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为了人民碗中粮,一辈子没有懒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方杂志 Author 党建全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5次提到粮食问题。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为了粮食安全,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接续奋斗。在广东,也有一位这样的科学家——中国“稻作科学之父”、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他是中国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裤脚上永远沾着泥巴······今天带来的,是南方杂志特别策划——《一纸承诺鉴初心之为了人民的饭碗》,讲述丁颖作为农业科学家为人民温饱尽责尽力的党员故事。


人物纪录片:“一纸承诺鉴初心”——丁颖


1924年,一艘巨轮

从日本东京湾

缓缓驶向中国的海岸线。



36岁的丁颖倚着栏杆,
望着祖国的方向陷入沉思。
不久前,
他刚从日本最高学府完成学业。



他是稻之父,也是稻之子。

1888年11月25日,
丁颖出生于
广东省茂名县(市)谢鸡镇石塘村的
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父亲深悟
没文化是穷人倍受欺凌的根源,
借债也要供孩儿读书。

1909年,21岁的丁颖
全优的成绩从高州中学毕业。



在优等生
扎堆报考文法商科的年代,
深谙农民疾苦的丁颖
在毕业典礼上公开说道:
“诸君,当今之血性青年,
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
我决意报考农科!”

1912年到1924年间,
向往日本先进农业科技的
丁颖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
三渡扶桑。


日本东京大学(前身为东京帝国大学)


36岁时,
他获得东京帝国大学
农学学士学位,
成为该校首位研修稻作学的
中国留学生

留学期间,
祖国山河动荡。
丁颖无暇欣赏
富士山的雪景和飞舞的樱花,



在回忆录中提及:
他时常想起祖国的哀鸿遍野、
人民的啼饥号寒,
便把自己深深埋进书堆、
钉在实验室,
苦学潜修,
盼着早日学成归国。


丁松筠(丁颖长子):你别看他在日本这么长时间,希望他说两句日语听一听,结果父亲一句也没说。


何秀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丁老他上世纪20年代从日本留学回来,就到广东从事稻作研究,为我们现代稻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924年,

丁颖回国后

进入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现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

边教书边开展试验。


广州的农林下路商铺林立,

鲜有人知晓这条路

为何与“农林”相关。



上世纪20年代,

这里属于广州东郊,

而农林路、犀牛路西侧石马岗

有一所“广州农林试验场”。



丁颖回国后,

就在这片土地

深耕他的农学家之路。


1926年,

丁颖在学校附近

犀牛路尾的水塘里

发现了一株野生水稻。


他把这株命名为“犀牛尾”的

野稻种子收获播种观察,

并与栽培稻杂交。


经8年的反复筛选后,

育成以校名命名的

“中山一号”,

创下了世界上第一个
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
转移到栽培稻的成功先例

王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丁颖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中山一号”,具有很好的稻米品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饥荒,为粮食增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一品种

在两广地区推广繁衍,

成就了半世纪之久的

“农人争种中山白”盛况。


从1927年起,

丁颖先后创建了

6个稻作试验场



他从微薄的工资中

拿出钱来租田雇工,

靠卖青苗维持试验,

不放过任何一个

可以工作的日子,

时常工作到深夜。


在他的推动下,

广东成为

当时中国南方水稻育种中心


丁松筠(丁颖长子):吃饭,父亲的碗是最干净的,连菜汤都没有。吃完以后,一粒饭都不会掉在桌子上。


曹天忠(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吃饭的问题,不光是丁颖的家庭,其实整个广东当时都缺粮食。把粮食产量提上去,他觉得育种才是最关键的,因此他当时就设立了育种场。


1936年,

丁颖用广东农家品种“早银占”

与印度野生稻杂交,

培育出世界首个

千粒穗”水稻类型。



最大的穗中有1400多个谷粒,

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

像散开的高粱穗子。


这一发现,

成为当时水稻学术研究的重大突破


30年代育出

“中山一号”“千粒穗”

震惊中外后,

丁颖宁愿把腿迈进田间、

推广良种,

也不愿接受国民党

抛来的两次金枝。


大批农民采用了他的良种,

增产高达25%,

百姓感激地称他为“谷种佬


新中国成立后,

丁颖的热情和潜力

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1952年,

中山大学农学院、

岭南大学农学院、

广西大学农学院(部分学系)

