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斯卡往事丨第一届1929(下)

2017-05-11 王云 拍电影网


前文回顾:奥斯卡往事丨第一届(1929)(上)



四、其它奖项


最佳艺术指导

威廉.曼泽斯

好莱坞著名美工师威廉.曼泽斯以罗兰.韦斯特执导影片《鸽子》和山姆.泰勒执导影片《暴风雨》荣获最佳艺术指导奖。《鸽子》讲述一位艺名为“鸽子”的墨西哥舞女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好莱坞默片女星诺玛.塔尔梅奇出色的演技令人难忘。《暴风雨》再现了“十月革命”前后一位俄罗斯军官与其暗恋公主的命运变迁,著名影星约翰.巴里摩尔(图10)精彩的表现可圈可点。


凭借《哈姆雷特》、《理查三世》等莎翁剧作改编影片名噪一时的约翰.巴里摩尔是美国著名演艺世家--巴里摩尔家族的成员,他的父母、哥哥、姐姐以及儿子、孙女(德鲁.巴里摩尔)都是美国著名演员,妻子多洛蕾丝.卡斯特罗也是默片时代好莱坞著名女星。不过因为酗酒无度约翰于30年代末退出了电影圈。此外,韦斯特与泰勒均为默片时代好莱坞知名导演,前者代表作还有《犯罪现场》等影史佳作,后者则执导了《风骚女人》等著名影片。而美工师曼泽斯还在1939年凭借《乱世佳人》的特艺彩色技术赢得特别荣誉奖。


最佳摄影

查尔斯.罗谢、卡尔.斯特斯

曾担任玛丽.璧克馥御用摄影师的英国人查尔斯.罗谢与好莱坞摄影师卡尔.斯特斯凭借《日出》共同荣获最佳摄影奖。前者日后凭《鹿苑长春》再次收获一座小金人,后者则掌镜经典影片《大独裁者》。


限于篇幅,最佳艺术指导与摄影提名人选下文从略;若多人同时获奖,下文仅列出第一位获奖人。


此外,派拉蒙公司影片《翼》还荣获技术效果奖(Engineering Effects)。该奖项自第三届起更改为科技效果奖(Scientific or Technical Awards)并一直延续至今。鉴于该奖项每届获奖人数较多并且属于专业技术领域,限于篇幅下文从略。


四、佳作拾遗


《群众》

The Crowd


好莱坞著名导演金.维多自编自导影片《群众》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提名。影片讲述20年代胸怀远大理想的纽约青年约翰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与家庭琐事中逐渐消沉甚至想要自杀,最终他在年幼儿子的关爱下振作起来与妻子共同开启全新生活。


这部描写普通人平凡生活的现实主义佳作以实景拍摄著称,片中朝气蓬勃的主人公沦为职场螺丝钉的桥段令观众感同身受。本片女主角埃莉诺.波尔曼后来成为导演第二任妻子,而男主角临时演员詹姆斯.穆雷则在十年后因职业动荡自杀身亡。此外,本片导演金.维多是好莱坞奠基人之一。出生于美国德州匈牙利移民家庭的维多19岁就前往好莱坞从事摄影、编剧、导演等工作,能驾驭各种类型片的他凭借本片以及《战地之花》、《慈母心》、《太阳浴血记》、《战争与和平1956》5获最佳导演提名可惜全部落选。1979年,维多被授予奥斯卡终生成就奖,三年后他以88岁高龄去世。而他近70年导演生涯则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军中红粉

Sadie Thompson


好莱坞著名导演拉乌尔.沃尔什执导影片《军中红粉》获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2项提名。影片改编自英国著名作家萨默赛特.毛姆(代表作《人性的枷锁》、《剃刀边缘》均被搬上银幕成为经典)小说《雨》,讲述太平洋风景怡人的萨摩亚小岛一名举止粗鲁的妓女与一个道貌岸然的传教士发生激烈冲突的故事。这部无声影片以其精妙的构图、流畅的剪辑、深刻的主题赢得了观众赞赏,女主角葛洛莉亚.斯旺森光芒四射的演出令人难忘。17岁就登上银幕的芝加哥女孩斯旺森以其妩媚的外表、卓越的演技被视为好莱坞默片时代首屈一指的女星,3获影后提名的她代表作还有《凯莉皇后》、《日落大道》等不朽经典。


本片导演沃尔什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36位创始人之一。他早年曾在纽约从事舞台剧表演,1914年成为格里菲斯的助手并且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扮演刺杀林肯的凶手。1924年,沃尔什执导影史首部动作片《巴格达窃贼》大获成功。1928年,他率先将经典童话《绿野仙踪》搬上银幕。同年,他在拍摄好莱坞首部有声西部片《在古老的亚利桑那》时因发生意外失去了右眼。1930年,他执导西部作品《大追踪》令默默无闻的约翰.韦恩崭露头角。40-50年代,沃尔什与詹姆斯.卡格尼、亨弗莱.鲍嘉等著名影星合作了《歼匪喋血战》、《夜困摩天岭》等黑帮经典。60年代,年事已高的沃尔什逐渐退出了影坛。1980年,这位执导了100多部作品的好莱坞奠基人以93岁高龄寿终正寝。


