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说“差不多”,只能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大多数人的思考,都是遵循着习惯性的路径,按照惯常的模式,在「差不多」「大概吧」的时候就浅尝辄止。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注定只能是平庸的。


甚至,为了偷懒,我们会直接复制别人的想法,把别人的结论、观点当成自己的,以节省自己动脑的成本。


这样的后果,就是你只能人云亦云—— 你的思维都是由别人所影响和决定的,很难真正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呢?


几个常见的思考误区,不妨一起来看看。



01

把资料搜集当作思考


碰到这样的人:阅读量并不算少,但特别容易依赖于自己读到的内容、搜集到的资料。


他们的思维模式是:「某某书上是这样讲的,所以我要这样做」。


其实,每本书都有观点和立场。你所看到的,只是作者基于他的观点,用来自我证实的框架。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每一本书都有偏见,只是有的偏见不那么严重罢了。


不仅仅是书,任何一种载体的信息,比如课程、节目、文章,都是如此。


如果你没有以我为主」的思维,就很容易把这些偏见当作真相。


其实,无论你是阅读,还是听课,还是看文章,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一种搜集—— 你所搜集起来的,也不过是资料而已,并不是知识。


什么才是知识?只有把这些资料,组织、整合起来,再从中进行归纳、解读、对比,得出你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这才是知识。


知识一定是整体性的。它来源于基础的质料,但高于这些质料本身。


把这部分知识,再进行延伸、迁移、标准化,转移到新的问题、新的领域上,内化为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这就是智慧。


缺了这两点,读再多信息,搜集再多资料,也只是在进行数据的复制-粘贴而已。


02

把分类和标签当作思考


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些话:


A:他的文章写得真好。

B:因为他是学文科的呀。


A:为什么你不太喜欢跟别人交流呢?

B:大概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吧。


A:这家公司的成长比较慢。

B:没办法,因为他们是做传统快消行业的。

……


标签和分类,本来是我们发明出来、用来辅助我们思考的工具,但很多时候,它们却成了我们「停止思考」的理由。


举个例子:他的文章写得好,是由「读文科」造成的吗?未必。很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喜欢阅读、写作,因此文章写得很好,所以才报了文科。


这家公司成长慢,是由「传统快消行业属性」造成的吗?也未必。只是因为很多「传统快消公司」成长都比较慢,我们就建立了这么一种刻板印象和联结。


但「很多公司」能否直接推及到「这家公司」?当然也是不能的—— 它成长慢完全有可能是因为别的原因。比如管理、战略、执行,诸如此类。


但在这种思路之下,我们就很容易停止思考,把错误的原因当成结论。


所以,思考问题时,不要满足于「分类」。


分类永远不是原因,它会丢失大量信息,使得你的判断落入大众化、庸俗化的陷阱之中。


03

把启发式当作思考


什么是启发式?就是构筑在我们大脑之中,由经验所组成的直觉模式。


它们更容易被我们所调用,能帮助我们节省认知成本,也能应对一些一般性的问题。


但启发式结果,永远是粗糙的、直觉的、简单的,它只能得到「一般解」,往往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满意解」。


举个例子:


A:我最近变胖了,怎么办?

B:少吃、多运动。


这个说法一定是没错的,它符合我们的直觉和经验。但是,A变胖的原因一定是多吃、少运动吗?有没有可能是压力过大、精神焦虑、作息不规律,甚至是生病了?


同样,A摄入过多热量,一定是因为吃得多吗?有没有可能不是量的问题,而是饮食结构的问题?


诸如此类。


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启发式的结果往往「没错」,但是「不够好」。


它们或许也能解决问题,但通常不是最有效的,也未必能持久,因为真正的症结并没有被找到。


要学会用一套思维模型和体系,全面地、逐一地去审视所有可能性,对每一种可能性进行溯源和追问,找到真正的根源。


记住:当你在「直觉」处停下时,你往往也就远离了「本质」。


04

把一般性归纳当作思考


有人看了一篇文章后会说:


这不就是xxxxx吗?

这和xxxxx究竟有什么区别?

这几点不是讲了同一个问题吗


诸如此类。


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做法,称为「一般性归纳」。


指的是:提取事物的主要特征,模糊掉细节和个性,试图将主要特征归纳、整合,放到自己熟悉的框架里面去理解。


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份策划、文案,看起来似乎没问题,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换成其他一家公司,似乎也能完全成立。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他们在做策划、写文案的时候,只停留在「一般性归纳」的层面—— 这个方案是投放在什么媒体的,目的是什么,期望结果是什么,受众是什么,等等。


然后,去套「套路」和「公式」:要涨粉,就做一点激励;要打品牌,就搞一点噱头;要刷屏,就做一些互动……诸如此类。

  

他们考虑的,都是「相似」,很少真正去考虑「不同」和「独特」。


因此,这样的思考只能流于表面,很难真正击中问题的核心。



那么,如何破除这些误区呢?


下面分享几个建议,帮助你在思考的时候,用来规范和警醒自己。


1多问「为什么?」


我们对「为什么」有一个天然的抵触:我们渴望稳定,渴望已知和可控,但追问「为什么」,就是在质疑和打破这种确定性。


但很多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原因,未必是真实的—— 它往往只是因为我们急于得到一个原因。


所以,只有不断地向上追问、溯源,打破内心的排斥和抵触,才能真正抵达问题的核心。


2审问「还有吗?」


让思考更全面,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地问自己「还有吗?」


这非常难,因为它需要让思维不断转动,不断「无中生有」——但这个过程,也正是锻炼思考能力、不断打开思路的过程。


你可以用一些方式来辅助:模型,案例,现象……可以试着把这个问题跟其他概念、对象结合起来,不断尝试各种可能性,不断问自己「如果这样,会怎么样?」


重要的是,不要让思维停下。


3质问「真的吗?」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各种信息、经验和信念,它们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框架。


所以,我们的思考过程,也是建立在这些框架之上,受到这些框架的束缚—— 这决定了每个人的视野。


如何打破这种束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追问「真的吗?」


尽可能从相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正 - 反 - 合」的模型,不断去消解、解构自己的认知框架,减少偏见和盲区。



来源:人民论坛网


实习编辑:邝岩

监制:李爱玲

图片来源于网络


◆ ◆ ◆  ◆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链接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个“在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