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西藏摄影史,即将亮相中国美术馆
这是来自喜马拉雅的
第 985 份礼物
●●●
即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这场展览,集合了100位重要摄影家的266幅作品,是中国美术馆首个中国摄影作品收藏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大批有关西藏的作品,贯穿整个20世纪。策展人黄建鹏是醍醐君的老朋友,也是西藏摄影最重要的收藏者,除了过往在多个重要场馆展出过的蓝志贵作品外,此次他特别提供了庄学本的珍贵作品,更串连出一段20世纪的珍贵历史。
光与影里的故事
——黄建鹏藏二十世纪中国摄影作品展
The Story of Light And Shadow:
20th Century Chinese Photography from
Huang Jianpeng's Collection
地点:中国美术馆(19、20、21展厅)
地址:北京市五四大街一号
展期:2019年12月4日至12月15日(周一闭馆)
●●●
这场即将于12月4日开幕的展览,将视野放宽至整个20世纪中国摄影的发展,尤其聚焦从早期中国摄影萌芽,到中期创作意识觉醒的多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一个中国摄影作品收藏展。
经过近30年收藏,黄建鹏已拥有2000多幅重要藏品。此次展览,他从中精选出100位重要摄影家的266幅作品,其中包括郎静山、陈万里、刘半农、庄学本、薛子江、吴中行、张印泉、卢施福、吴印咸、蓝志贵、梁祖德、吕厚民等大师、名家的重要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绝大多数为早期原作和博物馆收藏级、有作者签名的限量版作品,有些作品还是孤版原作。
《环游果洛系列》1934年,庄学本,早期洗印的原始原作
在这组难得一见的收藏中,关于藏族的摄影占了相当的分量——约80幅与西藏有关——近乎三分之一的比例。其中,更包含了多位重要摄影家未曾面世过的作品。
说到关于藏族的摄影,庄学本是绕不过去的名字。他1909年生于上海,自1928年开始学习摄影, 是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先驱、中国最为重要的摄影艺术大师。
黄建鹏耗费巨大心血,建立了庄学本作品最大的个人收藏,并在此次展览中呈现。
《藏族妇女》1936年,甘肃夏河,庄学本
参观者将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欣赏45件庄学本在20世纪上半叶拍摄洗印的约6×6cm及6×4.5cm的原始原作(vintage)。
展览也将展出多件上世纪40年代发表的、未收入庄学本全集的作品。
其他摄影家的作品,与庄学本的作品一起,串联起20世纪西藏发展、社会演变的历史。其中,蓝志贵的镜头,记录了1950至1970年间,几乎所有在西藏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青青小河边》1957年,拉萨郊外,蓝志贵
冀文正上世纪50年代在墨脱县拍摄的珞巴族和门巴族人像、陈珺上世纪60年代初拍摄的门巴族妇女群像也都将出现在展览中。
《墨脱珞巴人布阿牛》1955年9月17日,墨脱宗加拉萨村,冀文正
陈珺1960年拍摄的一张照片尤为珍贵:他记录了中国登山运动队三位运动员首次登顶珠峰后凯旋归来、回到拉萨的激动人心一幕。这张珍贵的相片当时由新华社等媒体大量发布,也成为了电影《攀登者》中登山运动员们的原型。
《中国登山运动员首次登顶珠峰后回到拉萨》1960年初夏,拉萨,陈珺摄
1960年陈珺亲自暗房精放,背面陈珺签名,23.1×30.5cm
而刘丽嘉在上世纪70年代记录的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在拉萨演出革命样板戏等场景,以及西藏举行的毛主席追悼大会等历史时刻,也同样精彩。
《藏族演员学演“白毛女”》1973年,拉萨八廓街,刘丽嘉
