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变身“睡美人”?华农团队“冻龄魔法”,解决保鲜难题!
“荔枝产业要发展,
不解决保鲜问题不行。”
去年4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茂名视察时
曾如此强调
荔枝保鲜是令果农头疼的问题
更是总书记关心的问题
一年过后
华农教授团队实现荔枝保鲜新突破
高科技加持下,让荔枝变身“睡美人”
用“冻龄魔法”锁住美味
“荔”刻“冻眠”!
科技创新解决保鲜难题
“液氮可以快速将荔枝冻透,使荔枝本身的生物化学反应减弱,这就是荔枝的‘冻眠’。”华农食品学院二级教授、广东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点实验室主任曹庸向记者介绍,荔枝在-3℃到-15℃左右容易结晶,液氮温度是-196℃。超低温速冻可以快速地经过荔枝结晶带,不仅让荔枝细胞壁不会破裂,还会让解冻后的荔枝更好地保持果肉的原汁原味。
有“冻眠”技术后,科技手段如何助力荔枝产业发展?曹庸认为,荔枝产业既传统又现代。荔枝产业不仅是让农民收入从品种、种植等方面获得,也要结合下游产品开发,组成共同体,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荔枝经过低温“冻眠”后,人们在冬天也能品尝到它的鲜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村果农小吴对这项“黑科技”表示惊喜。“荔枝果期短,我们有时会为了尽快卖出去而低价出售。有了‘冻眠’技术,新鲜的荔枝保存得久。我们可以提高收购价格,再也不用贱卖荔枝了。”
“根据不同品种荔枝结晶带的细微差别,为其量身定制液氮冷链传送带的移动速度与温度,达到最佳的‘冻眠’效果,还原每一种荔枝独有的风味。”肖首鹏表示,未来还将在茂名建设3条荔枝保鲜生产线,把茂名的优质荔枝销往更多地方。新质生产力助力荔枝产业发展
据介绍,华农目前正在着力推动液氮低温冷却技术在荔枝保鲜领域应用和发展,并加强对荔枝的品种筛选、栽培技术、采摘前管理和采摘后短时保鲜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全学科助力提高荔枝产品附加值,依靠新质生产力助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
4月的茂名,140万亩荔枝已经挂果,小果由小变大,由绿转红,即将在5月下旬成熟,开启一个新的荔枝季。走在位于茂名高州市根子镇的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目之所及是起伏的群山和郁郁葱葱的荔枝树。
据了解,这里汇集了国内外荔枝种质资源700多份、3500多株,是全球占地面积最大的荔枝种质资源圃。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为种业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资源圃将进一步加强对全球荔枝种质资源的收集与研究,创制荔枝种业“芯片”,打造世界荔枝产业中心,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内荔枝科研的“排头兵”,华农团队已经进驻茂名开展相关研究多年。“我们的团队围绕荔枝产学研应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覆盖种质资源研究、产业基地建设、技术推广应用等多个领域,从品种选育、果树栽培到运输保鲜、食品加工,服务茂名荔枝全产业链发展。”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农园艺学院研究员陈厚彬介绍。
▶ 往期回顾
▲ 这件事,每个人都该知道!
▲ 上榜!全国第四,广东唯一!
▲ 攻坚!!!
责任编辑 | 费思迎审核 | 陈芃辰审定 | 郭灼
点赞⬇️ 在看⬇️
新质生产力助力荔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