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门穴

秒懂国学 2023-01-14

点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关注




期门为经穴名(Qīmén)。出《伤寒论》。属足厥肝经。期门是肝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的交会穴。期即周期,门即门户,两侧胁肋如敞开之门户,穴在胁肋部,经气运行至此为一周期,故称期门。


【腧穴释义】

期门。期,期望、约会之意。门,出入的门户。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由于下部的章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但是,本穴又因其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既不阴又不阳、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为肝经募穴,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


肝经募穴。理同其门名解。


附注:肝经募穴。


特异性:期门穴为肝之募穴,交会穴之一,足太阳、厥阴、阴维之会。


【取穴位置】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穴位解剖】

期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胸横肌、胸内筋膜。皮肤由第五、六、七肋间神经重叠分布。肋胸膜和膈胸膜于肺下缘处相互移行,形成肋膈窦(为胸膜腔的一部分),其深面是膈肌,右侧可至肝,左侧抵胃体。因此该穴不可盲目深进针。


【功能主治】
功能: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期门穴有疏肝、和胃、利胁、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作用。

主治:期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胁部疾患:如心下切痛、饮食不下、呕吐呃逆、伤食腹坚、霍乱泄注、下痢脓血、奔豚上下、消渴、血臌、胸胁支满、积聚痞块、胸中热、卧不安、谵语不止、目眩、面赤、项强、瘖不能言、疟疾、伤寒热入血室、癃闭、遗尿、小便难、妇人产后余疾等。


【穴位配伍】

期门穴配肝俞穴、膈俞穴,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胸胁胀痛。

期门穴配内关穴、足三里穴,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呃逆。

期门穴配阳陵泉穴、中封穴,有舒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法:一般斜刺0.5~0.8寸,内部右侧为肝右叶前缘,左侧为横结肠及胃底,不宜深刺。

艾灸法: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又多用期门穴治疗胆囊炎、胸膜炎、肝炎、肝萎缩、肋间神经痛、心肌炎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