光辉时代

Glorious  Betsy


好莱坞著名导演阿兰.克劳斯兰执导影片《光辉时代》获最佳编剧提名。影片改编自美国著名剧作家、作曲家丽达.杨同名作品,讲述19世纪初拿破仑的幼弟热罗姆.波拿巴与美国少女伊丽莎白.帕特森一见钟情、终成眷属的浪漫故事。尽管历史上热罗姆为了获取权势与财富最终抛弃了怀孕妻子,影片则以热罗姆夫妻相亲相爱幸福生活圆满收场,不过这一虚构的大团圆结局明显赢得了观众好评,默片影星康拉德.内格尔、多洛蕾丝.卡斯特罗精彩的表演也为影片加分不少。此外,戏剧导演出身的克劳斯兰上年度凭借影史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名噪一时,影戏双栖的他随后拍摄了《火焰之歌》、《不在场证明》等著名影片。然而1936年克劳斯兰遭遇车祸身亡,死时年仅41岁。



相关链接----


室内剧电影(kammer spiel film)

2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相对的电影流派。“室内剧”是奥地利戏剧大师马克斯.莱茵哈特创造的术语,专指供小型剧场演出、恪守戏剧“三一律”的舞台剧。奥地利电影人卡尔.梅耶把这一概念搬到电影中来,创立了室内剧电影。梅耶1919年创作了《卡里加里博士》剧本,成为表现主义电影的倡导者之一,但不久后他便脱离了表现主义轨道。1921年,卡尔.梅耶完成《后楼梯》的剧本并交由德国著名导演保罗.莱尼执导,该片成为第一部“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抛弃了表现主义惯用的鬼怪和疯子的主题,而以社会上的小人物如工人、店员、女仆等为对象,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作品一般布景简单(主要是内景),人物很少(无名无姓,只以其职业为特征),且尽量少用字幕,力求通过表演来传达戏剧性内容,尤其注意对人物的心理刻划。镜头通常长时间停留在人物动作和面部表情上,对演员演技有很高要求。不过,囿于无声电影的技术局限,造成人物性格过于简单,镜头过于冗长和重复,最终淡出了观众的视野。“室内剧”电影最典型的作品是茂瑙1924年拍摄的《最卑贱的人》, “室内剧”电影引导一部分德国电影人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同时也影响了马塞尔.卡尔内等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导演。


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  1884-1951)

美国纪录影片之父。出生于美国密歇根,祖父是冰岛移民。弗拉哈迪少年时便跟随父亲到世界各地探险。1907年,他到一家矿产公司工作,之后受公司委派去阿拉斯加等地探险并寻找铁矿。1922年,弗拉哈迪拍摄了讲述爱斯基摩人生活的纪录片 《北方的纳努克》(这部影片曾花费三年时间拍摄,但底片却不慎毁于大火,之后导演再度用了两年时间拍摄完成。而影片拍完后片中主角纳努克一家却在暴风雪中罹难了),该片上映后获得了空前成功,从此确立了纪录影片的基本模式。弗拉哈迪代表作还有《摩阿拿》、《亚兰岛人》、《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等。


麦克.塞纳特 (Mack Sennett,1880-1960)

美国喜剧电影先驱。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父母为爱尔兰人。1909年,塞纳特加入格里菲斯摄制组成为一名优秀的喜剧演员。1912年,塞纳特建立了启斯东(Key Stone)影片公司并开始制作电影,其作品以充满滑稽噱头、特技摄影以及大量群众演员著称,开创了街头喜剧、追逐喜剧的先河。从影30余年、制作了数百部喜剧片的塞内特被誉为“美国喜剧电影之父”。同时,塞纳特还是好莱坞片厂制度的创始者,因为不遗余力地推行制片人管理模式,导致他发现和培养的卓别林最终离开了他的公司。代表作有《柯亨收回欠款》、《蒂里耶被揭穿的罗曼史》等。


尤金·奥尼尔(左)


尤金.奥尼尔(EugeneO'Neill,1888-1953年)美国著名剧作家。出生于演员家庭的奥尼尔自幼跟随父亲四处表演,青年时曾短暂进入哈佛大学研究戏剧,1920年凭借其百老汇剧作《天边外》一举成名。一生创作了45部作品、先后4次赢得普利策奖、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尼尔被誉为百老汇戏剧奠基人、美国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悲悼》等均被搬上银幕并大受欢迎。


作者 王云


生长于彩云之南春城昆明,现就职于八闽榕城省属国企。少年时痴迷武侠小说,钟情香港电影,然而走出校门后为了谋生四海漂泊,直到而立成家,工作稳定,方能重拾旧时所好,市井淘碟,陋室赏片,逐渐修成迷影一枚。近年来忧心国产电影之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于是认真研究好莱坞电影,希望发现其独领风骚之秘。今略有心得,希望在拍电影网与影迷朋友共享。以文交友,不亦快哉。


(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