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疫时评 | 如果这是场持久战,我们更需从盲目恐惧走向理性恐惧

言咏 经济观察报 2020-02-06
理性·建设性

疫情终将过去,但不要因为抗疫之名,而导致社会的撕裂,理性的丧失,对个体私权及隐私的过度侵犯,这些本身就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亦是这么多年社会不断进步之所得,它同样很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正呈爆发上升的趋势,短短几天的工夫,截止至1月28日,全国确诊病例就攀升到4535例,且远未到临界点。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除了西藏,无一幸免,皆有确诊病例,数量也每天都在上升。病毒传播汹涌而上的架势,似乎已经超过了SARS——17年前那场肆虐中国多个城市的不明肺炎疫情。


随着武汉及湖北其他一些城市启动“封城”措施,随着各地纷纷启动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随着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人数的不断上升,随着专家们“潜伏期无症状也传染”的发现,作为民众,不恐慌是假的。恐慌本身也带来了正面效果,比如,人们纷纷取消家庭聚会,自觉宅在家里——这对于重视春节团圆的中国人来说是个艰难的选择,如果不是铺天盖地的报道让人们高度重视起来,这样的选择很难被做出。再比如,现在绝大部分民众外出都戴上了口罩,防护意识加强——当每个人都用口罩保护自己时,也保护了他人。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超出理性的恐慌——这可以理解,但值得重视。当下,阻止疫情的扩散当然是头等大事,但处理恐慌也是一项必须直面的任务。因为非理性恐慌会带来过度防御,一些非湖北地区的市民,仅仅因为嗓子疼或者接触过从武汉寄来的包裹,就涌向医院要求筛查新冠病毒,这些无疑会增加医疗系统的负担,同时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在河南南阳一村里,“封城”之前从武汉归乡的务工者已实施居家隔离,每天监测体温,但当地村医依然要求去医院做CT和血常规,14天内做了三次。村防疫站还要求去发热门诊排查以防万一,被发热门诊的医生劝了回去。另外,在恐慌情绪下,对来自湖北乃至武汉疫区的人的防疫措施变形,甚至超过了基本价值观的底线。数千条武汉返乡者的身份证、住址、手机号等关键个人信息被做成表格在互联网上传播,导致其中有些返乡者被短信骚扰谩骂。


当年抗击SARS时,临危受命的北京市长王岐山接受央视《面对面》王志采访时说,“市民经过了这一段以后,那种盲目的恐惧开始降低,理智的恐惧开始增加”。这是值得思考的,除了对抗医学战线上的疫情,在另一战线上,如何让民众从盲目的恐慌走向理性的恐慌?从目前的情势看,抗疫将是一场持久战,上一次的抗击非典,延绵到5月才“初愈”。如果非常时期将持续几个月的话,引导社会在保持警惕的同时,走向理性恐惧,是十分必要的。


应该说,湖北省及武汉市在疫情萌生的最初阶段,防控措施是不到位的,民众的知情权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也是造成现在社会恐慌的一个因素。因此,要缓和恐慌情绪,首先有赖于政府表现出担当的精神,并采取实际行动,推出强硬、有力、稳健、周全的抗疫措施,让疫情的蔓延得到控制。当年非典期间,民众心理从盲目的恐惧走向理智的恐惧,与王岐山铁面、镇定、担当的作风有关。


其次,面对传病疫情,疾控部门应更大力度地向基层疾控人员和公众普及科学应对指南,哪些病人需要进入医院,哪些病人只要在社区医院或家里自我隔离,同时对居家观察的病人要有及时的医疗跟踪支持。此轮疫情爆发于冬季流感及其他疾病高发期,引导民众分级诊疗尤为重要。指南越细致,民众越能心中有数,从而减少扎堆发热门诊。基层疾控人员在面对疫区归来者时,也能心中有数,避免不恰当的过度医疗,这种强制性过度医疗,也是对人的权力及隐私的不尊重。疫情是很汹涌,但我们需要的是“科学防疫”,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盲目防疫”。


再次,作为个体,这一非常时期更需要批判性思维,面对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如何思辨地去看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夸大的?与17年前抗击非典时相比,当下信息过载犹如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消息能更快更广泛地传播,这对民众知情十分有益,但另一方面,信息过载也会带来一些杂音,引起恐慌情绪的集体蔓延。这些天不止一个人提到了勒庞的名作《乌合之众》,这是我们需要警醒的,作为个体的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要被群体性的情绪所淹没。


理性的恐惧是什么?是关注疫情,保持警惕但不过度恐慌。公民尤其是在旅行史上与疫区相关的公民,依规报备,主动隔离,但基层社区管理者在收集信息时要尊重隐私的边界。在这个非常时期,作为个体,我们可以让渡部分私权及隐私,但依然要有秉承基本价值观的度的把握。从疫情的严重性突然浮上水面开始,到现在还不足一个星期,各方都处于应激状态,出现一些“一刀切”或者矫枉过正的状态可以理解,但是在应激状态之后,我们需要把政策制定得更加细致一些,更加人性化一些,这些都能帮助社会走向理性的恐惧。


当年王岐山在接受王志采访时说,“我总希望尽快让市民从恐惧中解脱出来”,“希望他们能非常地处理好现在的生活,在身体条件(容许)下,保持一个良好状态。这恐怕是现在他们能做到抵御传染的一个最好的办法。我将为他们来创造环境。”这段话对于当下仍不失借鉴意义,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是一场持久战,不要抱有速战速决的幻想,正因为如此,引导整个社会走向理性恐惧十分重要。疫情终将过去,但不要因为抗疫之名,而导致社会的撕裂,理性的丧失,对个体私权及隐私的过度侵犯,这些本身就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亦是这么多年社会不断进步之所得,它同样很重要。






#抗击肺疫最前线#全网征集

武汉“封城”,一纸不足百字的通告背负的是一座城市千万人口的日常生活,他们正在为抗击疫情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不想看到一座就此沉默的城市,我们期望每天都能看到、听到和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呼吸。


即日起,经济观察报全媒体推出“抗击肺疫最前线”话题征集,我们聚焦每一个个体,无论你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如果你有关于疫情的线索和故事,或者是对于后续防疫工作的建议和呼吁,期待你的发声!


特别说明:如果你是医务工作者或家属,确诊/疑似病患者或家属,请在来信中注明,我们将有记者直接对接,以更加详尽了解#抗击肺疫最前线#的真实情况。


内容形式不限:字信息不少于140字,最长不超过1500字,图片、视频务必原创。


参与方式:

经济观察报微信后台留言参与:

来稿格式:#抗击肺疫最前线#+内容


经济观察报微信公号投稿邮箱:

zhuangao@eeo.com.cn

来稿格式:#抗击肺疫最前线#+标题


经济观察报官方微博参与话题:

#抗击肺疫最前线#


注:信息务必真实、客观,原创信息为主,不剽窃他人信息,引用内容务必注明来源,不造谣、不传谣

策划:经观全媒体

ID:eeo-com-cn


经观社论|武汉“封城”:打一场抗击疫情的全民战争

肺疫时评 | 该问责,就问责!

从“不明肺炎”到确诊病例破2000,武汉新型肺炎疫情这4周发生了什么?

经 济 观 察 报 理性 建设性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