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青谭》系列8:​莫被兴趣迷惑

张冬青 日日新 2019-07-27

日日新美术课一瞥

  提要:小孩子会表现出兴趣广泛,那是因为他们要尝试,通过尝试与陌生的世界交流,通过交流认识世界和自己。这些兴趣像柔软的胎毛,会褪去。作为家长,要满足这些兴趣的生长,也要理解它们的褪去。其次,是帮助孩子摆脱对兴趣的依赖,摆脱停留在兴趣舒适区的惯性,通过孩子能力的提升与成就感的获得,使孩子最初的兴趣得到发展,变成自觉。

莫被兴趣迷惑


■张冬青



  有的家长喜欢用兴趣作为尺规来衡量教学,孩子感兴趣就是好的,不感兴趣就是坏的。这样判断的理由是:孩子对感兴趣的事情会专注、投入,收获会更大,学习起来还轻松快乐。为了使孩子快乐地学到知识、增长能力,就要充分调动、满足他们的兴趣。这是正确的。这个理由是正确的,但判断是片面的。为什么?

  第一,这个判断是武断的。孩子感兴趣的课程就好,不感兴趣的课程就不好,这里面忽略了孩子作为兴趣主体的选择权,而把注意力放在了别人是否调动了自己孩子的兴趣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偏好,有的孩子对动手感兴趣,有的孩子对语言感兴趣,有的孩子对节奏感兴趣,有的孩子对抽象思维感兴趣……若想发现孩子真实的兴趣所在,需要朴素无装饰、无噱头的教学提供。(不是主张教学去趣味化,是指每个学科自然地呈现本学科的魅力,不要用噱头引诱孩子,编造兴趣。)

  学习是一件正经的事情,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是一件必须的事情,但不是好玩的事情。现在推崇玩中学,这是一个有害的概念。对于儿童来说,玩即学,玩本身就是学习。玩中学把玩与学分离,玩成为手段,学成为目的,暴露出成人根深蒂固的功利思想。目的性是兴趣最大的败坏者。对于学童而言,学即玩是不成立的——除了天才儿童,他们可以达到学即玩。更普遍的规律是:毅志是决定成就的关键因素。毅志需要持久的努力、适当的自我克制。

  第二,这个判断是不公正的。基于孩子的兴趣有偏好,所以孩子感不感兴趣不是衡量教学的充分条件。孩子不感兴趣说明这样的内容或方式不适合这个孩子,并不能因此否定这样的内容或方法。当然,内容和方法不好一定会使孩子没有兴趣,但没有兴趣未必是内容或方法不好。这种不公正判断会带来双重苦恼。一重是施教者被否定,一重是家长和孩子感到无助:孩子怎么就不喜欢了呢?要不要继续学呀?要不要换老师呀?这样换来换去好不好呀?孩子没有意志力怎么办?孩子厌学怎么办?怎么就找不到理想的教育呢?最不幸的代价是,遇到问题求外因的习惯使人失去内省自己的机会。



  为什么会这样简单判断?对此,我也不能做简单评议。我想分析我们要觉知和避免哪些动机。

  避免求全心理。我们可能会希望孩子是全能的。我们总是说要全面发展,社会要全面发展,个人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一个伪概念。自然的发展过程存在协调与不协调的交替、全面和不全面的交替。人的孕育也不是一下子就成为人形,每一部分的成长都有它的时。由于有潜在的求全焦虑,我们要么会苛责于孩子,要么就苛责于教师。(此处会出现一种声音:教师不是应该因材施教吗?教师要因材施教是另一个问题,在此不互相牵扯。)一种从心理学出发的教育理论提倡接纳孩子。本来,接纳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不评价这话的是非,它说明接纳孩子是父母的题中之义。但为什么接纳的理论盛行?所谓“仁义出,有大伪”,正是因为出现了不接纳、求完美的现象,催生了相应的理论。但由于存在对理论的不充分解读,非但原有问题未解决,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比如,接纳是要求我们放下功利心,放下目的性,不求全责备,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对是非的分辨、对行为的管束、对美德的培养。在对接纳的践行过程中,家长们由于无法放下功利心,所以潜意识里充满焦虑,意识层面又不断要求自己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自己的不完美(因为理论上说,对孩子的不接纳是源于对自己的不接纳),压抑着自己去允许孩子的各种愿望,担心各种童年创伤,满足孩子的同时也在满足自己所匮乏的,怂恿孩子如洪水般肆意的同时满足自己的任性。于是接纳变成了自我怜悯和对孩子的怜悯,并且希望他人和社会充满怜悯。

  为什么当代的人会有如此强烈的求全心?为什么放不下功利心?

  从家庭教育找原因,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家长们喜欢比较,不通过比较,好像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好不好,比别人好了很有面子,不如别人就着急上火。

  从学校教育找原因,是竞赛式教育带来了全民焦虑。学校苛刻地对待老师,老师苛刻地对待学生,学生之间互相苛刻,最后的结果是社会冷漠。

  从社会教育找原因。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仅从一分为二这一辩证法思维角度分析。科学的进步使我们不断深入地认识世界,宏观认识和微观认识都在继续发展。但不管物质的构成如何分得细微,我们都不能把它一分为二地认识,除非把它杀死,一分为二就是杀死生命体的方法。

  由一分为二带来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概念。可以说这是反科学、反人性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表达。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我们总是搞两结合。迁移到人们的生活中,什么都想两全。这样的价值观为人本有的贪心提供了理论后盾。时间久了,还会形成患得患失的民族性格。观察一下日常生活,当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说:他哪里哪里都好,就是哪点不好;相亲时:这人各方面条件不错,就是个子矮点;买东西时:这个各方面还不错,就是再便宜点就好了。最常见的物美价廉概念其实是错误的。物美价廉在价值取向上是有问题的:第一,没有尊重物之美,没有让美物的价值充分体现;第二,混淆了美物与廉价物的界限;第三,鼓励了人贪便宜的认知和欲望。




  我们回到兴趣这个问题。如果将一个兴趣发展成特长,没有持续的努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持续的努力包括:翻越困难、枯燥练习、反复订正、克服厌倦、付出勤奋。成人的责任首先是放下求全心、功利心、贪心,理解到孩子真正的、能发展成志向的兴趣没有那么多。小孩子会表现出兴趣广泛,那是因为他们要尝试,通过尝试与陌生的世界交流,通过交流认识世界和自己。这些兴趣像柔软的胎毛,会褪去。作为家长,要满足这些兴趣的生长,也要理解它们的褪去。其次,是帮助孩子摆脱对兴趣的依赖,摆脱停留在兴趣舒适区的惯性,通过孩子能力的提升与成就感的获得,使孩子最初的兴趣得到发展,变成自觉。

  我们成人的兴趣很少被尊重,所以我们放大了对兴趣的渴望,以为一旦拥有了它,困难就迎刃而解了。兴趣很重要,但不是无限重要。崇拜兴趣与压制兴趣都是错的,是过犹不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