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肾虚老得快,有这10个症状说明你肾虚了!你还没发现?

秒懂国学 2022-10-07


肾是人的生命根源



肾的健康直接决定了人的健康。许多衰老和疾病都于肾脏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各种类型的肾虚都不可以掉以轻心。若不及时进行相应的调理治疗,就会引起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女性也会衰老的更快。


“年龄和时间”绝不是我们衰老的原因,比如我们常见到一些50岁的人甚至比40岁的还显得年轻有活力、身体好。


人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肾虚!


肾主管生长、发育、生殖、以及水液代谢等的功能,在道医中有说法将肾称作“先天之本”。肾亏会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所以养肾是抗衰防老的重点!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主水,主纳气,生髓、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精血不足,黑发不生。


中医讲,体内肾气的盛衰在外部的表现能从头发上显露出来。


中医有:“肾虚乃百病之根”以及“久病及肾”的说法。可见由于肾疲劳引起的肾虚是我们很多疾病产生的根源。人体是一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整体,肾虚可影响全身各个器官,全身各系统的疾病都会引起肾脏的损害。


伤肾习惯。


这7个伤肾坏习惯,你中了哪几条?


坏习惯一:喝太多饮料


软饮料和运动饮料的过度摄取会间接损伤肾。


人体内的酸碱度为7.35,这些饮料普遍为高度酸性,饮用后增加肾脏排酸负担。


坏习惯二:常常憋尿


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


坏习惯三:暴饮暴食


现代人聚餐机会增多,常常饮食过量,最终都会产生废物尿酸及尿素氮等。


坏习惯四:喝水太少


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


坏习惯五:吃太松软的面包


面包和糕点中有一种食品添加剂溴酸钾,它能赋予烤制食品所必需的面筋强度及弹性和松软的口感。


但过量食用溴酸钾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


坏习惯六:饮酒后喝浓茶


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较快地影响肾脏而发挥利尿作用,此时酒精尚未来得及再分解便从肾脏排出,使肾脏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从而损伤肾功能。


坏习惯七:饮食太咸


饮食偏咸会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


戒掉这七个坏习惯,保护好自己的肾!!



人们都知道,为了确保出行安全,汽车行驶一段时间需要保养一次。人的肾脏是先天之本,是生命之本,那么,你的肾脏多长时间保养一次?肾脏疲劳了有什么症状?你知道吗?自己测试一下,你的肾疲劳了吗?


肾疲劳自测



1、白发、发质枯黄,洗头时脱发多。


2常有腰酸背痛的感觉,全身无力,易疲劳、易困倦,休息后不能缓解。


3、睡眠不好或经常做梦,晨起仍觉很累。


4、怕风吹、怕冷、冬季更明显。


5、手不能提重物,走路长或上楼常感觉双腿无力,足跟疼。


6、经常头晕、耳鸣、牙齿松动。


7、记忆力下降,总想闭目养神,不愿思考问题,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8、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小便无力,总有排不尽的感觉。


9、男性性功能减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


10、女性月经不调,生育与性能力下降。


如果你有以上1-2种症状,就说明您的肾脏已经发出了警报:这时候“肾脏”要开始调养了。


秋冬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逐渐寒冷干燥,疾病多发,而寒冷袭人最易伤肾。冬季就要做好补肾养肾的工作。而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是自然界万物封藏的季节,而肾脏在五行属水,为阴藏,故在冬季正是养护肾脏最佳时期。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



人们热衷于各种补肾,然而缺少明辨体察,有多少补肾误区在坑人呢?小心越补越虚。


中医认为,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有“先天之本”之称。现如今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人们出现肾虚的情况也逐渐的增多。但有些人“听风就是雨”,过于担心自己会肾虚,从而导致进入一些误区。


1误区一:不分肾阴虚、肾阳虚,乱补一气


有着和西医完全不同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因人而异。肾虚又主要分为肾阳虚、肾阴虚,分型不同,治疗的原则也不同。市场上的产品多数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讲,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或加重病情。即便是经典的六味地黄丸,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


2误区二:肾虚是男人的专利


其实,肾虚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女性也有可能遭遇。道医认为虚的本质就是衰老。久劳伤肾的“肾虚”之人衰老速度较快。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老年人多见肾虚症。说到这里,就明白了:肾为先天之本,肾虚的人生理年龄迅速增大,提早出现更年期症状。


“肾虚”女性会早早表现出闭经、性欲低下、烦躁、焦虑、多疑等更年期症状。


3误区三:黑眼圈是肾虚表现


人看上去眼圈黑,身体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便说是“肾虚”。其实,单纯眼圈黑不是病态,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眼睑(眼皮)及其周围组织很薄,如劳累、失眠后,眼睑长时间收缩,能引起结缔组织血管充血,血流不畅,微循环障碍,所以眼圈发黑。


黑眼圈用不着担惊害怕、乱吃补药,只要精神愉快,多活动锻炼身体,充足睡眠,少则35天,多则12周,黑眼圈随后也就消失了。


4误区四:耳鸣是“肾虚”惹的祸


肾窍,肾开窍于耳,肾与耳有较密切的相关性,所以很多人一出现耳鸣不分缘由动辄从肾论治,总以六味地黄补肾为主,但见效只十之一二。耳虽为肾窍,但临床治疗耳鸣不能仅仅责之于肾,应从心肝脾肺肾多方论治。


