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悦读九州】阎崇年:践行四要

2014-06-17 九州出版社读书会

读书人往往重视“格物致知”,忽视“知行合一”;往往重视想法,忽视践行。其实,知与行的关系,如智者王守仁所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传习录》)


人们常常犯一个毛病:只是读书不行动,学了等于没有用。只读不行,难以大成。所以,古往今来,人们经常议论一个话题:知在先?知行。行在先?行知。人们一直在争论知和行的关系,有人重知,提倡知在行之先;有人重行,提倡行在知之先。大家知道陶行知先生,就是针对行在知之先而提出的。我觉得:既重知又重行,二者不可偏废。对于从事体力劳动而不读书的人,应当强调读书;对于从事脑力劳动而不践行的人,应当强调践行。


当今,教育已经大普及,从幼儿园大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读硕、读博、读博士后等等,一般要读二十多年的书。当然读书当中也有行,也有实践,譬如数学,学了公式要做题;又如理化,学了定律要做实验,这也都是实践。这种实践叫做科学实验,也是一种践行。但是,总体来说,现代的教育制度有一个特点,将学生从幼儿园就关在校园里,在校园里大约二十多年,容易养成重知识、会考试、会动嘴、轻践行的缺憾。


儒家重视行,在《论语》中,“行”出现八十二次,仅次于“知”(一百一十八次)和“仁”(一百一十二次)。佛家也重视行,常说“修行”,“修行”,尤其强调行、重视行。


因此,我认为:应当把读书和践行结合,尤其应当强调践行。为此,读书践行,注意四要。

一要立志践行。


人们不仅读书立志,还要注重践行。俗话说:“宁做行动矮子,不做空话巨人。”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孔子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他还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这都是说的“行”。


老子也重视“行”,《道德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老子》第四十一章)又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大业从小事做起,远行由足下开始。


历史上重视“行”的大家举不胜举,以戚继光为例。戚继光(1528~1588年),山东蓬莱人,著名抗倭民族英雄,著有《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在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中,戚继光所著占其二。这说明他在中国古代军事理论著作中的地位。戚继光又重训练“戚家军”,发明“鸳鸯阵”,指挥多次大战,取得抗倭胜利。戚继光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军事家、将军。

(戚继光塑像)

在中国古代,著名将领多无兵书,兵书著者又多非名将。可以说,从秦始皇到万历帝,近两千年间,我国著名将领而有著名兵书者,唯有戚继光一人。应当说,戚继光是知行合一的著名军事家。


二要一贯践行。


思想要约束,行为要约束,知行都要约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再举一例。蒋衡(1672~1743年),江苏金坛人,初名衡,改名振生,字拙存,号湘帆。祖、父皆精书法,幼承家学,自小临摹,尤工行楷,苦练有成。蒋衡科试不第,转意游学,浪迹江湖,寻师访友,切磋书艺,足迹半海内。


史书记载:“先生好远游,既不遇,遂东诣曲阜、谒孔林,至会稽,涉西江,历嵩少,导荆楚,登黄鹤矶,过大庾岭,升白鹤峰,访东坡故宅,抵琼海,观扶桑日出,登雁门山,历井陉,逾龙门,为终南岳之游,浴骊山温泉,登慈恩寺雁塔,纵观碑洞金石遗刻,所至以笔墨自随,赋诗作画,或歌哭相杂,至不能自止。”(《国朝耆献类征•蒋衡传》初编,卷四百三十三)。


他在长安观摩碑林时,痛觉唐代《开成石经》出于众手,杂乱不齐,于是发愿重写“十三经”——《周易》、《尚书》、《毛诗》、《周礼》、《礼记》、《仪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和《尔雅》。决心下定,矢志不移。


雍正四年(1726年)授英山教谕,自称才疏,力辞不赴。他书成一半时,上司又催促就职,他仍以老病为由,上书求免,并抱病亲到官衙求情,终于获准。他在扬州琼花观(今扬州市文昌中路360号),专心写经。当年琼花观内,亭台楼榭,轩坊花石,几焚几建,遗韵犹存。今扬州以琼花为市花。


蒋衡在扬州琼花观,青灯相伴,中正灵静,握管不辍,笃志写经。自雍正四年(1726年)至乾隆二年(1737年),“键户十二年,写十三经”(《清史稿•蒋衡传》,卷五百三),六十二万余字,书写工整,前无古人。乾隆中,进上,后乾隆帝命刻石国学,授衡国子监学正,终不出。大成垂名,常在身后。


蒋衡书写“十三经”,先是书写,继是装裱成册,再是刻成石经。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命以蒋衡手书“十三经”为底本,刻石太学,定名“乾隆石经”。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贞珉工竣,御制序文,立于国子监东西六堂。全部石碑一百八十九通,加上告成表文“谕旨”碑一通,共一百九十通,现藏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乾隆刻石的“十三经刻石”即“乾隆石经”,其规模之宏大,楷法之工整,笔力之雄健,毅力之坚韧,学志之专一,价值之珍贵,国内仅有,世界无双,从而成为中国,也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品。

(乾隆石经)

三要排难践行。


践行必定遭遇困难,克服困难方能前进。


试举一例。海通法师,贵州人,托钵化缘,到凌云山,结草为寺,诵经修禅。凌云山在今四川省乐山市。山前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山水优美,风景秀丽。临江山体,陡立如削,山水斗突,激湍触崖,雷霆哮吼,过往船只,常出事故,舟毁人亡。