自1992年收藏第一幅摄影作品以来,近30年时间中,黄建鹏始终坚持收藏、研究并传承西藏影像,其中的一些工作,称得上具有抢救性质;而他付出的努力,也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以蓝志贵为例,黄建鹏从2005年开始整理他的作品,通过14年的时间跨度才完成收尾工作。从开始收藏,到蓝志贵去世,黄建鹏从南京飞到成都40多次,采访记录蓝志贵在西藏的摄影经历与历史情感,为每张照片建立档案,深入了解画面中的人物与背后的故事,就此也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借此次展览机会,黄建鹏先生也特别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40幅蓝志贵大师限量版签名作品。这是中国美术馆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收藏有关西藏题材的摄影作品。
●●●
1991年,黄建鹏与同学鞠宏等首次追寻摄影大师庄学本西康之路进行拍摄,马尔康卓克基
2019年9月,黄建鹏与此次摄影展的艺术总监鞠宏重返西康之路采访和拍摄,马尔康卓克基
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庄学本的作品无疑最为引人瞩目;而黄建鹏本人,也称得上是“庄学本迷”。
1991年和2019年,他先后两次沿着大学时期研读过的庄学本《羌戎考察记》的线路,重访了这条考察西康之路,并根据当时庄学本拍摄的作品比对建筑与地貌,亲身经历和近距离感受庄学本为我们展现的上世纪少数民族的人文风采。
深入庄学本的作品,不难体会到20世纪上半叶,藏地艰苦环境下,创作者的用心与真诚。
庄学本
回到历史的语境中,当我们再次观看庄学本的作品,总难免感叹,其中超越时代的人文主义关怀。
在国运苍茫的年代,庄学本一头扎进了摄影这门新技术中。1931年至1934年,在南京大同地产公司、南京万国储蓄会担任职员的庄学本,与邻近的照相馆师傅成为朋友,随即学艺,累积了摄影和洗印的经验。
《藏族牧民女子》1939年,四川理塘,庄学本
1934年至1942年,可称得上是庄学本的“边地十年”。他在各个藏族聚集地区拍摄了大量以肖像为主的影像,并通过镜头捕捉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以及风俗。期间,其作品多次选登《良友》画报、《科学杂志》等出版物。
1940年9月,庄学本作为摄影师和撰稿人,发表了《良友》专辑《新西康专号》。
《藏族少年》1937年,四川石渠,庄学本
或许因为当时负责的少数民族体质测量工作,庄学本拍摄的正面与侧面肖像作品富有人类学民族志特征。
不仅如此,受到当时沙龙摄影美学的影响,庄学本作品中的肖像透露着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画面中的人物展现出从容放松的姿态,在面部表情松弛自然的状态下,目光又富有一种平和的凝聚力。
庄学本通过照相机与人物之间物距的掌控,使人物与画面之间的空间感得以提升,创作出的人像具有他特有的视觉张力。与此同时,庄学本尝试弱化来自自己和外界对拍摄对象的解读,将观者带入被拍摄者的内心世界。
或许也因为这些原因,在庄学本的近距离人像作品中,总是渲染着一种超越时空和文化界限的相互感应和视觉张力。
《藏族老人》1934年,青海果洛,庄学本
这与他与当地居民的密切沟通、朝夕相处是息息相关的。
庄学本通常会将洗印出来的相片赠予被拍摄的民众。他联系拍摄的方式也很“接地气”:总是经过这一站区域的头人,通过附着照片的信件,联系到下一区域的头人,从而继续考察与拍摄。
庄学本对摄影语言及美学的掌握,可以与同时期的国际大师相比肩。但就同期的东西方摄影比较而言,他拍摄的作品与美国著名人类学摄影家爱德华·柯蒂斯(Edward S. Curtis)拍摄的人像又有着显著不同。
庄学本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丰富的中国西部经济和农牧生产生活方面的信息,反映了上世纪30年代末西康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体现出庄学本作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纪实摄影代表人物难能可贵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对西部边疆地区学术研究的发展功不可没。
《天葬之喇嘛诵经》1937年,青海玉树,庄学本
黄建鹏对庄学本作品的收藏,也持续了近10年。
2010年,南京博物院举办“回眸经典——中国摄影大师蓝志贵、庄学本藏族摄影作品精品展”后,黄建鹏从庄学本之子庄文骏处,收藏到庄学本在这个展览中40幅作品中的26幅。
此后,经过10年与庄文骏的良好沟通与友谊,黄建鹏又购买收藏了余下的14幅,使南京博物院展览中两位大师的80幅展览原件得以完整保留。
