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视角——2017年中国旅游趋势研判
一、政府全面发力:从宏观管理到微观聚焦,关注旅游发展环境的塑造
政策环境——部门联合发力,聚焦热点。一是体量激增,全年发布国家级旅游政策52个;二是部门联合,国务院及多部委联合发布文件占33%;三是行业管理落地,办法通知、规范标准、行业通知、指导意见、创建通知等成为主要发布类型;四是热点鲜明,全域旅游、旅游厕所、旅游扶贫深入推进。
市场环境——政府投资逆势而上,活力释放。一是国家层面,旅游项目纳入300亿元额度的专项建设基金支持,筹备建立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基金;二是地方层面,各地纷纷成立超过百亿的各类旅游产业基金;三是国企方面,多个国企联合外部资本成立邮轮基金、通航基金、地产基金、古镇基金等专项产业基金。
行业环境——行业监管力度空前,真抓实干。一是旅游景区整改,367家景区被处理,107家A级景区被摘牌(含55家4A级景区);二是旅游价格管理,819家旅行社被查处,全国5923家旅游企业签《旅行社诚信经营承诺书》;三是旅游从业环境,导游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导游队伍逐渐走向正规化;四是旅游安全监管,正式出台《旅游安全管理办法》。
2016年是旅游政策制定年,主要基于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改革、消费升级需要新抓手,经济发展需要新动能,旅游业担当重任。
2017年将是旅游政策红利释放年,全域旅游、旅游+、旅游投资等领域的实施成效都将在政策推动下逐步显现。
二、企业回归理性:以内容制胜的产品占据市场高地,旅游企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
1、旅游行业与资本逐利的博弈——行业表面红火的背后是资本冷静的思考。
一是旅游投资出现拐点,近四年旅游投资高速增长,但在2016年出现增速下降;二是旅游企业融资困难,主板上市公司61%的企业市值下降,新三板挂牌公司退市现象出现,初创企业资金链条断裂;三是PPP融资成为热点。旅游行业PPP项目数量592个,总投资额6115亿元。
2016年全国旅游投资增速下降,虽然得到空前强大的旅游政策力度、广度和深度刺激,采用了新的PPP项目模式,但优质资产已在过去几年被并购殆尽,使得旅游企业融资困难,亟需为资本找到新的逐利点。
2017年旅游投资将出现五个理性趋势,包括资本将亟需保持理性,其战略指向性和投资成功率将进一步提升;旅游投资向上游移动,更多投入目的地、景区、特色小镇等;各大央企旅游产业集团将投入到旅游红海的厮杀中,民营企业也需更多参与到PPP项目的混战中;旅游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企业(如旅游咨询行业)生存将越来越难,转型迫在眉睫;从重资产投入向轻资产输出转型,如中青旅、宋城演艺、袁家村、无锡灵山等企业均开启轻资产运营输出。
2、并购重组与价值释放的落差——企业间物理结合的背后没有产生真正的化学反应。一是充分竞争领域同行业并购加剧。在线旅游TOP3企业占据76%的用户,但主要在线旅游企业全线亏损。传统酒店领域巨头合并,形成三足鼎立局面(锦江、首旅和华住);二是资本方跨行业投资被低估资产,以跨行业投资海外酒店资产为主;三是行业巨头开始专注产业链构建。携程、海航产生新的盈利点和价值增长点,景区等差异化内容并购暂未产生化学反应,如港中旅+国旅尚未实现深度整合,华侨城+云南旅游掌控部分优质资源。
得流量者占优势。在本轮并购中,拥有市场流量的公司成为并购中的主角,如携程、海航成为并购主体。2017年有并购计划的企业,应该主抓流量,或加快内容向流量的转化,以获得更大布局空间。
基于产业链构建的收并购是未来方向。同行业并购和跨行业投资收购仍是当前主流,集中在酒店等充分竞争行业,希望通过规模优势提升行业集中度,降低竞争成本。2017年,携程、海航、华侨城、中国旅游集团等有望进一步完善其生态圈布局。
景区收并购关键在于尚未实现收购后的运营提升。目前未能解决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无法通过并购重组产生创新性产品和经营运营能力。2017年若能在景区并购后形成品质提升,旅游行业将进一步繁荣。
3、投资热点与市场需求的磨合——产品过热难以满足个性品质需求。
一是主题公园持续高速增长,但忽略市场承载力;
二是民宿快速增长,但品质难以保障;
三是旅游演艺增长快,但精品少;
四是乡村旅游热持续发酵,但注意避免城市化倾向;
五是旅游景区突破不大,产品内容缺乏创新。
2016年投资停留在表面形式,缺乏对内容的关注。
2017年特色小镇、邮轮游艇、海岛旅游、低空飞行等体验式新业态将成为投资与消费热点,对内容创新的关注将越发重要。
结束语:
2017新的旅游时代即将开启,巅峰智业创新研究院将继续探索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精心呈现更多旅游业发展研究报告,为旅游行业管理、投资建设和企业运营提供科学参考,持续为美丽中国建设投智献计。
扩展阅读:
(本文系巅峰智业创新研究院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