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失去了您,我们更要成为您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
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1
“病危之际,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
5月21日,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启云赶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时,袁老身上插着输氧管,已经好几个小时发不出声音了。
“袁老师,邓八克来看您了!现在超级稻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把您的事业继续往前推进。”
袁老努力地回应了一声,轻微地点了点头。
“邓八克”是2002年袁老给邓启云取的绰号,因为当时邓启云选育了一个每穗稻谷重8克的超级稻品种。
在病床前,邓启云和袁老的儿子以及其他几个学生一起,给袁老讲杂交水稻科研的发展、产业化推广。“一讲到这些,我就看到他的心跳、血压数据就上来一些,他很挂念他的杂交水稻。”讲到这里,邓启云一度哽咽。
1983年10月,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与同事商讨繁殖育种的技术问题。
1983年,21岁的邓启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安江农校(现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当时袁老也是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1987年袁老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1986—1987年度科学奖”,从农业部回来后,学校专门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让袁老上台讲讲他拿到的第一个国际大奖。
当时,袁老刚从田里回来,没顾上换衣服,也没有顾上穿皮鞋,打着一双赤脚就上了讲台,“老爷子白天要下田,打赤脚方便。”1997年,邓启云考上了袁老的博士研究生,再后来成为袁隆平团队中的一员,他越发感觉到,“老爷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上很严谨,但生活上很随和。”
2
如果不到田里去看看,他不放心
“以前,我们以为他不会离开我们,他是那样伟大那样乐观的人。就像网友说的,‘我们只知道仰望英雄,却不知道英雄也会倒下,也会离开我们’。”
5月23日,说这句话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勤管理处处长、研究员吴朝晖博士声音哽咽,眼中有泪。
2009年9月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对外合作部长级论坛迎来各路嘉宾。袁隆平在田间与国际友人交流。
“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院士毕生的追求和梦想。今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并主持召开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项目启动会。
“如果不到田里去看看,他不放心。”
在这次会议前几天,吴朝晖见了袁老师生前最后一面。“他知道我除了搞科研还搞后勤管理,就跟我说,‘你要多花时间在科研上,高产攻关你有优势’。我回答,‘好,老师,我听进去了’。”吴朝晖深情回忆说。
吴朝晖是袁院士的博士研究生,2002年开始跟随袁院士搞杂交水稻研究。
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攻关亩产800公斤时,袁隆平向吴朝晖等弟子提到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六良”要求,即良种、良法、良田、良态、良人、良机。“
良态就是好的生态,良人就是要求踏实肯干,这是个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失败。”吴朝晖说,袁老师对他非常严格,要求“去掉浮夸风,小心求证大胆创新,实事求是”。
在吴朝晖的记忆中,袁老师常问:“你们跟我在一起happy不happy(快不快乐)啊?”他从不摆架子,愿意跟年轻人交流,年轻人有好的点子,他会吸收到自己的想法中去,与时俱进。
2004年11月 溆浦农民将鸡蛋送到袁隆平手上,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广为人知的是,袁院士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其实,他还有第三个梦,那就是“在盐碱地上种水稻”。
“青岛看到做出这么好的成绩,跟袁老师科研团队座谈时就说,‘你们有那么好的杂交水稻,我们有良好的蓝色(海洋)经济,怎么合作好呢?’袁老师谦虚地说,‘我只懂水稻,而且只懂杂交水稻,怎么合作呢?’当时,青岛的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有海水,你们有水稻,海水里种水稻不就是‘海水稻’吗?”吴朝晖回忆说。
就这样,“海水稻”这一利国利民的事业拉开了序幕。“后来,袁老师向国家提出成立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如今这些平台都建好了,骨架也都搭好了,他老人家却离开了。”吴朝晖再度哽咽。
3
努力做一粒好种子,带着梦想继续前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逝世的消息传来,满城寄托哀思的菊花卖空。明阳山殡仪馆,打着雨伞捧着鲜花来吊唁的市民络绎不绝。
正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读研的吴萌同学说,她的老家在安化,“安化多山,我父母那一代是有很多饥饿记忆的。我父亲经常说,我家里分田到户后,除了种本地稻种,还种了几分田的杂交水稻,产量大增后,才结束了全家吃不饱饭靠红薯充数的日子。”
2009年9月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对外合作部长级论坛迎来各路嘉宾。袁隆平在田间与国际友人交流。
吴萌说,对以土地谋生的中国人来说,对袁隆平院士的情感,是像从土地里冒出来的庄稼一样,质朴而生生不息,“我们会永远感谢他。”
2011年9月8日晚,中南大学举行首届“研究生最喜爱的导师”颁奖典礼,袁隆平院士获奖,当时还是中南大学大三学生的杨华峰,作为中南大学新闻网的校园记者,在现场用镜头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
“我虽领过无数的奖,但是领学生评授的奖我还是第一次,作为中南大学导师群体的一分子,我很在意和看重这次评选。”曾经站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的袁隆平院士在接到这个奖杯时很是开心。
”杨华峰现在是中国新闻社的一名记者,从湘雅医院到明阳山殡仪馆,他一直追随着、记录着,“我昨天一直工作到凌晨才吃了几口饭,一端起这碗白米饭,想起让大家吃饱又吃好是袁爹爹一生的追求,莫名地又湿了眼眶。” 杨华峰说。
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
粒粒皆辛苦,后辈不敢忘
今天上午10:00
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
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我们一起送别袁老
↓↓↓
袁老,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