早就重走过庄学本考察路线的他,还追踪收藏到了一组约80幅从西康流到成都的早期原作。此外,依靠对庄学本拍摄器材、相纸纸质以及当地地貌的熟悉,黄建鹏在浩如烟海的二级市场中,还陆续识别发掘了小部分庄学本的作品。
●●●
《传大召·古骑士》1957年,拉萨,蓝志贵
庄学本的作品,为后来拍摄藏族题材的摄影家们提供了无限灵感与深远影响。他与蓝志贵之间的故事,更有着知识分子、摄影大师惺惺相惜的情感,和通信不便时代独有的浪漫。
蓝志贵自12岁起在皇宫照相馆当学徒。这是“陪都”重庆三家最好的照相馆之一,期间,他常在邻近的书店看各类国内外摄影书籍,其中也包括了庄学本在30年代出版的《羌戎考察记》。
但与庄学本较微观的、聚焦个体的摄影语言不同,蓝志贵选择了宏观的“大场面”拍摄手法,着重于对于空间的建构以及宏大叙事的表达。
《拉萨节日的欢乐》1958年,拉萨,蓝志贵
1959年,蓝志贵所拍摄的作品《拉萨节日的欢乐》在民主德国国际影展和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艺术摄影展览会获得了金质奖章。
这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个摄影金奖,在当时的中国摄影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众摄影》杂志、《新闻摄影》杂志、《中国摄影》杂志等当时中国的主流摄影媒体都用整版刊发《拉萨节日的欢乐》。
《中国摄影》杂志1960年第一期刊登了蓝志贵对自己创作过程的描述。自1955年春节期间参观了西藏新年的宗教重大节日“传召”仪式起,蓝志贵便开始持续构思和关注这幅作品的创作手法。但由于天气和行程原因,三年间都没能完成拍摄,直到1958年拍下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作品。
蓝志贵写道:“庞大的宗教活动场面,没有半点组织加工的可能,因而选择场面是创作的关键。”
对开版面刊登的还有庄学本对这幅作品的评论,他写道,“这幅照片在构图上也是非常动人的,画面中充满了人山人海,作者让滚滚人群中冲出的一对骑士,在卷风般在画面中央掠过,构成了一个园形的图案,骑士马蹄下扬起的一片清尘,恰好把主题烘托的更加鲜明,次要的一些人马掩映在尘沙雾霾中,使画中人物若隐若现更有含蓄。”
庄学本毫不吝啬地给予了蓝志贵高度评价,“这幅照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较高的成就,在国际上获得崇高的荣誉绝不是偶然的。”
《雨过天晴》1956年,拉萨,蓝志贵
事实上,庄学本与蓝志贵这两位大师除了有过关于文稿的电话往来以外从没有见过面。但却通过摄影,他们却共同心系藏地人民的生活。
我们通过这些摄影家的镜头,最直接地看到了藏族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精神面貌以及生活状态,让我们今天在一个视觉信息过甚的时代,得以想象几十年前老一辈摄影家眼里的西藏风情。
西藏自古以来拥有独特的历史文脉和艺术积淀。通过人文艺术角度,这些20世纪珍贵的影像为我们展现了西藏视觉文化特殊的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
黄建鹏富有专业性和前瞻性的收藏,也填补了如牛津大学皮特里斯博物馆藏品等的西方早期访藏摄影作品以外的空白,他收藏的这些上世纪的摄影作品和影像原件,将这些20世纪中国摄影大师拥有国际视野的创作手法和坚定专注的思想精神保留和传承下来,引领当代西藏的视觉研究,也将赋予西藏影像视觉文化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特约撰稿:柳钰媛)
点击卡片即可转至购买页
点击“阅读原文”
寻找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
查看醍醐开放职位
醍醐艺术中心·拉萨
拉萨市仙足岛环岛南路 0891 6626599
醍醐艺术中心·上海
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30号(衡山路口) 021 63152563
醍醐古城店·拉萨
拉萨市大昭寺八廓街转经道东街13号 0891 6500134
醍醐衙门店·拉萨
拉萨市大昭寺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口 0891 6831926
醍醐古树店·拉萨
拉萨市大昭寺八廓街旁拉让宁巴古院口 0891 6549551
觉得不错就顺便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