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文地理:一本杂志与它十二年的坚持
●●●
《西藏人文地理》几乎是每位到过西藏、喜爱西藏的人必定翻阅过的杂志。创刊12年来,它聆听、分享了无数人的故事,关于自己,却总是低调。事实上,这本杂志的故事有关初心,有关12年的坚持,与它所关注的西藏同样精彩。
诺杰·洛桑嘉措在拉萨无人不晓。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嘉措拉”,更给他起了“Tibet Google”的绰号——作为《西藏人文地理》创刊者、主编,他对西藏的前世今生谙熟于心;孙吉,现任的杂志执行管理者,带领着新一代编辑团队,探索新时代的媒体道路。年代在变,形式在变,杂志的坚持却始终如一——要将真实的西藏,讲给更多人听——我们与他俩聊了聊。
●●●
缘起
“用平视角度介绍西藏”
2005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的前夕。国内的“西藏热”升温,越来越多人想要逃离庸庸碌碌的生活,去雪域里寻找诗和远方。然而,由于网络尚不发达,那时的人们对西藏的了解仅限于美丽的风光、神秘的人文风情,片面甚至偏颇。
嘉措拉是藏地名门之后,更是“资深文艺青年”,早在上世纪末,就办过一本名为《雪域文化》的杂志。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西藏,再做一本杂志的念头,一直在他心头徘徊。
当时美国《国家地理》在国内很有影响力,国内也兴办杂志,氛围很好。嘉措拉和身边的朋友们一合计,就决定把文联原有的杂志《西藏民俗》改版成《西藏人文地理》。
然而,关于西藏的误解从未停止。西藏有时被描述成世外桃源、不食人间烟火,有时么,又被贬为落后不堪、仿若茹毛饮血。如何展现一个真实的西藏?这是杂志创办之初,就需面对的问题。
“我们要做的杂志,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真真实实的‘平视’角度。”嘉措拉回忆说。
杂志筹办初期,大伙热情高涨,困难也接踵而至——最先面临的就是缺少相应人手。在西藏,能写纪实报道的人很少,杂志只得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记者。
报名的人中,不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藏梦”。最后留下来的,不仅是对西藏有所了解的,也是身体素质好的,更是能吃苦的。毕竟,真正扎根西藏工作,是艰难的考验。
●●●
发行
“被翻到卷毛”
怀胎十月,排除万难,杂志终于迎来诞生的时刻。
2005年,杂志的创刊号发型了。杂志社专门在北京的西藏办事处办了隆重的首发仪式,来参加的,除了藏文化圈的众多友人,还有大量国内文化界、艺术界的名人学者,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都有专门报道。
如果当时有微博,《西藏人文地理》的发行必然是能上热搜榜的——毕竟,关于那片神秘雪域的专业媒体,这还是头一家。
不同于常规的杂志,《西藏人文地理》的创刊号版式很大,封面是烫金的,印刷也特别精美。一本杂志就有200多页,售价也比较高,卖99块。很多人说这是中国最贵的杂志;也有人评论,与其说这是一本杂志,不如说是一本画册。现在来看,第一期杂志已经是收藏版了,网上的价格已经卖到了好几百块。
杂志团队也顺应潮流,不断调整。大开本用了两期后,很快改成了和《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等一样的标准开本,价格也调整到了20元一本。用嘉措拉的话说,“毕竟是办杂志的……这样对读者来说会有更好的亲和力。”
形式只是外在,更重要的是内容。杂志坚持做深度原创的西藏故事,很快得到广泛认可,时至今日,就算央视、新华社的团队到西藏拍摄,都会买上几本杂志,在里面寻找选题。
除了西藏本地,杂志也坚持在全国发行,范围从开始时的北上广,如今已拓展到了20多个城市。嘉措拉至今还记得,多年前有位传媒大学的朋友对他说:你们的杂志都摆在我们学校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杂志被翻得都卷毛了。
●●●
新的血液
“在西藏当记者很酷”
行走在城市中的《西藏人文地理》,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帮助他们建立对西藏的全面认知。这其中,就包括孙吉。
“2005年,杂志发行没多久,我就买了我的第一本《西藏人文地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成了杂志的铁杆读者。我对西藏的了解和情感,基本就是通过《西藏人文地理》建立起来的。”
10年后的2015年,机缘巧合下,孙吉竟加入了杂志团队,用他的话说就是:直觉告诉我,在西藏做记者是件很酷的事。
然而,初到西藏工作的孙吉,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
西藏的节奏普遍都是慢悠悠的,这是旅行者所享受的,但对于杂志的采访、拍摄来说,时间,却成了最不确定的因素。如果直接照搬其他城市的工作方式,未必合适。刚到拉萨的孙吉对这种慢节奏还有些不适应。
