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台湾 | 台湾的人情厚度
JZHPRESS 印象台湾
台湾的人情厚度
微信号:jzhpress
(图片来源于驴妈妈旅游网)
开放对台观光后,大陆人对台湾的感受,有了转变。
以往,大陆人看台湾,多半透过媒体,所见所闻,尽是那充满“事件”的“显性”台湾。而今,因为开放观光,尤其自由行,让许多人实际而深入地接触,遂见到了另一个“日常”而“隐性”的台湾。一般说来,看一个社会“日常”的模样,比起透过媒体的“报导”,必然更具体,也更真实。如此具体而真实的“隐性”台湾,就在这短短两三年内,让不少大陆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这印象中,最深刻的,可能就是台湾的人情厚度。韩寒那篇《太平洋的风》,虽说有所渲染,也不乏美化,但确实说出了不少人的亲身感受;《新周刊》那期“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专题,尽管言之太过,多少有些溢美之嫌,但总体而言,仍具相当之事实。至少,相较于大陆,台湾人多半不太设防,也普遍温厚,这的确是许多来台的大陆客共同的经验。
有了这经验,大家难免要追问,台湾如此之人情厚实,根源何在?于是,有专家便说,关键在于台湾人的“公民素养”。这些知识分子认为,台湾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公民社会”,大家有了“公民素养”,在法治的基础上,懂得遵守法律、对人尊重,因此,相较于大陆,便显得秩序井然而又温文有礼。
这样的说法,似是而非。这或许可以解释得了秩序井然,却完全无法说明为何会温文有礼。事实上,这是个典型的台北知识分子观点,也是“显性”台湾的观点。“显性”台湾掌控着诠释权,又紧握了话语权,但是,他们说来说去,总搔不着那广大的“隐性”台湾。像这样“公民素养”的说法,若置于“隐性”台湾的民间(尤其中、南部乡下),就显得荒谬可笑。
(图片来源于驴妈妈旅游网)
直至如今,台湾中、南部乡下都不太有“公民素养”,也不太有法治观念。中、南部人对于法律,完全是“情、理、法”的传统顺序,法律若合情合理,当然乐于遵守,若不合情理,却不会过度当真。譬如说,在南部,只要是没啥车辆,十字路口闯红灯之事,几乎处处可见,尤其许多乡镇,警方甚至和民众达成默契,只要在市区内骑机车,也可以不必依法戴安全帽。像这样的“便宜行事”,在中、南部乡下,极为普遍。你当然可以说,这不是一个“公民社会”该有的举动。但是,只要深入走过台湾,你却无法否认,比起台北人,中、南部人明显更温厚、更有礼,也更有人情味。
这样的人情温厚,知识分子还有另一个解释。他们认为,两蒋(蒋介石、蒋经国)时代推动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在教育上,强调儒家,四书成了必读甚至是必背的教材,于是,儒家式“温良恭俭让”便深植人心,成为台湾人的普遍质地。
这样的看法,当然比“公民素养”有说服力,也足以说明台湾读书人常见的那种儒雅。但是,这说法仍然过度“知识分子”,也仍然无法解释乡下许多没受过教育、不知孔孟为何人却温厚更胜知识分子的那些欧吉桑与欧巴桑(老先生、老太太)。
现年七十多岁、原籍湖南的台湾书画家王三庆先生就曾指出,台湾的“外省人”(像他这种1949年前后迁居来台的大陆人),虽然平均学历较高,书也读得较多(自然也熟读四书),但比起“本省人”(早期来台的闽、粤移民),却普遍更崇洋,也更远离传统。换言之,四书读得多,未必就更有传统底蕴。知识分子强调四书教育的影响,其实是高估了“显性”的教育功能,却小看了“隐性”的民间传统浸润熏陶的能力。
大家若到中、南部那些闽南、客家聚落走走,尤其遇见七八十岁不识字的老妪,看到她们生命之安稳,就能真切体会到“隐性”台湾那民间传统的深厚与强大。这传统自清代延续至今,在日据时代虽有波澜(晚期的“皇民化”运动),却无甚破坏,到了国民党时代,对于民间,也一直没有过多的干扰。于是,你看到这些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一直住在民间的老妪,其举止安详,其待人和善,都让人觉得,真是一派古风!
JZHPRESS,印象台湾
本文选摘自《这世界,原该天清地宁》,薛仁明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更多好文
请回复“台湾”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读书会,成为会员,将可以参与我们不定期举行的免费福利赠送活动。
九州出版社-读书会 微信号:jzh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