导笼统中带点浮夸,比如说把“领导英明”挂在嘴上,空洞且没有诚意。

但职场高手的每一句都在点上,他会从细节入手,比如说:“得您一句提点,我至少可以少加两个小时的班。不是您说,经验少的人直接就掉坑了。我会多向您学习,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往前走。”

2、 时机得当,既不刻意也不尴尬。

夸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实在想不到可夸的,就不要硬夸,否则既尴尬又虚伪。

我之前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差。负责接待对接的人可能并不认识,为了缓解尴尬,很多同事都会选择用说好话的方式来“破冰”。

但有一次,我早上5点坐的飞机,下飞机后转高铁到了一个县里,蓬头垢面,还没顾得上吃午饭。那位同事一开口就是“你看起来也太精致了,一看就是一箱行李,半箱衣服的人。来,我帮你拎箱子。”

他愿意帮我拎箱子是好意,但初次见面就对别人的生活方式评头论足,过于唐突。时机不合适,还容易造成冒犯。

职场高手夸人都会考虑时机, 比如同样是第一次见面他会说:“当时看您名字就觉得特别,见了本人也是眼前一亮。车站找您不要太容易。来,我帮您拎箱子。”

3、对比烘托,既不捧高也不踩低。

好与坏都是比较出来的。胡芳华在单位夸人夸出了坏名声,大家都背后说她嘴碎。原因是她总是捧一个,踩一个。一圈下来,一个单位没有她没捧过的人,也没有她没踩过的人。

夸奖需要对比才要说服力。但是不要说“小胡你脑子真灵光,不像小吴那个呆头鹅。”而要说“你这大脑转速普通人可是一点都跟不上,像我的话大脑就直接宕机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人。很多人都爱对号入座,直接指名道姓的对比只会伤害情谊。

对比法夸人的本质就是要找到一个“差劲的人”,以凸显那个人。

所以对比的对象设定要注意:可以是自己,这叫自嘲;可以是泛大众群体,比如普通人,体现被夸者的特殊性。

单凭一张嘴就可以实现向上管理吗?绝对不能。

在柳传志身上发生过一个故事:联想铁律——“开会迟到必罚站”的规矩颁布以后,第一个被罚的人竟然是柳传志的老上级,原中科院计算机所科技处的老处长。

当时柳传志宣布他罚站的时候手都在哆嗦,但是他却坚持说:“老吴,今天您必须要站这一分钟,今天晚上我到您家去,我给您站一分钟。”

简单的一句话不仅保住了领导的面子,还守住了公司的规矩,同时立住了自己的原则。

没有脑力加持的漂亮话在职场一文不值。

假如换做是马屁精遇到同样的情况,说句“领导,我们就等您啦。”或者说“您快请坐。”

因为对方是领导就对迟到的事只字不提,那么结果必然是对上谄媚,失去人格;对下属严苛,激发不满。最后落得个失了水准,又失了口碑的下场。

漂亮话不仅要用词漂亮,还要用意深刻去传递情感。考虑的不能只是当下被夸人的面子,还要想到这样做的结果和其他听者的感受。

有一句俗语叫做:“当响尾蛇摇尾巴的时候,你要小心的是它的头。”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但过分示好,得到的不是对方信任,而是对方的警觉。

马俊有两个下属,一个下属对他满是崇拜,惟命是从,他总怀疑这个下属别有用心,想从他这里捞到什么好处。

但他又信奉“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放任下属在他面前刷脸,也方便自己掌握下面人的动态。适当地给那个下属一点“甜头”,但从不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另一个下属同样在他面前频频露脸,占据主动,但却将分寸感拿捏的恰到好处。甚至偶尔还能跟领导对呛,提出相反的观点。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多看效应”——人们更容易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领导也更倾向于倚重跟自己熟悉,亲近的下属。

但高频刷脸,高糖分输出存在感并不能获得好感,适当地制造意外,更能获得青睐。

比如:在领导面前事无巨细,端茶送水,忙成一个陀螺,不如一次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

会说话的人不是习惯性赞美,而是句句都能夸在点上。爱听好话是人性,适当地发出几句“刺耳”的声音,是反人性。

人性需要顺应,也需要适当的挑战。

大家都讨厌马屁精,但说好话只是一种沟通方式。能升职的马屁精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将擅长发挥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付出了“暗时间”。

如果工作很累,何必又要人人都冷目相对,剑拔弩张。

笑着把活干了,把钱挣了,互不拆台,互不揭底,一团和气,才是更好的职场相处方式。

留言说说,你身边有这样的职场高手吗?

更多推荐:
     点我参加故事征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