海通法师认为“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并以为“善因可作,重力可集”,于是发愿,“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兴工雕塑佛像,为民兴利除害。四面八方,善男信女,“万夫竞力,千锤齐奋”,出资出力,开凿大佛。此佛为坐像,通高七十一米,头高十四点七米,头宽十米,颈长三米,肩宽二十四米,眼长三点三米,鼻长五点六米,嘴宽三点三米,耳长七米,发髻一千零二十一个,面江端坐,慈祥庄严。(遍能《乐山大佛》)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端坐佛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乐山大佛)

但是,在工程进行中,当地贪官,向其索贿。海通法师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就是说我的眼睛可挖,造佛钱财却不可以得。贪官依仗权势说:“尝试将来!”好吧,那就把你的眼睛挖下我看看!海通法师“乃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这件事情,震动各方。海通法师圆寂后,未竟之业,后人接续,自唐开元元年(713年),到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九十年,终于完成。(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


四要谦逊践行。


养成谦虚的作风。子张学干禄,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孔子对子产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以上都是教人为人、为官,说话做事,都要谨言慎行,寡尤寡悔。


在成绩或功绩面前,有的人成绩越大越骄傲,有的人功绩越大越谦虚。前者,多半在前进路上摔跟头;后者,都会在行进路上步步前进。一个人既要读书,又要谦虚。我以下面的话,同大家共勉:


金钱愈多愈谦,

地位愈高愈谦,

功绩愈大愈谦,

荣誉愈多愈谦。


为什么有人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了呢?主要是器量小,杯水即满,斗水即溢。为此,要立经天纬地之大志,要怀五湖四海之大器。


死读书,不践行,纸上谈兵,无不失败。


讲一个赵国赵括纸上谈兵、殒身败国的故事。战国时的赵国,有名将廉颇和名相蔺相如,这大家都知道。有出京剧《将相和》说的就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还有一个人叫赵奢,就是马服君,也很有名,司马迁说赵奢“与廉颇、蔺相如同位”。赵奢的声名是在战争中打出来的。


一次,秦军伐韩国,赵惠文王问廉颇:“可救不?”廉颇说:“道远险狭,难救。”赵王又问乐乘,乐乘也同廉颇一样地回答。赵王再问赵奢,赵奢回答:“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这就是“两军狭路相逢勇者胜”典故的由来。于是,赵王派赵奢率兵去救韩,果然大败秦军。而后,赵奢因立了大功,获得同廉颇、蔺相如相同的地位。


赵惠文王死后,其子赵孝成王继位。不久,秦派大将白起率军攻赵,到达长平。这时,赵奢已死,蔺相如老病,赵王派廉颇率军抵御秦军的进攻,廉颇知敌强己弱,彼众己寡,就坚守壁垒,拒不出战。秦见攻城不下,就施了个反间计——“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秦最痛恶、最惧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秦军破廉颇容易,而且廉颇已经暗自降了!赵王中了反间计,就任命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同秦将白起对垒。


赵括出身将门,聪慧好学,熟读兵书,虽未经历战阵,却自以为天下没有人比自己更懂军事。赵括同他父亲谈兵,乃父也常难不倒他。但是,他父亲并不认为赵括能统兵打仗。赵括的母亲问其父为什么?他父亲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就是说,赵括对兵事看得太容易了,又没有实战经验,如果有一天赵国以赵括为将军,那么打破赵军的,不是敌人,而是赵括!


赵王命赵括为将军,他母亲上书赵王:“括不可为将!”赵王问原因,赵母讲了四点:其一,他父亲受命后,专心一意,废寝忘食,不问家事;其二,国王的赏赐都给了官兵,自己一点不取;其三,赵括为将,态度骄横飞扬,官兵不敢仰视;其四,赵括所得的赏赐金帛,全归藏在家里,大买田地、豪宅。赵王听了之后说,我已任命,不能改变。赵括的母亲又说:“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赵王许诺。

(赵将括母)

赵括既已代廉颇为大将,更换军官,改变部署。秦将白起得到军报后,发出奇兵,佯败后退;同时,断其粮道,绝其援军。赵军被断粮四十六日,军内杀人而食。赵括亲率锐卒,出阵搏战。秦军射死赵括,赵军大败。


《史记•白起列传》记载:“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据《史记•赵括列传》记载:“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走向覆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赵长平之战。赵括母亲因有言在先,而没有连坐被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空言误国,实干兴邦。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这是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我们读书,切勿空谈,学以致用,认真读书,切实践行。


本文选自《阎崇年讲谈录:读史阅世五十年》

作者简介:


阎崇年,1934年生,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著名历史学家,研究清史、满学,兼及北京史。出版《阎崇年集》(二十五卷),曾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并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 《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等,在国内外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作品被翻译成英、德、法、韩等国文字。


主要论文集有《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满学论集》《清史论集》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多场精华演讲、报告的讲稿合集 。全书分为读书治学、地方人物、以史为鉴三大篇章,共十四篇。


本书中,作为史学家,阎先生将多年来致力清史研究的成果用通俗化的语言方式展现出来,让读者对清代有一个客观、完整的了解,拓宽了历史视野,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八十岁的老者,他将自己多年来的读书治学的心得,以及为人处世的经验精粹出来分享给大众,以期对普通读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和裨益。


回复数字编号可以查看往期相关内容:


0417 徐复观:青年应当如何读书?

0603 徐复观:我的读书生活

0616 阎崇年:读书四忌


微信直接回复姓名+兴趣+联系方式可加入读享团,也可查找348774545加入读书会q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