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缓解胃痛有妙招,穴位按摩、茶疗学起来!(附视频)

秒懂国学 2022-10-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采访专家:孙刚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副主任中医师

特约记者:杨璞


经历过胃痛的人都想第一时间找到缓解胃痛的方法,中医在这个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穴位按摩、茶疗、健身导引术等均可用于缓解胃痛。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孙刚介绍说,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症状比较轻,不妨尝试以下方法来缓解。



穴位按摩缓胃痛


观看穴位按摩视频


01

指压胃舒穴




胃舒穴是经外奇穴,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腰部,第12肋骨和骶棘肌交界处,相当于第2腰椎棘突旁开4.5寸处,左右各一。方法:令患者俯卧,操作者以两拇指分别按压此穴,可缓解胃痛、胃痉挛、胃溃疡等,对西药止痛剂不敏感者可以用此穴明显止痛。也可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


022


按摩天枢穴




天枢穴在肚脐向左右各2寸处,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经常按揉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治疗便秘、腹胀、肠鸣、痛经、肾炎等。方法:推运腹部,右手放在左上腹部胃区,自右向左顺时针旋转摩动,然后推运至左肋下,用力均匀、速度缓慢。在具体操作时,可用大拇指按揉,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腹内有热感为佳。


03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处,可以调和脾胃、顺气止痛。方法:将一手拇指放于此穴,指腹着力进行点按,用力均匀,若觉指下有胃蠕动感或听到肠鸣音更佳。


04


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可以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方法: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做按掐活动,一掐一松为一次,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以足三里穴有针刺样酸胀、发热感为度。艾灸足三里穴还可调和脾胃,增强脾胃水谷运化功能。


05


揉按腹部




两手交叉,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因积食导致的胃痛,顺时针按摩36圈;脾胃虚弱导致者,逆时针按摩36圈。


药茶对症健脾胃


针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痛,不妨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来点中药茶,但不同症状者所选择的茶饮不同。



01

陈皮茶——理气健脾促消化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适合有胃部胀满、食欲不振、咳嗽多痰者。它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有助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但其性偏温燥,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及内有实热者要慎用或禁用。


02


茉莉花茶——和中下气驱寒积




茉莉花茶能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等。对于寒邪导致的消化不良,饮用茉莉花茶有辅助治疗的效果。但茉莉花性偏温,不适合多饮。


03


焦山楂茶——消食导滞




新鲜山楂与焦山楂的功效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前者多用于活血化瘀止痛,后者多用于消食导滞。山楂炒焦后酸性减弱,苦味增强,可用于肉食导致的积滞、胃脘胀满、腹泻、腹痛等,还可用于高脂血症。


焦山楂泡茶,口感不如新鲜山楂,食用时可加些红糖或焦麦芽等,既改善口味,又可提高疗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所有食积都能用焦山楂。焦山楂只消不补,脾胃虚弱、胃酸过多等消化系统疾病者及服用滋补药物期间不太适合饮用此茶。因为山楂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收敛和收缩子宫,故妊娠妇女患先兆流产者勿食。


04


鸡内金茶——消积健脾




鸡内金是家鸡的砂囊内壁,药房里见到的一般有三种:生鸡内金、炒鸡内金、醋鸡内金。生鸡内金善消癥、消石,醋鸡内金疏肝助脾,炒鸡内金则可以消食健脾并举。故酒食积滞可用炒鸡内金泡茶。


以上方法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且胃痛较重或经常性胃痛,应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