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泺穴

秒懂国学 2023-01-14

点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关注



消泺为经穴名(xiāoluò)。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消即消除,泺为泊名,此穴如清凉之水,能清热消渴,故名消泺。


别名:Xiāo luò(臑窌穴,臑交穴,臑俞穴)。


【腧穴释义】

消泺。消,溶解、消耗也。泺,水名,湖泊之意。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清冷渊穴传来的滞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消解并化雨降地,降地之雨在地之表部形成湖泊,故名。


臑窌。臑,动物的前肢,前为阳、后为阴,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窌,地窖也。臑窌名意指穴内的天部之气在此化为地部经水。理同消泺名解。


臑交。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交,交会也。臑交名意指穴外臂部的天部阳气交会于本穴。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其性寒湿,其变化为冷降,穴内气血对穴外天部的阳气有收引作用,臂部外散的阳气因而汇入穴内,故名臑交。臑俞穴名意与臑交同,俞指穴外阳气向本穴输入。


【取穴位置】


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的中点处。


【穴位解剖】

在肱三头肌肌腹中间;布有中侧副动、静脉;有臂后皮神经和桡神经的肌支分布。


【功能主治】

功能:除湿降浊、清热安神,活络止痛、有清头散风、通经活络作用。

主治1. 肩臂疼痛、麻木;

2. 头痛,齿痛,项强;

3. 癫痫。


【穴位配伍】

配大椎、肩井主治肩臂痛;


配天柱、风池主治颈项强痛;


配四神聪、大椎主治癫狂。


【刺灸法】

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臂疼痛、癫狂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j0154t49by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