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悬厘穴

秒懂国学 2023-01-14


悬厘为经穴名(Xuánlí)。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悬即悬垂,厘同“氂”,指长毛,此穴在颞颥部,悬垂的长发之中,故名悬厘。


【腧穴释义】

悬厘。悬,吊挂也。厘,治理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本穴物质为悬颅穴冷降下传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滞重的寒湿水气进一步下行,小部分清气则由本穴外输头之各部,本穴对天部的水湿风气有治理的作用,故名。


手足少阳阳明之会。在本穴汇集的气血当中,既有手少阳的上行之气又有足阳明的下行之气,故本穴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附注:手少阳、足少阳,阳明之会。


特异性:悬厘穴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取穴位置】



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处。


【穴位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功能主治】

功能降浊分清,悬厘穴有清头目,通络解表,清热散风的作用。

主治:偏头痛、齿痛、目赤肿痛、耳鸣等头面五官疾患。


【穴位配伍】

配外关穴、风池穴、太阳穴,有疏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配听宫穴、翳风穴,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耳鸣。


【刺灸法】

向后平刺0.5~0.8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颞肌痉挛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