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共富|“腾笼换鸟、退低进高”推动生态环境导向开发 打造绿色发展共富新高地
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发展”是根本,“绿色”是底色。近年来,杭州市钱塘区深入推进“腾笼换鸟、退低进高”攻坚行动,通过发挥引领作用、强化中枢推进、跟踪闭环管理三大举措抓好重污染高风险企业关停和低效能隐患多企业转型提升工作,实施生态环境导向开发,体现绿色发展效益。2021年钱塘区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企业52家,关停数量占全市关停量的70%,累计腾出用地1100余亩,减少年废水排放320万吨、固废1.3万吨、VOCs和二氧化硫等废气排放910吨,腾出用能8万吨标煤。
发挥引领作用,制定“路线图”
一是生态引领,坚持底色路线。
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导向和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编制《“蓝湾绿谷、智涌钱塘”城市生态环境导向开发一体化实施方案》,实施12个综合整治项目(外六工段、外八工段直河综合整治项目、外六工段化工区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涉及5个街道,资金约183.53亿元,同步开展省级生态示范区创建,目前城市生态环境导向开发实施方案已上报国家部委试点。
二是规划引领,衔接生态路线。
编制《钱塘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新时代美丽钱塘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环境提升规划传导机制,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环境整体提升规划体系。对城市发展地区企业采取有机更新、对沿江环境敏感区采取关停搬迁、对关停集中区采取连片整治、对部队区域采取设备补偿等四大路径,完成52家企业关停。
三是政策引领,优化资金路线。
研究出台《关于因生态环境保护、传统行业整治关停搬迁企业补偿政策的实施意见》《关于对因生态环境保护、传统行业整治关停搬迁企业实施补助操作细则》等具体操作办法,分类不同条件的补助对象、明确关停搬迁的补助范围、确定合理合规的补助标准,设立提前关停搬迁奖,开展排污指标回购,规范关停搬迁验收标准及补助办理程序,累计发放政策奖励5000余万元,回购排污总量指标500余吨。
强化中枢推进,啃下“硬骨头”
一是中枢推进,建全运作机制。
建立区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分管领导统筹协调,部门街道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的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现场推进、政策保障、安全保障等具体4个工作组,建立“一企一中枢专班”模式,研究制定4个关停补偿细则,2个区域专项方案、11个“一企一关停方案”,52家企业顺利完成签约。
二是协同赋能,加速推进企业关停。
采取银行合作开发模式,在企业培育、信贷支持、投贷联动、金融服务、信息共享方面开展创新合作,解决重大资金筹措8亿,探索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资源、产业开发有效融合。建立政企联络专员制度,通过政策答疑、聘请专业评估、审计、律师等方式主动帮助30家企业查漏补缺,落实新项目用地指标504亩,协助推进临时项目建设1个,指导11家企业开展排污权回购服务20余次。
三是专题部署,积极推进联合执法。
建立多级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省市区三级生态环境、安全、劳动、消防、公安等部门联动对企业开展全方位执法和服务,开展联合检查30余次,上门指导服务300余家次,保障关停平稳有序。
跟踪闭环管理,答出“高分卷”
一是安心安置,落实资金保障。
强化过程管控,组织相关部门、属地街道进行逐一对接,52家企业均落实关停推进过程中制定关停方案、拆房方案、员工安置方案、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等,优先落实资金保障职工分流,签约即发放30%补偿资金,共落实资金约1.5亿元,累计安置一线职工3000余人。
二是安全安定,实施“1+1+1”管控。
外六工段等重点区域拆除过程采取一名化工专家带领一应急分队进行安全消防检查,同时一支应急救援队伍在当地全天候待命的“1+1+1”管控模式。实行“每日检查+不定期巡查+随时出动”制度,累计开展检查400余家次,指导排除生产设备拆除、易燃易爆、施工操作等安全隐患问题100余个。
三是长效管理,实施闭环管控。
对33家企业上门走访指导并监督拆除过程中扬尘管控,污水达标排放等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累计无人机巡查4次、卫星遥感2次、环境巡查40次,妥善处置固体废物360余吨,土壤污染调查46家化工企业全覆盖。
以案说法|无人机助力环境监管,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2022年度杭州市生态环境专业工程师资格评审工作开始啦! 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专题读书班 “换了谁都会这么做!”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一行来杭调研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执法大练兵丨2022年第三期典型案例通报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暨第六期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整改工作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