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阴郄穴

秒懂国学 2023-01-14

点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关注


阴郄为经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名手少阴郄。《外台秘要》作少阴郄。属手少阴心经。阴郄是手少阴心经的郄穴。阴为阳之对,郄即孔隙,此穴为手少阴经之郄穴,故名阴郄。


【腧穴释义】

阴郄。阴,水也。郄,空隙也。该穴名意指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通里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经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故名。


手少阴郄、少阴郄。手,手部。少阴,心经也。郄,孔隙也。穴名之意指本穴经水循地部孔隙回流地之深部。理同阴郄名解。郄穴之意与本名解同。


石宫。石,肾之所主也,水也。宫,宫殿也,出入的门户小而内部宽大也。石宫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流入地之深部的巨大场所。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是从地之天部流入肾骨所处的地之地部,孔隙中流下的细小水流汇入了肾水的大海之中,故名石宫。



【取穴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穴位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功能主治】

功能:滋养阴血、固表安神。

主治:1.心痛、惊悸等心病;

2. 骨蒸盗汗;

3. 吐血,衄血。


【穴位配伍】

配后溪、三阴交主治阴虚盗汗、骨蒸潮热;

配尺泽、鱼际主治吐血、衄血。


【刺灸法】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神经衰弱、鼻出血、胃出血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f015496g8z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