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谭》系列16:关于学生阅读的建议
▲在日日新图书馆挑书
[提要]选择经典书籍:经典不只是古典名著才是经典,是指一切品质高的书籍。选择标准:一,价值观;二,语言水平;三,插图、装帧、纸张、封面等的品质。建议:一,不读节选和简写名著;二,不要让孩子提炼作品主题;三,不买盗版书;四,注意题材多样性。
关于学生阅读的建议
■张冬青
有一个共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多阅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
这话是对的。但对每一个个体而言,阅读多并不一定写作能力就强。就像吃得多未必胖一样,只是吃得多是能够胖的前提。这是为什么?笼统地说,是个性、才能方面的差异。不是人人都热爱和擅长口语或文字表达,这样的答案没有意义,大家想知道在吃一样多的情况下,我们怎样做才能尽量变胖一些?(当然生活中大家不希望变胖,而是希望吃尽天下美食却不胖。)至于胖多胖少和个性差异有关,但经过努力后,都能保证一个底线的提高。好,那我们就以此为目的看看能做什么。
首先是选择食材。对于书而言,就是选择经典书籍。经典不只是古典名著才是经典,是指一切品质高的书籍。因为古典的书籍被时间证明了,被前人选择了,大家没有选择的困难,所以一提起经典,就会想到古典;新经典还没成为人类文明的共识,需要个人判断,很多人就为难了。
那我们凭什么判断该读什么样的书?有几个标准:
一,价值观。凡文字都会传递价值观,选择传递你赞同的价值观的书籍。
二,语言水平。
三,插图、装帧、纸张、封面等的品质。
此外,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习而言,漫画书是没有阅读价值的。它们是休闲读品,就像小零食一样,一定不要把它们当作主食和辅食。经常听说:我的孩子特别爱看书。大家听了就很欣慰。最后孩子学习出现困难,我们很困惑,为什么爱看书的孩子还有学习上的问题?原来孩子净看漫画书了。我不是在贬低漫画书,我仅仅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阐述漫画书对于积累语文素养没有帮助。为什么呢?因为漫画书使用的是视觉语言(大家说,读图能力也很重要,对,没错,但那是另一个问题),视觉思维的一个特点是它可以实现共时性存在,而语言是历时性的。现代派的作家在用线性语言实践共时性表达上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那需要很高的语言造诣,不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任务。学生们先要通过历时性的表达培养基本思维逻辑。所以,看多漫画书的孩子思维会碎片化,不是那种想象力的跳跃,而是混乱。看多漫画书的孩子会失语:脑子里有图像,可能还有很多快速变换的图像,但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书选择好了,其次是怎样读的问题。遇到过这样的例子,孩子爱看书,看的书品质都很好,但长大后阅读理解能力并不强,写作能力也弱。追究原因的时候,发现孩子没有真正读懂过。他不是爱读书,是爱翻书。严格地说,书是要读的,不是看的。孩子的阅读有三个阶段:听书、出声地读书、不出声地读书。学龄前是听书阶段,十岁前是出声读书阶段,之后持续一生都是不出声阅读。通过孩子出声读书,成人可以判断他是否读懂了。
还有这样的例子:孩子学过快速阅读,于是读书量极大,三百页的书可以不出十分钟读完,问他书里的信息他都能答出来,学习什么都特别快。好了,学习没有问题了,但其他的问题出现了:骄傲、多动、不能自律。因为他读书量大,孩子的书满足不了了,他就开始读成人的书。由于年幼,成人的书他不能理解,他可以记住知识点,但不能理解其内涵,所以吃了很多夹生饭,导致他知、情、意、行极度不协调:嘴上能说会道,行为上无法自控;貌似很有思想,但互相冲突纽结。这个例子包含两个问题:一,快速阅读是不利于孩子学习的,它的目的是提取信息,而读书不是功利地提取信息,而是要调动心灵和头脑去感受和思考;二,要读适龄的书籍,否则孩子会知行难统一,或者是早熟。这种情况是指低龄读者读成人书籍,还有一个误区,是孩子长大了,父母跟不上,还让孩子读绘本和图画书,低龄化孩子。大约九岁以后,孩子就应该以读全文字书为主了。
如果父母有精力,最好也读一读孩子读的书,然后与孩子有些讨论。当然,这不是必须的。
还有一些建议:
一,不要读节选和简写名著。个别儿童文学作家改写的名著品质很好,但大部分都是“快餐”。
二,不要让孩子提炼作品主题。
三,不买盗版书。盗版书错别字多、油墨不环保、插图色彩失真(破坏孩子的色彩感),而且支持盗版也是不对的。
四,注意题材的多样性。在多样性中,人文类别要占到60%-80%。
我这里涉及的阅读属于与教学相关度较大的阅读,不包括个人闲暇时间的阅读。
网络课程前六期已经开课,第七期正在报名测试中。关注“PRS日日新”微信公众号,发送信息“报名,孩子姓名,学校名称,年级,家长电话,电子邮件”。我们会和您联系,为孩子安排入学水平测试。先测试、后入学,以确保孩子加入适合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