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臂臑穴

秒懂国学 2023-01-14

点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关注



臂臑为经穴名(Bìnào)。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头冲,颈冲、背臑、臂脑。属手阳明大肠经。臂臑为手阳明络之会。臂,通指上肢,臑指上臂,臂臑穴于上臂臑外,故名臂臑。


【腧穴释义】

臂臑。臂,指穴所在的部位。臑,动物的前肢,为灵巧、好动之意,此指穴内气血物质为阳气。该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本穴位处臂部,穴内气血由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阳气充盛而使臂能活动自如,故名。


头冲、颈冲穴。头、颈,指穴内物质运行的部位和方向。冲,指穴内物质的运行状态。头冲、颈冲名意指本穴的阳气上冲头、颈各部。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本穴物质为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阳气强盛,其运行为从天部层次直上头颈,故名。


手阳明络之会。本穴物质为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为手阳明络之会。


【取穴位置】

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七寸处。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富胃脂肪组织。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过三角肌中点。该肌由臂丛后束腋神经支配。


【功能主治】

功能通经活络,理气消痰,清热明目。

主治:1.运动系统疾病:上肢瘫痪或疼痛,肩周炎,颅顶肌肉痉挛;

2.其它:眼病,颈淋巴结核,头痛。


【穴位配伍】

臂臑穴配光明穴治目疾。

臂臑穴配肩髃穴治肩臂痛。

臂臑穴配臑俞穴、肩髃穴、肩贞穴,治肩臂不可举。

臂臑穴配曲池穴、天宗穴、肩髃穴,治上肢不遂。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颈淋巴结核等。


中医把甲亢、甲减、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疾病统称为“瘿”,其特点为:发于甲状腺部,或为漫肿,或为结块,或有灼痛,多数皮色不变。甲状腺部位的良性肿物大多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或伴有烦热、心悸、多汗及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症状。古代治疗“瘿”会用到一些特殊的穴位,其中有一个穴位效果特别明显,就是臂臑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