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牧区走出的摄影师:越朴实的藏人故事,越打动人心

醍醐 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 醍醐 2021-02-11

这是来自喜马拉雅的

第 892 份礼物


●●●


当周肖像


今天的故事来自一位青海果洛的藏族摄影师当周。当周在果洛牧区长大,成为村子里为数不多走出来的人。但在经历了外面的世界以后,他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开始摄影创业。


藏族人的面孔与这里极其真实、朴实的日常,成为他镜头下最常捕捉的画面。他说:“我属于这里。在家乡的一切拍摄,成为了我表达内心独一无二的方式。”


●●●


这位男子是我的姐夫公保,是生活在青海果洛拉加的纯牧人,现在仍旧在牧区放牧。他的面孔极具藏族人的特性。这张摄于牧区老家。


毕业后不久,我在家乡开了一个工作室,起名为野人摄影工作室。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野人是种很凶恶的怪物,但在我的理解中,“野人”是敢于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东西,敢于做真正的自己,它神奇、独特,甚至具有善良单纯的一面。


有时候,我会把自己当作是一个野人,去大胆追求自己的本心。就像当初我义无反顾地走上摄影这条路一样。


不像是很多摄影师,他们一早就走上了摄影的路,我与摄影是近几年才绑在一起的。


烟雾中的信徒:我去参加拉加寺的一场宗教仪式,寺庙小院子里煨起了桑,僧人们把帽子拿在手里,准备开始第二场。


仪式进行中,僧人们排着队前去念经的大殿,队伍中90%左右都是小僧人,他们很遵守仪式秩序。这些小僧人几乎都是附近牧民家的孩子。


我从小在黄河边的牧区长大,我们居住的村子比较偏僻,离城市很遥远,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骑摩托到镇上都要2天的时间。就连去找离得最近的邻居,也要走很长的路。


小时候,我的生活完全就是最传统的藏族家小孩的样子。放牧的日子,一大早就赶着牛羊到山上去了,带着糌粑、奶茶和馍馍,几乎一整天都在外面。家里的兄弟姐妹很多,我们经常会一起放羊、放牛,也是彼此的玩伴。


寺庙屋子里的一位小僧人,屋子里的光线很吸引人,我看到他时,觉得他眼神里面有些忧郁。


我的天地除了居住的黑帐篷,就是放牧时的山川大地。那里安静,没有压力,像是住在被世界遗忘的地方。


后来,我上了学,从村子走到镇上。十多岁的时候,我走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西宁。真正走出我的舒适圈,走向外面,是我高中毕业去天津上学之后。


●●●


姐夫公保


火车从西宁出发,一路从西到东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经历了23个小时,才到天津。那是我第一次远离家乡,第一次走那么远的路,第一次到大城市。


8月份的果洛,晚上还有些凉,走的时候我穿的有点厚,但是当我出了天津站,热气扑面而来,对于这座城市感触上的震撼与气温一同向我袭来。


来到天津的一天,我和一同来的几个朋友就差点“流落街头”。我们拖着行李走了不少地方,一直到很晚才找到住的地方。那天,好像我的心也有点迷失了方向。


在北京的日子


在天津的3年里,这种迷失时常伴随着我。这个城市很大,人很多,耳边有各种嘈杂的声音,和家乡的空旷、安静不一样。每当寒暑假放假回到家,家乡那种安静的舒适感,总能缓解在天津时会出现的焦虑。我似乎更喜欢家乡的安静,即便这里有些偏僻、不发达。


在天津的迷失感,越临近毕业,越是沉重。在那个时候,摄影就像是一束光,把我从迷茫中拯救了出来。


●●●


我在一座寺庙里面,遇到了这位叫作秀吉的老人。她很喜欢转经,每天都会去,转经似乎已成为她生活的全部。秀吉老人一个人住,我有空时会去看她,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忘年交。这张照片是在转经的时候,我给她拍的第一张照片。


对于摄影的认识,是因为上学的时候有过选修课,当时就喜欢上了这种捕捉光影的艺术。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我买了一台佳能6D,那是我的第一台相机,但那时候也没想过真的把它当做事业。


毕业前在家的那段日子,我一直思考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我不想一直靠父母,也不想和大多数藏族一样去考公务员,要做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那台相机。


秀吉老人在寺院卖东西,我经常在寺院碰到她。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她正在寺院一个破旧的屋子里念经,背后是堆起的编织袋,我不太清楚里面装了什么。


尽管那时候我几乎没有任何基础,但却坚信自己就想要去拍摄。起初,我常拿着相机去外面拍照,脑海中对于想拍什么没有任何想象,看到什么就拍什么。那段时间的拍摄很盲目,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而拍,要去拍什么。


更受打击的是,我经常拍出的照片远不及自己所看到的效果。每次看到网上的摄影作品,我总会想,我为什么拍不出这样的照片?


在深思熟虑之后,我和父母说,想去北京进行摄影培训。我的父母是很传统的藏族,他们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安安稳稳考公务员,在家里做稳定的工作,非要搞连我自己都还搞不清楚的摄影?尽管不理解,但是看我那么坚持,他们也没过多阻拦。


在北京


刚去北京学习的时候,我的压力很大。其他大多同学都有很好的摄影基础,只有我几乎没有什么经验,所以一开始,我跟不上大家的节奏。这样的差距,让我很难受,我知道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


当时大多数人一起住在上课地方的宿舍,每天9:30上课,我基本6点就已经起床开始准备,想让自己尽快跟上节奏。那时候老师也很喜欢我,出去外拍的时候,经常会带上我,有时候还会手把手教我一些拍摄的技巧。


学习摄影


后来,我关于摄影的想法慢慢变得深刻,开始去尝试、感受不同的拍摄,我想在其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风格。这时候,我的脑海中出现的是家乡的山野、寺庙以及那些极具特色的藏族人面孔。


