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阳陵泉

秒懂国学 2023-01-14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l3031pfdr6v


历代针灸医家将之列为要穴,亦与其主治有关。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三陷下者炙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此是治疗胆腑病症。


阳陵泉又治筋病,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筋急,阳陵泉主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阳陵泉又治疗足少阳经体表循行通络上的病变。


〖名解〗



(1)阳陵泉。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及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而至的阳热之气,二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后沉降于地,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亦渗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则大量气化,本穴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场和脾气的生发之地,故名。阳陵名意与阳陵泉同。


(2)筋会。筋,肝胆所主之风也。会,交会也。筋会名意指胆经的天部风气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下传的寒湿风气和胆经膝以下各部上行的阳热风气,在本穴为汇合之状,故名筋会。


(3)胆经合。合,会合也。本穴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故为胆经合穴。理同筋会名解。


(4)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同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胆经上、下两部的天部水湿风气会合而成,在本穴为聚集之状,表现出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寻找方法:

患者应侧卧或仰卧,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主治疾病:


阳陵泉穴的主治疾病为: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消化不良、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劳、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高血压、遗尿等。该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按摩治疗慢性胃炎、胃痛。


〖解剖〗在腓骨长、短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处。


〖人体穴位配伍〗 


阳陵泉穴配曲池穴:治半身不遂;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期门穴、胆俞穴、至阳穴: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

阳陵泉穴配足三里穴、上廉穴:治胸胁痛;

阳陵泉穴配环跳穴、风市穴、委中穴、悬钟穴: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阳陵泉穴配阴陵泉穴、中脘穴: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人中穴、中冲穴、太冲穴: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阳陵泉穴配支沟穴: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主治胆囊炎。


〖刺灸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可灸。


阳陵泉穴 合穴,属土,筋会。


〖别名〗筋会穴,阳陵穴。


〖穴义〗胆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