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往事丨导言(三)
作者 王云
生长于彩云之南春城昆明,现就职于八闽榕城省属国企。少年时痴迷武侠小说,钟情香港电影,然而走出校门后为了谋生四海漂泊,直到而立成家,工作稳定,方能重拾旧时所好,市井淘碟,陋室赏片,逐渐修成迷影一枚。近年来忧心国产电影之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于是认真研究好莱坞电影,希望发现其独领风骚之秘。今略有心得,希望在拍电影网与影迷朋友共享。以文交友,不亦快哉。
(二)先锋电影运动:
电影诞生之后的10-20年,表现手法主要是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录世界的窗口”、梅里爱的舞台戏剧及格里菲斯文学改编或历史奇观作品。一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宗教、哲学、人文、艺术等领域均出现了一系列全新思潮,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自然很快与之融合并在欧洲掀起一场先锋电影运动。美国则依托好莱坞开启了电影工业化的进程,艺术上继承发扬格里菲斯蒙太奇技巧,发展出以戏剧叙事为核心的各种类型影片。
先锋电影运动提倡把电影作为独立艺术形式与其它可视艺术分离开来,在新的美学高度上创造所谓的“纯电影”。先锋电影作品从电影影像本体出发,尝试挖掘电影的各种可能;先锋电影人受尼采、弗洛伊德等现代哲学、心理学影响,强调作品应表现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内心世界,反对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戏剧电影表现形式,反对以叙事作为电影首要因素,推崇反情节、反戏剧、多主观表达、多艺术形式的纯粹电影。
先锋电影运动不是单一的艺术流派,这个主要由诗人、作家、音乐家、画家等艺术家构成的电影人群体从作品的形式出发,以表现自我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电影创作的实验与探索。他们的作品对提高电影艺术品位、丰富电影表现形式以及推动现代电影理论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锋电影运动中出现过许多相互联系但又风格不同的流派,其中对后来电影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有:德国表现主义、法国印象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苏联蒙太奇学派以及瑞典古典学派等。
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最初是20世纪初流行于德奥、北欧等地的一种绘画流派。1910-1920年,德国一批电影人将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上,强调电影是抒发个人情感、表现自我意识的工具,主张以夸张怪诞的影像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主义作品重视写意,画面一般充满扭曲疯狂的离奇景象和黑暗压抑的哥特风格,布景、服装、化妆均力求独特、富有寓意;主题通常关乎恐怖、幻想、犯罪等内容,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海报
罗伯特.维内(1880-1938)执导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被公认为表现主义开山之作。有“德国电影之父”美誉的维内出生于波兰的布雷斯劳,父亲是位宫廷演员。维内在德国斯图加特长大,后来前往柏林和维也纳学习法律。1912年,维内开始担任电影编剧和导演,作品中常常出现超自然现象、催眠术和幻境等题材。
