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向这些华农优秀教师致敬!

致敬的 华南农业大学 2022-04-20

立德树人标杆长立

丁颖精神历久弥新

近年来,我校教职员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在教书育人岗位上默默耕耘、勤奋工作

涌现出了一批关爱学生、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教师模范

 

近日,广东省表彰一批优秀教师

我校5名教师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1名教师荣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在华南农业大学第二届“师德标兵”评选中

10位教师代表荣获奖项

 

滑动屏幕

跟小新一起领略师者之风采吧!


南粤优秀教师 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刘洪山 

 个人简介 

刘洪山,中共党员,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微电子工程系主任。获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优秀指导教师”,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十佳教师”、“优秀本科教学督导员”等称号。以第一指导老师身份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十余项。学生评教在本单位名列前茅。


刘洪山在一线教育事业中永葆军人本色,珍惜退役军人身份,勤奋努力,爱岗敬业。在课程教学的全程立足学科专业视野、理论和方法,创新课程体系,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以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和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结合其自身专业技术特长,率先开出《航天技术概论》通识课程,以载人航天为主线讲授航空航天技术知识,结合亲身经历,以来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和广大解放军指战员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主讲课程《微电子技术基础》被分别认定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广东省一流课程。一直兼任本科生班主任工作,认真履行班主任职责,组织各类专业交流会,耐心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引导学生们热爱专业、刻苦学习。站上课堂,能将思政元素融于课程教学,将正能量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走下课堂,能与学生为友,关心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获得“南粤优秀教师”,刘洪山表示:“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是我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永不止息的追求目标!”


农学院·王州飞

 个人简介 

王州飞,中共党员,农学院教授,种子科学技术系主任。长期从事水稻种子活力理论与技术研究,成绩突出。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等 10 余项;以通讯作者在Plant Biotech J 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授权和申请专利6项。主编和参编教材 9 部教材,主持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 2 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曾获校级教学一等奖、“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奖教金等奖项。


坚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育人目标,王州飞将“立德树人”贯穿整个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在负责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农艺与种业研究生专业的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王州飞构建了我校种子科学与工程、农艺与种业专业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形成了特定的《种子学》、《种子生物学》等课程教学内容。负责华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 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业绩突出,成效显著,指导本科生主持广东省创新创业项目2项,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农科学子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指导华南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1人,指导保送北京大学研究生1人;指导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3项;指导博士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2项。履职尽职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王州飞的获奖感言简朴而富有意义:“润心励行,立德树人;潜心科研,种业创新;不忘初心,教书育人。”


园艺学院·夏瑞

 个人简介 

夏瑞,中共党员,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植物miRNA和phasiRNA的生物合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已在Genome Bi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曾获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国外)青年人才项目和“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支持、第三届“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2016-2018年度校级“十佳班主任”称号等。


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尽己服人,良师诤友。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来到华农工作的五年来,夏瑞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件事,在学术科研上表现不俗的同时,也收获了学生的爱戴与尊重。在教学上,夏瑞常废寝忘食地钻研教材、制作内容新颖美观的课件,在三尺讲台上将知识尽可能详尽地讲授给学生,所开设的《园艺专题概述》、《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双语)》等多门课程获“综合得分90分以上”的优秀评教结果,深受学生欢迎。在学生工作上,夏瑞主动请缨成为2016级园艺丁颖班班主任,在传授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他兼顾个体品德培养、班级氛围营造,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活的意义,鼓励学生开展学术创新和研究。他身体力行带领学生弘扬“丁颖精神”,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严谨的治学理念感染每一位学生,所带班级毕业后全班30人中26人保送或考取研究生。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夏瑞这样说:“2016至2021,5年,1942天,真正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时间虽不长,但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铭记于心,感恩这份“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既是老师,让我心怀崇敬,让我满腔热爱,让我富足丰盈;也为学生,让我自律自省,让我坚持学习,让我奋勇努力。感恩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感谢陪伴我的学生、支持帮助我的老师!未来的五年、十年、二十年,一路向前……
兽医学院·孙坚

 个人简介 

孙坚,中共党员,兽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近五年来在Nature Microbiology等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2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4项。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等。


作为学校青年教师之一,在做好科研学术的同时,孙坚扎根教学一线,注重学生工作,用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用心呵护学生成长。在教书育人方面,孙坚承担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6门课程,受到学生好评。作为核心成员,《兽医药理学》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积极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获得“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在学生培养上,孙坚自2018年至今一直担任兽医学院2018级丁颖创新班班主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文化、社会实践教育;积极探索交叉学科下的新型问题,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与相关企业合作,在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中展开社会实践,增加研究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孙坚对此感到“是一种奖励更是一种责任”,他表示将会继续努力,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对于同学们,他则希望大家能够学会学会“听、说、读、写、思、行”的能力,不断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做敢于为时代发声的有为青年,顽强拼搏,刻苦钻研,积极投身到时代的潮流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工程学院·段洁利

