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面对面|谈癌色变的你,还能愉快地干饭吗?

华大医学BGIDx 华大医学
2024-11-08

4月15日-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届宣传周主题为“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旨在倡导每个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和疾病负担。为了贯彻国家健康战略对癌症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由中国抗癌协会指导,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华大基因共同协办的“关注肿瘤早筛,助力‘天下无癌’”早筛系列科普活动跟大家在线上相见。


4月18日的科普活动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田艳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教授、华大基因副总裁朱师达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医师张筱倩来到了直播间。聚焦消化道高发肿瘤的防治和筛查,就大众关注的民生热点和知识误区带来接地气的科普访谈,倡导大家树立癌症“防大于治”的概念。



PART 1. 胃癌

▸ 全世界胃病患者,中国占一半!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人数高达48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43.9%,死亡病例37万,全球占比48.5%[1]


田艳涛教授介绍,95%以上的胃癌都是散发的 (非遗传性),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经常胡吃海喝,吃过咸、腌制、烧烤或深加工的食物,频繁喝酒特别是高度的白酒,都容易对我们的口腔、食管和胃粘膜造成不小的损伤,长年累月就会增加癌变风险。除了生活习惯,年龄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从40岁开始,胃癌风险就开始增加,到了50岁更为明显。因此,田艳涛教授建议大家到一定的年龄后每年都要进行胃镜检查,防患于未然。


除此之外,田艳涛教授提出胃病是一种“精神病”,它与每个人的情绪息息相关。不良的情绪也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从而造成胃肿瘤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健康饮食习惯之外,也不要忽略情绪管理,再加上规律的生活,让我们身体各项机能处于稳定状态,尤其对于我们脆弱敏感的胃来说,相应患病几率也会降低。



 胃癌发病率每年以2.4%的速度在下降

陈万青教授介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胃癌发病率甚至是所有癌症中的第一位。而从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来看,2016年,我国胃癌发病人数39.7万,死亡人数28.9万,虽然我国胃癌发病率实际数据比国际估计数据要偏低一些,但由我国胃癌患者带来的疾病负担依旧是非常重的。


关于我国胃癌的一些发病特点和概率,陈万青教授表示,普遍男性比女性高,农村比城市高,且有一定的地理聚集性,在中原地区、淮河流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甘肃及周边地区、山东东部、四川北部等也是高发地区。


虽然我们常说胃癌是一种“穷癌”,但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和韩国,其胃癌发病率在全世界排名靠前,就中国、韩国和日本三个国家来看,患上胃癌的总人数占全世界70%。陈万青教授说,这可能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如韩国人经常吃泡菜、烤肉和培根等腌制类食物,而日本人食盐量非常高,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摄入盐量。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我国胃癌还是整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城市地区。虽然最近20年来胃癌的实际发病率持平,但由于胃癌是老年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中老年群体比例增高也会影响整体发病率。排除老龄化因素,随着人们饮食习惯改善,致癌因素的规避,目前我国胃癌发病率以每年2.4%的速度在下降



 “五心”防胃癌

“日本虽然是胃癌第二大国,但是他们的胃癌治愈率相当高”,田艳涛教授说道,主要原因是日本社区消化诊所及筛查车非常普及,患者在胃癌初期就能被发现,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胃癌治愈率。相较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高达80%以上,我国仅为23%,这是由于老百姓对胃癌早期筛查意识不足和受生活习惯等影响。因此,提高我国胃癌普查率,做到早发现和早干预对胃癌治疗意义重大。


对于胃癌给大家带来的困扰,田艳涛教授也在科普活动中分享了他自己的防癌秘诀:“五心”防胃癌。


第一、情绪管理要开心。胃部情况与心情是息息相关的,情绪好了胃口就好。

第二、高危因素要留心。对于胃溃疡、胃息肉、不典型增生等基础疾病,一定要定期复查,也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的居民每年做胃镜。

第三、分餐用筷要用心。胃癌实际上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密切联系,且极易在人群中传播,使用公筷和分餐不仅文明,而且有助于健康。