1919年,维内执导了由奥地利著名电影人卡尔.梅耶编剧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掀起德国表现主义风潮。该片起始于青年男子弗兰西斯的第一人称叙述:在他生活的小镇上来了一位卡里加里博士,他能通过催眠梦游者预测他人的未来。弗兰西斯的好友阿兰首先进行试验,他的问题是“我能活多久?”梦游者回答说他活不过明天清晨。结果当天夜晚阿兰真的遇害。愤怒的弗兰西斯发誓查出真相,他跟踪卡里加里博士来到了一家精神病院,最终发现院长竟然就是卡里加里。
这部充满悬疑、惊悚元素的影片上映后震动世界影坛,片中由赫尔曼.沃姆等表现主义画家设计的光怪陆离布景,维里.哈迈斯特利用特殊透镜和异常角度拍摄的扭曲变形画面,维尔内.克劳斯、康拉德.维迪特夸张怪诞的精彩表演都使作品充满了无法言喻的象征意义。而影片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和“开放式结局”也堪称影史上最早的实验。本片在欧洲各国连续放映多年仍然观者如潮,维内因此名声大噪,克劳斯、维迪特也都成为默片时代专门扮演恐怖人物的著名影星。不过,这部表现主义经典同时也因其离经叛道、晦涩难解引起诸多争议,著名电影理论家爱森斯坦甚至称该片为“野蛮人的嘉年华,对人类艺术的摧残”。
纳粹上台后,身为犹太人的维内被迫流亡英国,不久逝世于巴黎。其代表作还有《奥拉克之手》(康拉德.维迪特主演,讲述一位失去双手的钢琴家在嫁接上罪犯的双手之后发生的故事)等著名影片。
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还包括:弗里德里希.茂瑙、弗里茨.朗、保罗.莱尼、保罗.威格纳、乔治.派伯斯特等(茂瑙与朗的相关作品将在正文中详细介绍)。
相关链接----
哥特风格
哥特(Goth)原意为哥特人,是古罗马时期对生活在莱茵河流域的日耳曼人等北方民族的统称。哥特风格则指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主要特征表现为高耸、阴森、诡异、神秘、恐怖等。哥特风格被广泛运用在建筑、雕塑、绘画、文学等领域。而哥特风格电影代表性元素包括吸血鬼、蝙蝠、乌鸦、黑猫、阴森古堡、废弃庄园等。
第一部哥特电影是瑞典导演克里斯滕森1921年拍摄的《历代的巫术》,在这部作品里异教、死亡、巫术等阴暗元素首次成为影片的主题。但更具影响力的哥特电影却是次年德国著名导演茂瑙的《诺斯费拉图》,该片是最早的关于吸血鬼德古拉的影片。这个欧洲民间传说中的恐怖怪物被搬上银幕后名声大噪,之后德古拉成为世界电影长盛不衰的题材。30年代好莱坞环球电影公司拍摄的恐怖片如《弗兰克斯坦》、《木乃伊》、《隐身人》、《豹人》、《与僵尸同行》等均具备哥特风格,哥特电影也几乎成为恐怖影片的代名词。50-60年代,英国汉默公司(1935年由制片人威廉.汉默、发行商恩里克.卡雷拉斯共同创建的英国电影公司,该公司以拍摄低成本恐怖影片名噪一时,70年代后在好莱坞更为血腥残忍恐怖作品冲击下陷入衰落)出品了一系列充满哥特气质的恐怖片。80年代,哥特风格影片成为商业电影主流之一。代表作包括弗兰西斯.科波拉《惊情四百年》、蒂姆.波顿《蝙蝠侠1、2》、《理发师陶德》、《剪刀手爱德华》、《断头谷》、《僵尸新娘》、尼尔.乔丹《夜访吸血鬼》、伦.怀斯曼《黑夜传说》系列等。
保罗.莱尼(Paul Leni,1885-1929 )
德国著名导演。出生于斯图加特,早年学习绘画, 1913年以美工师身份进入影坛,之后开始从事导演并凭借《睡美人》(1917)、《蜡像陈列馆》(1924)等享誉欧洲影坛,后者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电影最后一部代表作。1925年,保罗应邀前往好莱坞,他把表现主义手法与侦探片曲折离奇的情节相结合,拍摄了《猫和金丝雀》、《笑面人》等影片大获成功。可惜有声影片出现之前,莱尼便以44岁英年早逝。
保罗.威格纳(Paul Wegener,1874-1948)
德国著名演员、导演。早年从事舞台剧表演,1915年根据犹太宗教传说自编自导自演了充满神秘恐怖元素的影片《泥人哥连》广受好评,之后他相继推出《泥人哥连与跳舞女郎 》(1917)、《泥人哥连出世记》(1920)等作品,创造出泥人哥连这一堪比科学怪人、木乃伊的银幕经典恐怖形象。1927年,威格纳前往好莱坞发展但未获得认可,纳粹上台后他回国继续从事戏剧、电影表演,战后不久以74岁去世。
乔治.威廉.派伯斯特(Georg Wilhelm Pabst ,1885-1967)
