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JZHPRESS 悦读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微信号:jzhpress
(图片来源:网易博客-月色书香)
都说文学无用,古典文学似乎就更加无用了。
有的时候,政治人物仍爱风雅一番,多年前两岸会谈,代表们用了“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来形容斤斤计较于现实争论的滑稽;又有废省前宋先生用了《红楼梦》里“机关算尽太聪明”来隐射政治斗争,近来则有苏县长说了“英雄多出屠狗辈”来况喻时事。
这些时候,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里的含蓄、多义与简练等特色,似乎深深地契合了复杂的政治语言,这些介乎“有意无意”间的诗句,一来留下了许多诠释空间让传媒去猜测、去衍生说话者的底意,使说话者能够顺风驶舵,见势而为;二来也避免了对手抓住语病或是提起诽谤告诉的麻烦。
虽然我国自古有“断章取义”的习惯,或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的实用传统,不过总觉得古典文学被运用在这些场合是有一点斯文扫地,毕竟文学如果只剩下了朝野间明枪暗箭的言语机锋,那么文学艺术里美的要素势必将荡然无存了。因此如何在当代去留住那一份古典美,实有可思之处。
重新看了一九九九年白先勇的散文《树犹如此》,文中藉由园里的茶花与三棵柏树,写出了一段天长地久的友情,好友手栽的巨柏骤然枯萎,象征了一个坚毅生命的死亡,而满园茶花盛开,似也点染了作者在繁华世界里所独有的孤独情怀。
白先勇用“树犹如此”为题,语出辛稼轩的《水龙吟》:“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而辛弃疾词中则是用了桓温北伐,见多年前栽在金城之柳皆已十围,而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故事。
白先勇《树犹如此》一文伏线千里,这一个题目竟也环扣了“流年风雨”、“手栽树木”与“人何以堪”等三个层面,分别表现在好友间的“成长相识”、“共治园圃”与“树亡人去”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借古喻今,亦可以说是以今日之事,重新诠释了古典诗词的一番意境。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表现了作家对固有文化的深厚修养,也表现了对自我生命的深刻照见与现代语言的驾驭自然,这些都是值得为文者去揣摩的境界。不过,话说回来,观诸当前政治人物对于援古讽今的热中,也让我想起白居易写的《对酒》一诗,或许可以做为忧愁风雨的参政者之借鉴: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生。
随富随贫且欢乐,
不开口笑是痴人。
本篇文字版权所有,转载请微信联系我们
JZHPRESS,悦读九州
本文选摘自《煮字为药》徐国能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无论古今,作诗搞文,也许都要细心慢火像熬汤炖药一般,提炼出字句的真淳,那么大凡诗文疢疾,无论是涕是痰,或许都可因此而愈吧!”
屡获各项文学大奖肯定的青年作家徐国能,深感国际化氛围下国人人文素养的悄然销蚀,在台湾《中国时报》开辟专栏,列举日常中俯拾皆是的中文应用,带领读者赏析素朴语文的个中深境,并略谈一些中文里特殊的字词或修辞方式,及探讨写作的种种问题。本书即是部分专栏文字的集结,文章深入浅出,笔淡情深,让读者发现中文的实用与乐趣,亦提供阅读的趣味与惊喜。
JZHPRESS,悦读九州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读书会,成为会员,将可以参与我们不定期举行的免费福利赠送活动。
九州出版社-读书会 微信号:jzhpress
Copyright ©2015年
九州出版社读享团
Email:jzhpress@126.com
企鹅:2635599399
个人微信号:jiuzhou911,暗号:寂寞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