 个人简介 

段洁利,中共党员,工程学院副教授。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十多项,参编教材5部,主持的“材料力学”课程获批广东省一流课程。曾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多个全国大学生科研创新类竞赛 “优秀指导老师”、华南农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工会干部”、 “工程学院优秀班主任”、 “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从教24年来,段洁利爱岗敬业、以德为先、坚守岗位、默默耕耘,注重把课程思政教学与专业知识进行同向同行,坚守教育教学一线,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用爱心和耐心上好每节课。秉持“爱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段洁利平时十分注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中,她十分关注课堂气氛,课后总是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问题,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懂消化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她积极教改、大胆创新,探索适合教学相长的改革举措,采取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融入思政元素进课堂。她关心和热爱学生,积极从事班主任工作,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尊重。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她用爱心和赤诚书写自己潜心探索悉心授业创新教学改革的故事;她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德学兼备,践行着“四有好老师”的标准,用实际行动“做着四个引路人”。获评“南粤优秀教师“称号,段洁利这样说:“教师是一种选择,更是一份责任,而荣誉既是一份肯定,更是一个激励。它激励着我感恩奋进,赓续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世范,爱岗敬业,主动担当,努力做得更好!”
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资源环境学院·章家恩

 个人简介 

章家恩,中共党员,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对外合作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土壤生态、入侵生态、生态规划、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规划策划和战略咨询服务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项目及其他类型项目 50多项,主持各类生态规划项目20多项,服务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现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20多部。申请专利50多件。主持30多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学质量工程和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获省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励8项。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 


从教20多年来,章家恩始终坚持“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工作准则,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育人理念,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作为生态学专业主任及生态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他长期负责生态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以及生态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建设、评估、生态学系列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等工作,探索实践了生态学专业“五位一体”建设模式,如今,生态学专业已发展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理科实践教育基地。作为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导师,近年来主讲和参与10多门本科生课程,以及《生态学高级实验技术》等3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培养已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出站博士后共计140多人,正在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共40多人。同时,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和“科教融合团队建设模式”,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以求真务实、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章家恩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

获得“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章家恩表示:“作为一名教师,尽心用心潜心教育教学工作,是应该做、值得做和需要努力做的事儿。热爱教学,投入教学,历练于教学,成长于教学,教学无止境!”


华南农业大学师德模范(按姓氏笔画排序)

艺术学院·王柯

 个人简介 

王柯,艺术学院动画系讲师,教研室主任,获首届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教学活动创新奖、教学学术创新奖、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曾获校青教赛一等奖,获校“教书育人”、“就业工作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传播德能、激发艺能、呵护心能的17年中,王柯最珍视的角色,是做学生成长途中掌灯相伴的同行人讲台上,她以课为媒、润物无声;讲台下,她以身为率、传播德能。

她全心钻研、教书育人,在省赛上揽获教学创新四奖前,积淀的是十七年如一日般在动画专业教学实践中的扎实付出。她想用更好的“教”来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激发艺能、自我赋能。本职教学外,她的每一门课都设有义务辅导,常态化组织课程讨论,且用沙龙活动及多种形式来增强自己对学情的认知。她与学生合作的情援抗疫作品为“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人民视频”转载。她关切学生思想在创作中的展露与变化,善于研究艺术教育对于品性德行的正面作用。她总与学生像朋友一样促膝而谈,这是她最不惜花时间去做的事。她指导佳作屡获大奖(含全国美展),所指导的反网暴动画短片《正义使者》获得过极大社会反响。

每年,她总是向学生发出邀约:“我们一起往前走吧!”这个让许多学生们托以信任的同行人,从不空口虚行。王柯对教育抱有坚定信念、始终把学生放在眼中和心里,把脚下这条教书育人的路视为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条路。


工程学院·王海林

 个人简介 

王海林,中共党员,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农机装备、机械动力学,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教材和著作18部,曾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获校“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称号。



王海林从教21年,先后承担17门本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指导研究生45人。教书育人,他注重启发学生心智,注重专业教育和德育的融合,致力于有温度的教育。“要时时在学习、事事是学习,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在事上学”是王海林经常勉励学生的一句话,也是他为人处世的信条。21年的教师生涯,他一直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要求,严谨治学,关爱学生。

近年来,王海林牵头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主持省级一流课程1门,主讲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主持2门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3项。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主持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6项,获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模范引领,带领团队积极开展专业建设,专业先后获得IEET认证专业、广东省一流专业,团队历获校“教书育人先进集体”“优秀党支部”,多人荣获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个人2次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次获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 王海林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恪尽职守,孜孜以求,引领和点燃相结合,启发和垂范相结合,传承和创新相结合,在学生发展的道路上坚守相护,践行着“师者”的使命担当。  