德国著名导演。早年从事舞台剧表演,1921年进入电影界开始导演生涯。1925年,派伯斯特凭借影片《没有欢乐的街》一举成名,该片以冷静客观的手法展现出20年代德国民众的疾苦,尚未成名的葛丽泰.嘉宝在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31年,派伯斯特推出其代表作《三便士歌剧》,该片改编自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同名音乐剧,作品以其布景简洁抽象、台词充满哲理成为表现主义经典。纳粹上台后,派伯斯特辗转欧洲、好莱坞等地拍摄了《堂吉诃德》、《潘朵拉的魔盒》等影史佳作。二战后,他回到联邦德国继续从事导演工作,1948年以影片《审判》(描写19世纪发生在奥地利的一桩种族主义事件)赢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殊荣。50年代他还创作了《7月20日》、《最后的行动》等著名的反纳粹影片。1967年,派伯斯特以82岁高龄去世。
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
德国著名剧作家、诗人、戏剧理论家,他创建了关于戏剧表演的布莱希特间离理论,提倡演员表演、观众欣赏应与剧中角色保持距离以达到自省、批判等有别于传统戏剧的艺术效果。该理论对现代戏剧与电影表演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剧作有《夜半鼓声》、《一个体面的婚礼》、《理发店的秘密》、《快乐结局》等。
法国印象主义
法国印象主义,是指20年代出现在法国的一批受印象派绘画(该流派强调对光线与色彩的感知与运用)技法影响的电影人及作品。印象主义淡化电影的叙事功能,放大电影如梦似幻的特质,提倡“以光线作为导演的画笔、用眼睛去听”,作品通常以视觉韵律抒情达意,以影像画面表现内心,尤其注重表现梦境与潜意识;同时,印象主义在摄影技巧上强调作者主观感受,常运用“画家视点”进行主观摄影、特技摄影来突出影像的艺术感染力。印象主义以提升法国电影艺术品位为己任,作品大都与好莱坞影片对立。但他们的电影试验未能得到制片厂的支持,1924年以其旗帜人物路易.德吕克去世而宣告结束。
路易.德吕克
德吕克堪称影史上最早的职业影评人、电影俱乐部创建人。德吕克出生于法国多尔多涅省,父亲是名药剂师。1903年,德吕克进入巴黎查理曼公立学校学习古典艺术理论,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主要撰写文学评论、诗歌和小说。一战期间,德吕克爱上了多才多艺的电影演员爱娃.弗兰西斯并与之结婚,随后在妻子的影响下迷上电影。1917年,德吕克进入世界最早的电影杂志之一《Le Film》成为主编,该杂志创始人亨利.贝尔热是法国第一位将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搬上银幕的导演。当时的电影杂志基本上都由电影工业行会主办,一般知识分子对其嗤之以鼻。但德吕克凭借其优美流畅的文笔撰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电影评论改变了这一状况,《Le Film》很快成为巴黎赫赫有名的刊物,而电影也逐渐上升为高雅艺术被大众所接受。1919年,德吕克离开《Le Film》自立门户,5年时间里他创办了5份电影杂志、同时撰写7个专栏、发表了两千多篇影评、自编自导了7部电影,但这种近乎疯狂的工作方式也使德吕克殚精竭虑以44岁英年早逝。
德吕克与他的童年伙伴莱昂.摩西纳克(最早提出蒙太奇说法的影评家)、里乔托.卡努杜(最早提出电影是第七艺术的影评家)等被公认为电影史上最早的专业影评人和电影活动家。他们不仅撰写了大量影评文章,为研究早期电影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还对发现、传播、交流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巴黎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德吕克开创了电影评论先河,创造出一系列沿用至今的电影语汇如导演、电影人、上镜头等。而通过德吕克等人的努力,电影在法国民众心目中的艺术地位得以提升,电影人著作权得以保护,电影产业也因与影迷良性互动而迅猛发展。从1916年法国第一家电影院巴黎奥尼亚-百代电影院创建开始,到1919年法国已经有电影院1,600家,而当时的音乐歌舞厅不过200家。电影终于在其诞生20年后成为法国人热衷的娱乐活动与艺术享受。
