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汪汪特工”,亮相广州地铁!
最近,广州地铁的“最萌警员”
换了一套“新皮肤”——
戴着神奇头盔、身披战术马甲
搭载高科技设备的警犬们
按照指令,精准出击,随动随停
这套由华农团队联合
广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特警大队
完成核心技术研发的
犬用作战装备
有个可爱的名字——“汪汪特工”
“汪汪特工”,智能出动!
在广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警犬训练基地中,随着训导员的一声令下,“可乐”戴着像面罩一样贴合的智能头盔、身着战术马甲,如离弦之箭般立刻奔至目的地,在数个箱包中绕圈踱步后,精确识别出了藏有违禁品的那一个。
全国功勋犬“可乐”佩戴装备进行日常搜寻训练
训导员帮“可乐”穿上装备
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应用于广州市多个地铁站出警实战,多次应用于重要外交场合安防安检。项目已申请6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核心论文8篇。
警犬执行日常搜寻任务中(图:新华网)
“现在国内使用的警犬智能装备,大多还是采用国外技术,不但贵且不好用。”团队指导老师林钻辉说,“它们也只是实现了远程图传,而不能反向指挥警犬行动,实用性有限。我们的这套装备完全自主研发,从芯片到软件国产化武装到底,人犬分离和一人多犬基本实现,希望以后能够推广使用,为国家安全和城市治理尽绵薄之力。”
智勇双全,不怕困难!
当时是大一结束的暑假,何政康在地铁站里偶遇了一次警犬实训。通过激光点引导的方式,一只史宾格犬在警员引导下有序开展行动。
光点训练
原来,非视距下人犬分离作业,是困扰广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特警大队许久的问题。为此,他们专门研发了“光点定位指挥技术”,但实际操作中,受网络信号、障碍物、空间大小等因素影响,仍然无法很好实现远程精准指挥。“无法指引警犬进行‘转弯’,只能执行坐下、前进等指令,在前进时也容易漫无目的。”警员校友介绍。
警员和警犬日常训练
一直到回校以后,警犬实训的画面还在何政康的脑海中萦绕:是否可以研发一套犬用智能穿戴式装备,利用遥控实现远程指挥,同时帮助警犬“转弯”,提高作战效率呢?
何政康找到与自己同在华农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联合会(简称“校科联”)的好友、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1级的巫泽宇。两人一拍即合,组建团队,经过一系列准备后,开始着手研发犬用式头戴装备。
警员在训练中操控遥控来控制警犬行动方向
但市面上出售的云台体积和重量较大,对警犬很不友好,也容易造成设备损坏。何政康回忆:“我们试了多款市面上主流的云台,都因为狗的奔跑速度过快导致失灵或失稳,于是决定自己开发。”团队针对警犬作业时高速奔跑的状态和运动习性,采用了双重滤波算法,保证云台稳定性,另一方面让零件“迷你化+集成化”,更加轻便,核心模块只有指甲大小。
解决了云台,下一步就是头盔。为了设计出让狗狗佩戴舒适、同时又能稳固搭载设备的头盔,团队从头盔的贴合性下手,花费了近三月的时间研究设计软件、学习曲面建模,通过对史宾格、马里努阿等常见警犬品种的头部进行3D建模分析,为不同品种的警犬量体设计头盔。
“全副武装”的警犬实训中
始于兴趣,忠于责任
“我们是一支团结、拼搏、多元的团队。”提到团队的小伙伴,何政康很自豪。
设备实验的需要使队员们经常在警犬基地与学校两头跑;课余时间里,大家几乎都“泡”在办公室和实验室。无论是一同熬夜攻坚难题,还是马不停蹄地奔波只为一个数据,大家都很少抱怨,开开玩笑吐吐槽后,又埋头继续。
在何政康看来,除了共同的热爱,社会责任感是支撑大家走下去的重要原因:“这个装备对社会是有帮助的,一旦成功,它的实用性很高,可以实际地运用到生活场景中。”
不同时期的团队成员合影
除了“汪汪特工”项目,围绕数字智能技术,团队里的成员在其他领域也有许多尝试:展会上供大家使用的雨伞,如何实现扫码共享?共享汽车的收费环节,如何进一步优化提升使用体验?围绕各种项目,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在知识学习、实践应用、沟通协调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作为团队负责人和技术研发核心骨干,巫泽宇认为兴趣特别重要:“要做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在灵光一闪时勇敢尝试,很多时候你就会发现通往成功的新路径。”
“我们同学经常说,要立大志、入主流、上平台,我觉得还可以再加两个词,啃骨头、接地气。”作为校科联的指导老师,林钻辉参与见证了许多项目从萌芽到孵化的过程,对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成长深有体会,“我们做事情一定要解决社会的问题,解决生活和行业问题,那我们做的这些事情才有意义。”
▶ 往期回顾
▲ 华农新生入学报到指引,收到请扣“1”!
▲ 🥇🥇🥈🥈🥈🥈🥈🥈🥈
▲ 恭喜你,挑战成功!
初审 | 费思迎复审 | 陈芃辰终审 | 钟耿涛
【分享】【在看】华农青年创业故事
为华农er【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