道医看来,“耳者宗脉之所聚”,耳鸣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功能状况十分密切,并不仅仅局限于肾,因此治时也离不开对全身脏腑经络的调节。


5误区五:将肾虚与肾衰混为一谈。


是道医的说法,基本上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的病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辨证的。


而肾炎、肾衰是西医的诊断,而且是要做客观的尿液检查化验,发现了蛋白尿和镜下血尿等才可能诊断,故两者不能等同。当然,他们有时有点联系,有些交叉性,就是说有所谓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有肾炎,而无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就没有肾炎。


6误区六:肾虚就是肾出了问题


病人一听说是肾虚,就如临大敌,以为自己得了大病,性能力肯定也是不行了。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肾虚几乎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阶段,是人衰老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


道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人体左肾为阳,右肾为阴。左肾司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之功能,右肾辖五脏(心、肝、脾、肺、肾)之运行。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滋润、濡养、激发作用。


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肾生精,精生髓,髓壮骨,髓通脑,脑为髓海。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下降,脱发皮皱等现象。肾阳虚衰,男人表现为阳痿、早泄、遗精;女人则带下不止,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


中医认为,肾亏是人体疾病的根源,许多内脏疾患的治疗,应从补肾入手。中医还有个歌诀:“肝病先调肾,肾病先调肺,肺病先调脾,脾病先调心,心病先调肝”。


1外劳宫补肾法


每晚临睡前将两手背紧靠腰部,仰卧于床上,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开始时,双掌被腰压住会出现麻胀现象,3-5天后即可适应消除,双腿会感到轻松灵活。不论是晚上,还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坚持两手背紧贴两肾半小时,便可收到奇效。


2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每次便后,用搓热反双手搓肾脏36次,你会感到腰部发热;


3左腿架右脚


若你腿脚冰凉、麻痛,可将左腿架于右脚脖子上,20分钟后,腿脚便会变热。


4热水泡脚


每晚再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摩两腿根部的“气冲”穴,并反复揉擦两脚心的“涌泉”穴,反复拍打、叩击、推揉、按摩两腰出的“肾俞”穴,则效果更佳。


5小指头提水法


手指头有许多神经末梢,联结五脏六腑,例如右小指头通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强壮,开窍于二耳与二阴;左小指头通膀胱,是人体主持水液的代谢,它通肺、通胃、通肾。常练小指头提水法可以强肾。


6膝盖逆时针走路


倘若再添加以膝盖逆时针走路法(走圆圈路)的锻炼,靠人体自身练出的功能,就能治好肾亏、肾衰之疾患。


7膝关节的上下抖动


双手握拳,拳心虚空,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8按摩太溪穴


按摩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肾虚、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可祛痘、祛斑、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增强记忆力、改善听力及视力、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9按摩关元穴


按摩关元穴(即丹田,位于脐下四横指处):


经常用手指点压、按摩刺激,具有培补元气、调气和血、益肾健腹,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腹痛、腹泻、便秘、阳痿、遗尿、头晕、失眠、痛经等症。


功能:能让人恢复青春活力,可治疗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性欲减退、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此法常用之,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固本的目的,有利于延年益寿。  


10按摩耳朵


肾主藏精,开窍于耳。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1)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3)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4)搓弹双耳法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5)双手拉耳法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6)双手掩耳法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曰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7)全耳按摩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8)双手扫耳法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11常念“吹、呵、嘘、呼、唏、斯”


常念“吹、呵、嘘、呼、唏、斯”,增强肾心肝脾三焦肺的功能。


发“吹”音:“吹”与肾相应,肾属水,故有滋养肾水的功效;心脏对应的是“呵”音,肝脏对应的是“嘘”的音,脾对应的是“呼”音,三焦对应的是“唏”的音;肺对应的是“斯”的音。


反复做6—9遍,发音的时间长一些,次数多一些。  


12健脾通胃肠气保健法


双手重叠,顺时针绕肚脐揉腹,以通为主,可促进胃肠气通畅,逆时针绕肚脐揉腹,则以补为主,可起到健脾作用,便秘患者,多顺时针揉,脾虚者,则加逆时针揉,每次300~500下,每天1~2次。


13大拇指按在无名指根部


有事无事“大拇指按在无名指根部”,包括睡觉,魂魄定位。


14坚持体育锻炼


“肾主骨,骨为肾之余”,体育锻炼可以取得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不错的锻炼项目。


15摄取黑色食物


中医所说的肾主“黑”,所以一般黑色食物多入肾,可补益肾精,让人年轻有活力,身形挺直,头发乌黑光泽。


日常饮食不妨加入黑色食物,例如桑葚、黑豆、黑米等。尤其蛹虫草,黄精是许多道医喜爱的养生食物。


肾脏调理重在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搭配补肾拾八味养生茶、护肾小妙招,肾好,精力充沛、一切都好!


温馨提示:在合理的营养搭配下,应适当多喝水以增强血液循环,除了做到早睡早起,居有定时,还要适当锻炼。肾脏的好坏对身体的健康,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所以养肾刻不容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