德吕克本来是最早向法国观众推荐卓别林、格里菲斯作品的影评人,但随着好莱坞电影霸占法国市场(1921年,好莱坞影片占法国电影市场的69%,法国本土电影仅占17%),他又旗帜鲜明地支持本土电影。1919年,德吕克在巴黎创办了法兰西电影俱乐部,不仅吸引许多法国电影人加盟开启了印象主义影片试验,还掀起法国第一次迷影运动(迷影即狂热的影迷,法国作为电影的诞生地具备浓厚的电影氛围,该国第二次迷影运动催生了著名的新浪潮)支持本土电影。他创建的电影俱乐部后来成为法国规模最大的电影俱乐部联盟。
《狂热》海报
德吕克导演作品数量很少,代表作《狂热》(一部摄影手法独特的40分钟短片)还明显受到他试图抵制的好莱坞电影影响。不过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一批以画家、诗人为主的创作团体推出了一系列印象主义佳作对世界电影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37年,法国电影协会设立了路易.德吕克奖,专门用以表彰国内优秀原创作品。而德吕克从影迷到影评人再到导演的经历也被其后辈特吕弗、戈达尔、马勒、夏布洛尔等人沿袭继承并发扬光大。
印象主义代表人物还有谢尔曼.杜拉克、阿贝尔.冈斯、马塞尔.莱皮埃等。
相关链接----
上镜头(Photogenie)
1919年由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德吕克提出的电影专业用语,由照相(photo)和神采(genie)两词组合而成。该词简单地说就是电影表现的影像应具备艺术性才堪称“上镜头”。
阿贝尔.冈斯(Abel Gance,1889-1981)
法国著名诗人、哲学家、电影导演及演员,默片时代最伟大的导演之一。
出生于法国巴黎,青年时期热爱哲学并研读了大量哲学著作。1911年冈斯加入百代公司从事电影编剧和演员工作。1919年,冈斯执导处女作《我控诉》(一部极具想象力的反战影片)大获好评;1922年,冈斯推出时长9小时、充满古希腊悲剧色彩的爱情伦理片《车轮》成为印象主义代表作;之后,冈斯耗时四年完成影史经典《拿破仑》,该片的三折画面创举令世界影坛为之震惊。1954年,冈斯荣获法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凯撒奖终身成就奖。冈斯的电影生涯一直持续到70年代,其导演代表作还有《失乐园》、《欲望之塔》、《奥斯特里茨战役》等。除了拍摄电影,冈斯还先后出版了《画面的时代到来了》、《棱镜》等著名电影理论专作。
马塞尔.莱皮埃(MarcelL’Herbier,1890-1979)
法国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和电影教育家。
出生于法国巴黎,青年时从事过诗歌与戏剧创作。一战期间,莱皮埃进入法国陆军摄影部门工作,退伍后成为电影编剧、导演和制片人。代表作有《黄金国》、《金钱》等。《黄金国》讲述16世纪西班牙一支由农民、绅土、贵族和雇佣兵组成的队伍远征美洲寻找黄金的故事。片中画面精致典雅宛如一幅幅印象派绘画。《金钱》改编自法国著名作家爱弥儿.左拉同名小说,真实纪录了19世纪贪婪堕落的资本主义社会风貌。莱皮埃作品通常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片中豪华的服装布景、新奇的视觉形象、罕见的抽象造型均美轮美奂但却与作品主题毫无关联。也许这就是印象主义影片的精髓。此外,莱皮埃1940年创立巴黎高等电影学校并担任校长长达25年,该校培养出了路易.马勒、阿伦.雷乃、沃尔克.施隆多夫等众多欧洲电影大师。
法国超现实主义
是指20年代出现在法国的一批运用文学上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电影创作的电影人及作品。超现实主义的精髓是超越以理性为主导的现实生活,寻求人类精神的彻底解放。超现实主义作品完全摒弃叙事,主张“无主题、无意识、无逻辑”即兴创作,通常大量使用蒙太奇等技术手段将影片画面超常规、不合逻辑地组合,从而表现出各种荒诞离奇的无理性行为和充满隐喻的主观意象。观众在欣赏此类作品时须用心灵去感受而不必徒劳地猜测影片的主题。