逐渐调整自己后,孙吉却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这种节奏。和内地的采访报道不同的是,在内地,与采访对象的交流可能颇为“公事公办”,完事后一拍两散,仅仅是工作;但在拉萨,大部分的采访都是在甜茶馆里聊出来的。这杯甜茶,也让孙吉和同事们与一位位采访对象成为朋友。
尽管信息越来越发达,人们对西藏的热情却始终未消退。和孙吉一样,越来越多热爱西藏的人依旧在向往高原、涉足高原,将西藏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内容的执行者在变,内容的品质和匠心却没变。12年下来,掰着指头数数,团队几乎已经走遍了西藏的每个地区、每个县。
●●●
不变的初心
“在浮躁中,保持平静态度”
回想起创刊第一期时候的选题采访,嘉措拉记忆犹新。记者们选定了拉萨附近的尼木县,当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开始受到重视,而尼木县的木刻、造纸、藏香工艺有着千百年的传承。一群记者带着问题、扛着设备就到了县城,找到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工艺师傅深入采访,突破性地首次提出了“尼木三绝”的称呼。这一称呼深入人心,现在,“尼木三绝”已经成为了区域内众人皆知的旅游品牌和文化口号。
采访中也每每有意外惊喜。第一次采访结束之后,记者们又回到了尼木县。他们无意间到了一个做藏香的地方。在那样一间简陋的屋子里,记者们偶然地发现了一组壁画。壁画记录了藏文创造者的故事,以及关于其故居建筑的一组绘画,也就在那个时候,这座故居在尼木县被重新发现。
西藏风景美,《西藏人文地理》的同仁们常听到人们问:你们采访难道不算福利吗?等于是到处去旅行。
实际情况呢?却远比人们想象的艰苦得多。有些偏远的地方,道路不通,甚至需要骑着马去。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便捷程度又不比内地,有时还需骑马之后换为徒步,才能抵达目的地。
无论对嘉措拉,抑或对于杂志,珠峰重测都是这12年里最重要的一年。杂志当时组织北京站的记者去珠峰,记者从北京飞抵西藏之后,休息了一天就去珠峰大本营。第二天,他们就跟着牦牛登山队开始往上走,到海拔6500米的营地去采访。
或许因为过度疲劳,一位记者不小心感冒了,为了不耽误工作,记者坚持配合跟进采访,其他伙伴劝了好久,他才答应下山去休息。下了山才发现,病得不轻,足足在山下调养了两个月才痊愈。
报道出来之后,文章在全国反响都很大。相比突然关注这一事件的大众媒体,《西藏人文地理》拥有独一无二的专业性,写得深入,不仅报道了国家首次测量珠峰的新闻本身,更挖掘了珠峰牦牛驮队和登山队的故事——珠峰山脚下的一座村庄,长年为来自各国的登山者提供后勤服务,这些普通的老百姓,隐秘而伟大。
这种充满人性化的“平视”视角、踏实的采访与写作,也是杂志成功的最大“秘诀”。
对于《西藏人文地理》来说,每一个大的专题都需要记者深入一线去实地采访到第一手资料,成本虽高,但每一位记者都深知: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而《西藏人文地理》一定要传达准确,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不能是胡编乱造的,不能出错。
这一点也是孙吉深有感触的,《西藏人文地理》坚持做深度、原创的内容。它不媚俗的,有自己坚持的立场,不为了热点而报道。在浮躁的媒体环境下,依旧保持平稳的心态——用佛教的话说,因为戒,而有了定,最终才能证得慧。
也正是因为这种坚持了12年的态度,《西藏人文地理》成了每位西藏旅行者都曾翻阅过的杂志;也正是因为每位杂志人的信仰,才在传统纸媒被唱衰的当下,依旧做着纸质版期刊。
“其实纸质期刊也存在它本身的价值”,嘉措拉和孙吉都坚信杂志的价值,“它不可能完全被线上的阅读代替。《西藏人文地理》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这样——做一本收藏型的期刊。”
●●●
新的一年,《西藏人文地理》继续起航,2018第一期期刊已经开始全国发行。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2018年《西藏人文地理》杂志,一次订阅一年168元(9折)包邮,一次订阅三年468元(8折)包邮。
《西藏人文地理》是展示和解读西藏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的窗口,在神秘西藏、大美西藏、感动西藏之后带给读者真正有深度、有广度、更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知性西藏。
点击“阅读原文”
寻找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
查看醍醐开放职位
醍醐艺术中心·拉萨
拉萨市仙足岛环岛南路 0891 6626599
醍醐艺术中心·上海
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30号(衡山路口) 021 63152563
醍醐古城店·拉萨
拉萨市大昭寺八廓街转经道东街13号 0891 6500134
醍醐衙门店·拉萨
拉萨市大昭寺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口 0891 683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