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巨髎穴

秒懂国学 2023-01-14

点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关注




巨髎为经穴名(Jùliáo)。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巨髎为阳蹻脉、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巨,大也,髎,空穴也,此穴在鼻梁旁颧骨下大凹陷处,故名巨髎。


【腧穴释义】

巨髎。巨,大也,形容穴内气血场覆盖的区域巨大。髎,孔隙。该穴名意指胃经天部浊气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四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化雨冷降,而因本穴位处天之上部(头面的天部),降地之雨覆盖的区域大,名为之巨,又因其降地之雨细小,如由孔隙漏落一般,名为之髎,故名。


跷脉足阳明之会。本穴物质既有天部之气又有地部之水,气血物质同合跷脉阴阳相济之性,故为跷脉足阳明之会。


附注: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出处:《针灸甲乙经》:巨髎,在挟鼻孔旁八分,直瞳子。


【取穴位置】

巨髎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穴位解剖】

浅层为上唇方肌,深层为犬齿肌;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熄风,明目退翳。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鼻出血,齿痛,唇颊肿。


【穴位配伍】

巨髎穴配素髎穴、和髎穴治过敏性鼻炎。


巨髎穴配天窗穴治颊肿。


巨髎穴配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


巨髎穴配合谷穴、下关穴、内庭穴,治疗牙痛、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法:1.直刺0.3—0.6寸,局部酸胀;

2.向颊车方向透刺治疗面瘫等;

3.针尖向同侧四白穴或瞳子方向透刺,可治疗面瘫、近视等。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鼻炎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