西班牙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埃尔堪称超现实主义电影旗帜。布努埃尔出生于西班牙阿拉贡省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阿拉贡的民俗异常神秘,布努艾尔的四个妹妹都在此地选择以宗教仪式自杀,这对布努埃尔的一生影响极大。1916年,16岁的布努艾尔来到马德里著名的“教育自由团体学生公寓”,和后来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成为了室友,后者也成为他艺术风格形成的关键人物。1920年,布努埃尔与达利创办了西班牙第一个电影俱乐部。1924年,布努埃尔与达利一起前往巴黎进入由著名诗人导演让.爱浦斯坦(著有《向电影致敬》等专著,导演代表作《忠实的心》、《三面镜》等)创办的电影学校进修。
《一条安达卢狗》海报
1928年,布努艾尔与达利合作拍摄了处女作《一条安达卢狗》,这部时长仅24分钟的晦涩短片与安达卢或狗均没有丝毫关系,影片运用一系列象征与隐喻画面表达了20年代青年对社会现实的苦闷压抑和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并通过蒙太奇技巧追求无意识“自动书写”风格,片中剃刀割裂眼球的画面被称为“影史上最残酷的镜头”。影片上映之后惊世骇俗,成为非理性、反逻辑的超现实主义影片扛鼎之作。
《无粮之地》微信
1930年,布努艾尔完成其第二部电影《黄金时代》,但该片因对宗教进行了辛辣嘲讽导致作品被禁。同年,布努艾尔拍摄了《无粮之地》,以纪录片的形式表达了他对贫穷苦难社会问题的关注。30-40年代,布努艾尔辗转欧洲与墨西哥之间拍摄了一些商业影片但大都反响平平。1950年,布努艾尔凭借《被遗忘的人》荣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殊荣,这部充满暴力与新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使他终于跨入了世界电影大师之列。
60-70年代,布努艾尔先后拍摄了“宗教三部曲”(《维里迪安娜》、《纳萨林》、《沙漠中的西蒙》)和“女性三部曲”(《特里丝丹娜》、《女仆日记》、《白昼美人》),这些作品将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完美结合,被公认为影史经典。1972年,布努埃尔凭借《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以及戛纳金棕榈大奖。1983年,布努艾尔以83岁高龄在墨西哥去世。代表作还有《毁灭天使》、《朦胧的欲望》、《自由的幻影》等。
布努艾尔一生拍摄了32部影片,其中10多部因主题叛逆、手法前卫而被禁,他也成为电影史上被禁作品最多的导演。同时,布努埃尔还是西班牙电影的象征,著名导演卡洛斯.绍拉、佩德罗.阿莫多瓦等都继承、发扬了他以荒诞离奇针砭时弊的艺术风格。
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谢尔曼.杜拉克、让.谷克多等。
相关链接----
谢尔曼.杜拉克(Germain Dulac,1882-1942)
法国著名女导演,印象主义与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
出生于法国施奈德尔,父亲是位骑兵上校。1905年,杜拉克嫁给了工程师兼小说家路易斯.杜拉克,之后在丈夫的影响下成为一名激进的女权主义者。1915年,杜拉克与丈夫一起组建了一家小型电影公司,成为继爱丽丝.居伊之后著名的女性电影人。
20年代,杜拉克凭借《西班牙的节日》(路易.德吕克编剧,讲述两个男人被一个女人玩弄得神魂颠倒,最后相互残杀致死的故事)和《微笑的柏戴夫人》(讲述一个对生活感到厌烦的女人计划谋杀丈夫以摆脱令人窒息婚姻的故事)成为法国印象主义的干将。1926年,杜拉克拍摄了影史上首部超现实主义影片《贝壳与僧侣》,作品运用一系列缓慢冗长的慢镜头来表现一个性无能牧师的奇异幻想世界。这部饱含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作品因其有损神职人员形象被禁止上映,直至60年代才得以与观众见面。此外,杜拉克还尝试过按音乐规则来拍摄电影,不过有声电影的出现结束了她的创新实验,之后她只拍摄了一些新闻短片就退出了电影圈。
让.谷克多(Jean Cocteau,1889-1963)