园艺学院·王惠聪

 个人简介 

王惠聪,中共党员,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研究方向为果树栽培生理。发表SCI论文近50篇,曾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获校“十佳班主任”和“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称号。



王惠聪投身高等教育20年,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始终贯彻大爱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和学术水平,以一腔热血在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关心爱护学生,尽心尽力指导。
潜心教学,主讲三门本科课程和一门研究生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评教结果在本学院排前15%。她多次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班主任,独立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余名,先后获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校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五一巾帼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校“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班主任等殊荣。这些荣誉不仅是她辛勤工作的结果,也充分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责任和担当。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她还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探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三尺讲台育桃李,一顶草帽走果园。在果树学教学和科研中,王惠聪孜孜以求,秉持“其身也正,不令而行”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优秀榜样


兽医学院·孙永学

 个人简介 

孙永学,中共党员,兽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发表SCI论文近4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曾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获校教学名师、“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十佳班主任、十佳创新创业导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教26年来,孙永学始终对教育事业满怀着十分的热情、激情和感情,保持着一份对师德和品学的执着追求

秉持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立德树人初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的理念,他在教学育人的路上兢兢业业。他热爱本科教学,每年都超额完成近400学时本科教学工作量,位列学院前三。他认真备课,在坚持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十分注重思政教学与课程拓展、互动教学。他总说“哪怕是讲了20年熟得不能再熟的课程,自己也经常感受到一种如何更好地讲好课的压力” 。课下,他关爱学生,育人诚心。曾担任17级丁颖创新班班主任,获评“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指导研究生科研成果突出,2人获国家奖学金、6人获校优秀论文,获“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称号。获校“十佳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广东省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校“丁颖杯”创业大赛金奖和申报专利5件。

孙永学常以“先做人后做事,凡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成就者,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必定是一个勤奋、肯吃苦、耐得寂寞的人!”勉励学生。二十年如一日,孙永学始终扎根教学科研一线,用行动诠释何谓师德。


动物科学学院·吴珍芳

 个人简介 

吴珍芳,男,中共党员,动物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猪遗传育种与产业化应用。被聘为广东省“珠江学者”;入选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被授予“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计划、“863”计划重点课题等3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78项,获得授权专利2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其中主持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的核心成员,吴珍芳扎根基层20余年从事猪遗传育种教学、研究与产业化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20余年来,吴珍芳始终不忘初心,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科技兴农、服务社会使命,做一名好教师
由于受学校委托派驻温氏集团兼职,吴珍芳经常在广州和云浮两地往返。但工作再忙,他从没忘记初心。进入华农23年里,他始终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将他在企业兼职期间接触的行业信息,产业经验和实践体会与理论知识和技术融合,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注重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近年来坚持每年给团队研究生讲授进校第一堂课和进入社会(离校前)第一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曾组建动物科学学院本科生创新小组,带动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教23年来,吴珍芳共指导百余名本科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累计培养毕业博硕士生逾70人,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人才。2015年,吴珍芳还牵头创办“温氏华农养猪训练营和公开课”,面向全国开展技术培训,培养种猪育种和养猪技术骨干人才3200多人,网络课程学习累计10多万人次。


农学院·周玉亮

 个人简介 

周玉亮,中共党员,农学院副教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研究方向为种子休眠与活力。发表SCI论文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曾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获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三尺讲台,一颗赤子心。时光荏苒,不觉间进入教育行业已经9年,身为一名青年教师,周玉亮秉持“用心执教、用爱育人”的初心,努力做一盏明灯,照亮华农莘莘学子的前行路

努力践行“用心上好一堂课”的理念,在主讲《种子生物学》、《种子学》等课程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二等奖、广东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工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全国作物学十大教学能手(第一名)等奖项。他注重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凝练“坚忍不拔、吃苦耐劳、适应环境”的“种子精神”,深入分析和挖掘课程的育人元素,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激发学生的“三农情怀”,鼓励广大学子投身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

周玉亮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需要用爱去呵护,需要用心去浇灌,而教师的关心和肯定是他们冲破束缚、萌芽成长的最大动力。他将秉持初心继续前行,助力学生演绎出青春动人的绿色,绽放出生命之花的芬芳。


马克思主义学院·练庆伟

 个人简介 

练庆伟,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入选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和广东省“特支计划”文化英才。发表文章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7项。