第四、需做胃镜莫担心。很多人对胃镜是有恐惧心理的,但其实胃镜三至五分钟就能够做完,如果怕痛,还可以选择超细胃镜、胶囊胃镜、无痛胃镜等。

第五、胃癌患者有信心。早期的胃癌生存率能够达到95%,进展性胃癌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和新辅助手段治疗,即使在晚期也可以通过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对抗胃癌,要有足够信心。



 分子早筛技术助力胃癌筛查

朱师达研究员讲到,“人们更愿意相信亲眼看到的东西,但很多癌症等到看见就已经晚了”。癌症本身是一种复杂的基因病,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生俱来的癌症,也就是可遗传性,常常出现家族聚集性的特点,但这类癌症仅占比15%左右;第二类是外源因素引起的癌症,如HPV病毒和幽门螺旋杆菌等;第三类是与时俱进的基因变化导致癌症发生,即人体基因受到内外部环境影响,长年累月而发生了变化。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没有突然发生的癌症,只有突然发现的癌症。从单个细胞的变化到呈指数倍增长,往往是人眼不可见的,但是病因已经种下。而分子生物学就是通过监测癌细胞分子层面的异常变化,在影像发现病变前更早地进行癌症发现和阻断。


目前针对胃癌的分子检测技术也不断落地应用,例如可以用特殊碳标记的二氧化碳检测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通过检测胃泌素、胃蛋白酶这类蛋白的异常表达也可以提示胃癌病变。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检测粪便中极其微量的消化道脱落细胞,发现具有相应癌种特征的分子异常信号,实现具体病变部位的追踪。提早知晓体内异常,及时进行临床验证和癌症干预也是分子早筛技术的意义所在。



PART 2. 肝癌

▸ 身处肝癌大国的我们该怎么办?

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年处于世界第一。根据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2020年12月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肝癌总发病人数41万,致死人数39万,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约占全球一半。且肝癌发病进程迅速,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


田艳涛教授表示,目前肝癌最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旧是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但是过量饮酒、脂肪肝、血吸虫病和华枝睾吸虫病等高危因素导致的肝癌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少饮酒,多运动,改变生活方式,重视肝癌筛查,才能真正地降低患肝癌的风险。目前甲胎蛋白 (AFP) 结合腹部超声是最主流的肝癌筛查手段,同时目前也可以通过液体活检等分子检测预测肝癌风险。



▸ 肝癌是乙肝患者的宿命吗?

陈万青教授说,我国肝癌的发病机制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肝癌大国”的背后原因是“乙肝大国”,我国乙肝人群感染率达10%,而80%的肝癌都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自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全国儿童计划免疫范围,及时、全程、规范地接种乙肝疫苗成为了抵御乙肝病毒最有效地武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陈万青教授预测,在2050年,我国因乙肝引起肝癌的发病率会下降50%。虽然肝癌的一级预防效果显著,但总的来说肝癌的预后相对较差,因此加强肝癌的预防和高危人群的定期监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关键。


因为肝癌危险因素是相互作用的,比如南方潮湿,食物容易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 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如果患者本身感染了乙肝病毒,又吃了霉变食物,那么这两者风险因素的叠加不是简单的一加一,其患癌风险会上升几十倍甚至几百倍。陈万青教授表示,即使我国有700万肝硬化患者,也只有少部分会转化为肝癌。所以乙肝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尤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其它的高危因素。



▸ “基因黑科技”一管血就能监测肝癌风险

朱师达研究员讲到,对于癌症检测,我们需要更直接、准确、便捷的方法,液体活检作为新兴检测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可以通过远端取样,寻找血液循环系统内的游离DNA中共性的甲基化异常信号,从而进行疾病识别。


这种基因黑科技具有超高的灵敏性和组织特异性,只需一管血,便能在十万分之一的维度上发现肝脏的异常信号。朱师达研究员也表示,希望能够将这种基因黑科技进行普及,为更多潜在的患者服务,让患者能够及早发现肝脏癌变风险,以便在早期就可以进行相关治疗。



PART 3. 结直肠癌

▸ 结直肠癌是为数不多适合早筛的癌种

陈万青教授讲到,不是所有的癌症都适合做筛查,但是结直肠癌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适合早筛的四个癌种之一。这是因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自然史非常清楚,大多遵循“腺瘤—癌”序列,从癌前病变进展到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为疾病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提供了重要时间窗口。


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结直肠癌成为我国高发癌肿,家族史、肥胖、吸烟、饮酒、长期食用红肉、加工肉等都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所以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可以完全避免中晚期癌的发生发展。



▸ 测核酸也能检查结直肠癌?