法国著名诗人、剧作家,超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人物。
出生于法国巴黎,自幼热爱戏剧与文学。1919年,谷克多加入了俄国芭蕾舞团创始人塞尔吉.迪亚吉列夫(1872-1929,20世纪初欧洲先锋艺术先驱)在巴黎创建的艺术沙龙,期间结识了普鲁斯特、纪德、斯特拉文斯基、毕加索等著名艺术家,并在20年代风起云涌的欧洲先锋艺术运动中发表了两本诗集、创作了一部先锋芭蕾舞剧(《游行》,该剧因毕加索设计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舞台布景名噪一时)、编排了法国著名作曲家米约等6人的现场音乐会、编辑出版了数期反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分支,以无意义的DADA为名)杂志,获得了巴黎先锋艺术圈的高度认可。
公开自己是同性恋的谷克多1918年与年仅15岁的法国天才作家雷蒙.拉迪盖(1903-1923,代表作《肉体的恶魔》多次被搬上银幕)彼此相爱,但5年后拉迪盖罹患伤寒英年早逝令谷克多痛不欲生染上鸦片烟瘾。1924年,谷克多在疗养院戒毒期间创作出充满奇幻色彩的舞台剧《奥菲斯》引起轰动,剧中对死亡的迷恋几乎贯穿了他之后所有的艺术作品。1929年,谷克多推出其电影处女作《诗人之血》,这部画面血腥残酷、主题饱含诗意的作品被公认为超现实主义经典,该片与路易斯.布努埃尔引发轰动之作《一条安达卢狗》齐名,后来被电影人戏称为“又一条安达卢狗”。
《诗人之血》海报
30年代谷克多致力于诗歌、文学、戏剧创作,直到1946年才与法国著名导演雷内.克莱芒合作拍摄了其第二部电影《美女与野兽》,该片根据18世纪法国著名女作家珍妮.博蒙特经典童话改编,上映后凭借恐怖神秘氛围大受观众好评,后来被迪斯尼公司翻拍成动画片也风靡一时,而片中男主角让.马莱也成为谷克多终生伴侣。50年代,谷克多根据自己创作的舞台剧拍摄了《奥菲斯》、《奥菲斯的遗嘱》两部影片,作品以浓郁的诗意风格与《诗人之血》并称“谷克多诗人三部曲”。1954年,谷克多入选法兰西文学院院士。1963年,这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巴黎去世,享年74岁。此外,谷克多曾担任过三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委员会名誉会长,戛纳电影节如今专门设有“让.谷克多大厅”以表示对这位卓越电影人的崇高敬意。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
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追忆逝水流年》是举世公认的意识流文学典范。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法国著名作家,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而他还是著名的保护同性恋权益运动代表人物。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西方现代派音乐代表人物之一。知名作品有《火鸟》组曲、芭蕾舞剧《春之祭》等。
帕布洛.毕加索(1881-1973)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画家,现代绘画艺术奠基人。出生于西班牙、成名于法国、足迹遍布欧美的毕加索以其画风多变、画作繁多著称。创作生涯超过70年、作品多达37,000幅的毕加索是有史以来第一位画作被卢浮宫收藏的在世画家,代表作有《我的美人》、《弹曼陀林的姑娘》、《格尔尼卡》等。
毕加索的绘画生涯璀璨辉煌,但个人生活却饱受争议。两度结婚、有过五名众所周知情人的他曾导致2位深爱他的女人自杀,2位情人老死精神病院。而他更与无数年轻女模有染,其痴迷少女程度与卓别林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众多子女也因种种原因与其关系紧张、疏于往来。1973年,92岁高龄的毕加索于戛纳去世,而关于其画作归属之争也就此展开、持续至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