在结束了北京的学习后,我放弃了在那里更多的机会,回到了远在千里的家乡。


●●●


我在家乡的学校遇到的小姑娘多杰英措

看到她的一眼,我就被她的眼神所吸引


从开始接触摄影开始,我一直在思考,我为什么选择摄影。或许相对于语言和文字,那些真实画面的记录,更能够表达我自己吧。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我更希望拍出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偏爱拍人像,在人像里面,我更多地会去拍老人和小孩。孩子是生命的初始,单纯可爱,而老人经历了世事,又是另一种人生状态。



我记得我曾经回到我们村子,想拍一段宣传视频。我在村子里的小学里,发现了一位很好看的小女孩。她叫多杰英措,第一眼看到她,我就觉得她很特别,眼神很干净,拥有藏族人特有的灵气。



那个眼神一下子吸引了我,让我想到了一位画家笔下的藏族姑娘,那一刻,我想留住这份美好。在征得她的同意后,我给她拍了一组肖像,这好像是她第一次拍照。一般小孩子第一次拍照都会紧张或者害羞,但这位小女孩却很自然、平静。


我把这些照片发给了她的父母,他们告诉我,小姑娘很开心。后来我也知道,这位小姑娘好像是他们班学习最好的。



这张照片是我在家乡的时候,参加一场传统活动的时候拍的。我站在人群里,一位小僧人突然转过头,不知道对着什么在笑,我就拍下了这个瞬间。我认为,摄影奇妙的地方有时候就在这些不经意间,捕捉到的精彩。


后来,这张照片在圣山“藏式美学”摄影大赛中,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获得了不错的奖项。现在,我和小僧人成了朋友,虽然联系不多,但是每次听他讲他在寺院念经学习、偶尔去打篮球比赛的日常,内心都有说不出的温暖。


老人与信仰:在一场宗教仪式上,一位老人身体不再灵便,动作缓慢,但仍旧坚持完整地磕了头。


而拍摄老人时,总会带给我很多思考。


老人有一种独特的沧桑感,当人老了之后,可能身体、生活上不能独立,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给到他们更多的关心。但事实上,当你和他们真正去交流、沟通,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就会发现他们经历了一生,对生活的见解简单而独到。


拍摄之前,我通常会先和老人们聊天,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我慢慢发现,大多数藏族老人都很豁达。


他们其中很多人的生活状况并不优渥,吃、住、行没有过多保障,或许有人会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人会抑郁,但现实并非如此。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欲望,每天去寺院转转经,或者和老朋友们坐在太阳下面一起聊天,面上都会常带笑容。也许是因为信仰,他们的内心世界仍然是幸福的


乞讨老人,神情似有些无奈,身上的衣服也早已破旧


但我也曾遇到过生活并不好的老人。今年3月份,我从一家超市出来的时候,看到菜场门口有一位老人在乞讨,老人穿着一身脏脏的藏袍,看起来是很久没有换过了。在藏地,其实是很少见到乞讨的人的,尤其还是老人。我走上前询问了老人的情况。


老人说他是本地人,已经70多岁,被老婆甩了之后就流落街头在外乞讨了。老人在和我说他的情况的时候,并没有很伤心的样子,反而十分平静。当他告诉我,他也想有个家的时候,我有些心疼。


在征得同意后,我给老人拍了照片。我认为每个老人老了之后,都不应该有这样的处境。如果我看到这张照片的话,我想我是会想帮助他的。或许拍摄的意义有时候就是这样,有生活的小幸福,也会有让人难过的现实。通过拍摄,去表达自己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绪。


照片里是我的母亲和我两个侄子 。我因为工作不太经常回家,那天我回家后,看到阿妈正在给两个侄子做糌粑,侄子们正在期待美味的诞生。我想,我的童年应该也是这样,在朴实的母爱中长大。


我回到家乡是因为这里是我的根源,这里的一切都在我的血液里;我拍摄藏族人,是因为我就是藏人,我所拍摄的每个人的滴滴点点、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种状态,都会让我明白自己所在的这片世界。



在走入摄影这条路之后,每一次按动快门,就是一次我当下内心的呈现。拍摄渐渐成了我的生活方式,也是我表达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每次的拍摄我都很享受过程,感觉是在做真正的自己——即便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人们可以通过我的照片,了解我的内心,我的表达。


我想,摄影就是我的语言


●●●



“发现喜马拉雅——西藏当代艺术展”

成都IFS古迹广场、L7艺术馆及天台

4月19日—5月5日

每天10:00—21::00

免费对外开放


【相关阅读】


95后僧人摄影师:摄影是我的修行

我是北京的病人,在香格里拉找回灵魂

正式开幕!成都最新打卡地标,你确定不来?

2000年不褪色的西藏时尚,编织出喜马拉雅梦

传奇摄影大师,为何将生命最后20年献给喜马拉雅?

“发现喜马拉雅”西藏当代艺术展倒计时2天 | 艺术家全阵容公布!


点击卡片即可转至购买页面





点击“阅读原文

寻找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


招聘 | 这里有群超酷的人,邀你一起纵横喜马拉雅

查看醍醐开放职位


醍醐艺术中心·拉萨

拉萨市仙足岛环岛南路 0891 6626599

醍醐艺术中心·上海

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30号(衡山路口) 021 63152563

醍醐古城店·拉萨

拉萨市大昭寺八廓街转经道东街13号 0891 6500134

醍醐衙门店·拉萨

拉萨市大昭寺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口 0891 6831926

醍醐古树店·拉萨

拉萨市大昭寺八廓街旁拉让宁巴古院口 0891 6549551


 觉得不错就顺便点个好看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