近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核酸检测”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生活中的高频词汇。朱师达研究员解释道,对于新冠肺炎病毒,我们所做的核酸检测是测病毒的RNA,以此来判断是否阳性。而对于粪便做核酸检测,测的是肠道脱落细胞的DNA,通过寻找异常信号可以判断是否出现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而给癌症细胞做核酸检测的技术,其应用也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立得住,要有科学的依据支撑;

第二、走得通,从科学理论发现到实际技术执行都需要能够具备可行性;

第三、行得通,就是要让人们能用得起,用得上。


朱师达研究员表示,新型筛查技术想要落地就必须做到足够便捷和便宜,目前百元级的技术转化已经成为现实,并且已应用于我国多地普惠式早癌筛查中。通过往年数据显示,在社会经济效益上,早筛早诊比晚期治疗的性价比要高很多,甚至能够达到11:1的效果。



▸ 对新型筛查技术的展望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液体活检在癌症早筛领域呈现出更大的应用前景。田艳涛教授对此持乐观态度,他对这类居家早筛技术的期望就是价格便宜,后期医保政策能实现全覆盖,以最大程度利好老百姓。在技术层面上,田艳涛教授也希望新型筛查技术能保持足够高的灵敏度,把所有可能的病变一网打尽,以免出现对潜在癌症患者的遗漏。


陈万青教授则表示,传统的筛查技术还是有弊端的,比如肠镜是有创检测,对肠道黏膜有不可避免的伤害,且筛查100例可能也只有1到2例患者是真正有问题的,因此陈万青教授希望通过新型筛查技术能够将高危人群范围缩小,提高筛查效益。



▸ 如何说服父母克服恐癌心理?

“谈癌色变”是社会常态,而癌症其实是种慢病。田艳涛教授引用了一句很形象的话,癌症如公园古树,古树的树身都长了斑,人亦是如此,老化是一种必然现象,年龄越大,患癌几率也越来越高。


对于胃癌和结直肠癌,胃肠镜是诊断金标准,田艳涛教授打趣说,“要去‘享受’胃肠镜,不要去恐惧,怕痛也可以做无痛胃肠镜”。同时,田艳涛教授也对年轻人提出,要把科普的知识和理念带给父母,并且还现场分享了一个小秘诀,我们可以提前给父母约好胃肠镜检查,把体检卡当作礼物送给父母,这不失为一个让父母去做筛查的好方法。



▸ “天下无癌”是每个人的愿望

在直播的最后,朱师达研究员分享了其发起“天下无癌”公益专项的想法和展望。


1986年,诺贝尔奖得主诺尔贝克写了一本书《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这本划时代的书籍让人类在四年后诞生了基因组测序计划,也为近30年来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癌症的基础研究,目前已经较为成熟和深入,但功能方面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3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站在转折点上,不断往更加高精尖的技术发展,并将其更多地用于癌症防控和民众健康教育上,成为更为重要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华大发起了“天下无癌”的计划,希望能以先进的技术,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和乡村地区提供筛查服务,真正把癌症防控理念进行传播,让群众能够享受到福祉,用基因科技造福更多人,为“健康中国2030”全力以赴。



拓展阅读

大咖面对面 | “天下无癌”不是梦?!@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天,华大“天下无癌”公益专项正式启航!

我们离终结癌症有多远?

华常康®无创肠癌基因检测

▲ 华甘宁®无创肝癌基因检测

▲ 华卫安-胃癌组织靶向用药20基因检测

▲ 华吉安-胃肠道间质瘤组织20基因检测


参考文献:

[1]https://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populations/160-china-fact-sheets.pdf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大医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