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支沟穴

秒懂国学 2023-01-14

点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关注

支沟穴(zhī ɡōu xue)

别名:飞虎穴,飞处穴



【取穴位置】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位置】

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功能主治】

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瘰疬是指民间俗称的“疬子颈”或“老鼠疮”,中医称之为“瘰疬”,西医称它为颈淋巴结结核。“瘰疬”之名始见于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其小者为瘰,大者为疬,因其互相串连,连贯如串珠状,故称之为瘰疬。



【穴位配伍】

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


【穴位治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按摩法:每天用指尖按压支沟穴1-3分钟,可以有效调理肠胃排便功能。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