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观社论|在国家愿景和民众追求的共振中推进改革

社论 经济观察报
2024-07-25
我们相信,唯有改革,才能让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应对时代抛出的各种新命题,我们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作者:社论封图:CFP






2029年的我们,遇见2024年的中国。2024年7月18日,北京盛夏的那个午后,无论是正在为“钱袋子”苦心盘算的地方官员、为子女就学奔波的新市民,还是正为招投标犯难的民营企业家、为医药费想办法的老人、为存量房贷忧心的年轻人……那么多人都心怀期待。


答案写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里。这份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传递出的信息,在历史的进程中曾一再出现。“三中全会”串起了中国人的改革记忆,也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在2024年的盛夏,改革的强音又一次奏响。


如果我们正好在这样一个盛夏穿越整个中国,映入眼帘的会是截然不同的场景。在湖南、安徽等地,一些人彻夜奋战在防洪大堤上;在浙江义乌,商户们正为美国大选带来的订单忙碌,打着“中国制造”印记的旗子、T恤和帽子被源源不断地发往大洋彼岸;一场不知何时终结的价格战席卷新能源汽车行业,而光伏企业则在亏损的挣扎中寻找突围的方向;一些企业老板正相约奔往东南亚、中东和非洲,一边说着太卷了,一边在新的市场寻找机会;这一年,人工智能(AI)是最热的词,从大模型到自动驾驶,人们不断追问,中国能够在这一场产业革命中抢得先机么?与此同时,在去全球化的声浪中,中国企业一再遭遇阻击,从半导体断供到新能源汽车贸易壁垒,可以肯定的是,这远远没有结束。


中国经济在波折中复苏,但基础仍不稳固,很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整个世界则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那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面对生育、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和养老的现实时,仍免不了磕磕绊绊。2024年的中国和世界,都在寻找答案。


当我们回望走过的路,当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2013年、1993年,回到1984年、1978年,在历史的回声中,我们听到这样的回答:何以解忧,唯有改革。


比如说要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官员苦心盘算的“钱袋子”问题,也许需要一场深入的完善央地财政关系的改革,特别是对于市县来说,事权和财力要更加匹配。再比如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已经纳入议事日程。而对于亿万新市民来说,解决他们的所急所盼,意味着加速城乡融合发展,户籍制度改革还要更彻底一些。


我们就这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以增进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一场延续了40多年的接力跑,它让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而今,《决定》是对时代之问充满底气的回应,也可以看作是改革进程中一次新的起跑


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内容涉及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有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也有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可以肯定地说,站在当下向前看,能“皆大欢喜”的改革少了,改革的领域越来越集中于深水区,改革也越来越需要啃“硬骨头”。


这意味着,每一项改革都不容易。改革要面对更坚硬的利益藩篱,也可能面对更为错综复杂的纠葛。任何一项改革都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往往还伴随着更多的两难或多难抉择。推进改革需要勇气和魄力,还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在民间和市场的智慧中,找到改革的破局之策。


民之所忧所盼是改革的动力所在,这是历史的经验。中国的改革从来都是政策和民间的共振,是个人追求美好生活和国家追求富强愿景的共鸣。面对今天的改革议题,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事实上,当思想冲破牢笼,那些生生不息的力量才得以充分释放,中国社会才呈现出生机勃勃。庙堂之上的宏大叙事,才有可能和民间永不枯竭的创造力双向奔赴。


“犯其至难,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用它来形容行至深水区的改革最恰当不过。毋庸讳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途上,总会涌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我们相信,唯有改革,才能让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应对时代抛出的各种新命题,我们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按照《决定》,300余项改革任务将在2029年完成。当我们越过山丘,走过岁月。当2029年的我们,遇见2024年的中国。让我们可以停下脚步,轻轻地说一声:2029年的盛夏,繁花似锦。




搜索引擎要变天了


被毁约教训的应届生:吃一堑长一智
站在房贷利率高位下不来的那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经济观察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