作为一名在1999年就走上教师岗位的老教师,对于练庆伟而言,教书育人“是使命也是兴趣”。在他看来,要在担当责任的同时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让伟大使命和个人兴趣同向同行”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他承担了5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工作,并努力探索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的亲和力,如何提高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兴趣,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020年《羊城晚报》以《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魅力,引导学生做“时间的朋友”》为题报道了他的教育教学情况。“学习是快乐的”——他努力将这样的信念传递给他的学生,曾荣获广东省第二届“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征文活动高校组一等奖、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支部书记等多项荣誉。

练庆伟严格要求自己,待人为善,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的提升。他坚信学习本身就是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生活的常态,“与其一心期待着某种‘美妙终点’的到来,不如做时间的朋友。”


人文与法学学院·倪根金

 个人简介 

人文与法学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科技史。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含合著)学术论著20部,主持各级研究课题30余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农工党中央“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和学校“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关爱学生,平等待人,以学生为中心,是倪根金热爱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突出表现。高校37年,他每学期都授课,从无教学事故。2001年摔断腿,也坚持在家授课或拄着拐杖去教室上课。平时学生来请教,即使再忙也放下手头工作,悉心辅导学生,舍得在学生身上花时间,深受学生欢迎。
重视实践教学。自2001年起,每年自费组织科技史研究生开展实践教学和田野调查。带头在华农开展口述史实践与教学,2011年以来,组织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口述史竞赛,先后6次杀入决赛,荣获二、三等奖6项,创造了新办历史专业连续获奖的奇迹。关爱学生。所指导的2007级历史专业学生身患残疾,他组织老师捐助,平时在经济和学习上特别关照帮助她,该同学不仅顺利毕业,还获评优秀毕业论文。利用自身课题经费资助学生“大创”项目和毕业论文的田野调查,如为2019年抗战木薯大创项目提供3万多元调研经费,2021年为3位本科生毕业论文提供各2千元调研经费。被学生誉为亲切、和蔼又照顾学生的好老师。扎根高等教育37年,倪根金的愿景很朴素:“努力做一个有思想、有知识、有品位和有温度的大学教师,与学生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索新知,服务社会,传承文化。”


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曹静

 个人简介 

曹静,中共党员,数学与信息(软件)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数理统计、农村产业与制度经济。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曾获省级以上奖励4项,获校“十佳教师”称号、校“三育人”先进个人。



曹静认为教师是学生的摆渡人,教育不仅“渡人”而且“渡心”。她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开拓进取、勇攀高峰,荣获年第五届广东省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等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华南赛区一等奖。在教学中,她一直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广东省二等奖。

她深刻认识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作为应用数学教工党支部支部书记,她在支部建设中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育人工作重点和支部党建重点任务,将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荣获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党支部书记大赛一等奖。这一张张荣誉证书,不仅见证了她春夏秋冬的辛勤耕耘,也为她在教育教学中赢得了远比金杯、银杯更珍贵的口碑。

曹静坚守初心,不忘使命,怀揣赤子之心,一路践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在繁琐和点滴的教学中,用宽厚、博大、深沉的爱托起学生们五彩的梦想和未来,在教育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始终做好学生“学”与“思”的摆渡人。


经济管理学院·谭砚文

 个人简介 

谭砚文,中共党员,二级教授, “珠江学者”、“南粤优秀教师”, “新世纪”优秀人才。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5部。获国家自科、社科基金5项;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3项;省部奖励6项、校“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



执教以来,谭砚文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宗旨,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首位,把培植学生“三农情怀”和“家国情怀”作为根本。他总是这样教导学生:“只有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在未来有所作为,为国家贡献力量”。

执教近20年来,谭砚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作为老师,他一直对学生如父般殷切教导和关爱;作为学者,他一直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致力于研究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把国内外前沿成果带入课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和工匠精神;常年带领学生上山下乡,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思辨能力。连续8年指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获全国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东省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带领学生完成的多份调研报告,获广东省委主要领导重要批示,为国家培养了诸多乡村振兴后备人才。

近20年的教书育人经历,让谭砚文有深刻体会:只有脚下“沾有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只有将高尚的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记为国家培养农经人才的使命和责任,才能饱含真情投入教学科研工作。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他们秉着教书育人的理念

做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

他们以身为率,言传身教

做学生生活中的同行人


哪位老师曾经感动过你?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让老师们看到你的话语!



 往期回顾:

一段传奇!重走千里播迁路,探寻华农红色校史

震撼!华农1.3万新生开学,航拍壮观全景!

开箱不停!华农“00后”返校都带啥?

13000余名“萌新”入校!9月,相约在华农

这个会议,华农师生都得了解!


来源 | 党委教师工作部

制图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胡蕴乐 陈美妮 

微信编辑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洪佳恂 黎怡宁

责任编辑 | 费思迎

审核 | 陈芃辰

审定 | 郭灼

点赞+在看,向老师们道一声“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