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

丁颖担任首任院长


1955年1月12日,

华南农学院归属

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


同年7月7日,

华南农学院党委会成立。


1956年6月1日,

追求进步的丁颖

提交了他的入党申请书。



他这样写到:


“我选定了农业科学和教育工作为一生的努力方向。我从工作实际和理论学习中对共产主义和对党的伟大革命事业得有较为明确的了解,基本上了解到阶级斗争的真实意义、科学技术与教育的阶级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理论与自然科学的密切不可分离的关系,从而对于青年们的入团入党经常加以鼓励。”


末尾,丁颖下定了决心:


“我认为不应再有犹豫,因即申请入党,希望今后能够在党的组织领导和直接教育下,来为党、为人民、为祖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出最大而最有效的力量。”



1957年3月23日,

丁颖正式成为

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华南农业大学校报头版刊登丁颖入党的消息

是日起,

丁颖更加身体力行书写着

为人民办实事、切实解决人民困难,

与百姓心连心的真情


倪根金(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所长):丁颖入党,跟当时的环境很有关系。党非常重视和发展知识分子入党,另外还有一个因素,跟他的学生卢永根院士有关。


(丁颖学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院长他在农村长大,想要解决民生问题。解放后,看到中国共产党的作为,他非常敬崇。当时我作为他的学生直接跟他说:“跟着中国共产党走。”


“以冷静的头脑,

热烈的心情,

坚决的意志,

把急切需要解决的

中国水稻生产加以改良,

使吃亏吃不尽的农民,

与科学联系起来。”


丁颖常以此勉励自己,

并将高度的热情

投入到科研工作中,造福百姓。


李金培(丁颖学生 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他的理想就是要解决人民的粮食问题,把学到的知识服务于我们中国的建设事业。


学农,爱农,务农

是丁颖经常对学生

进行教育的一句名言。


丁颖与学生教学交流

桃李花开,

丁颖的学生中,

不乏黄耀祥院士、

卢永根院士、

吴灼年教授

等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



无论多忙,

丁颖依然坚持卷起裤腿,

与学生、农民

一起下田耕作和勘察。



这一坚持,直到晚年。


1963年,
75岁的丁颖仍在巡田,
亲自带队考察西北稻区。


每到一地,

照旧勤问、细看、多记,

只是右手不时按压着胀痛的肝部,

步履蹒跚地在田埂上来回走动。


次年,丁颖在工作中病倒。

1964年10月14日清晨,

丁颖病逝,终年76岁。



他弥留之际,

说了一句,

“我这辈子都没有懒过。


“为党、为人民、

为祖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贡献出最大而最有效的力量。”

入党申请书上立下的那句誓言,

党员丁颖做到了。



他被周恩来总理誉为

“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人民碗里装着粮,

他心中装着人民。

为了中国人的饭碗,

丁颖一生从事稻作科学研究、

农业教育事业长达40余年



他正如自己一手培育的稻种,

耐寒、抗旱、坚韧、高产;

亦如米粒饱满的稻穗,

腰杆很硬,

头却埋得很低、很低。




1978年,丁颖论文《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反应特性的研究》《水稻分蘖、幼穗发育的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9年,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了“丁颖科技奖”。这是广东首次用科学家名字命名的重大奖项。截至目前,该奖已举办了16届,共评出逾300位获奖者。
1990年10月10日,国家邮电部发行了 “农业科学家丁颖”纪念邮票。
2009 年,丁颖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2022年,丁颖作为奠基人之一的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及学科建设名单。

潜心研究 淡泊明志
丁颖用一生践行
“为人民温饱尽责尽力”的誓言
弥留之际
他的一句“我这辈子都没有懒过”
令人深深动容……

2022开年,立足新起点
华农人将用实际行动传承发扬
“笃学明德 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
为把中国人的饭碗
牢牢端在自己人手里

而不懈奋斗!




 往期回顾 
重任在肩!师生热议:厚植“三农”情怀,朝着“一流”前进!
华农怎么建设“双一流”?专访来了!
振奋精神,争创一流!这个大会,华农师生都得了解!
本博连读!华农“新农学”创新班招生了!
官方招聘!华南农大2022年招聘,看这篇就全了

来源 | 南方杂志
微信编辑 | 费思迎
责任编辑 | 费思迎
审核 | 陈芃辰
审定 | 郭灼

点赞+在看,向丁颖院士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