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论何时都要守住这四条

漫漫人生,一路进取,一路坚守。


无论到什么年纪,千万不要忘记“守”的处世智慧。



与家人:守规矩1

   

《淮南子》中说:“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谓圆。”


父母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一课,不是知识、技能、礼仪,而是规矩。“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华人船王”赵锡成的家庭,曾被美国总统赞为“美国第一家庭”。


赵锡成的六个子女,全部毕业于常春藤,其中四个哈佛毕业,每个人的事业都大放异彩。


而这些成功,离不开赵锡成从小给他们立的规矩:


父母还没动筷前,小孩不准吃饭;

晚上十一点必须回家;

父母说话时,静下来倾听;

自己做家务,不要让别人伺候;

女孩子在外面的花费,要拿收据回家报账;

宴请客人时,6个女儿都要出来接待,为大家上菜、斟酒…


赵锡成曾说:“不能太早就受人伺候,否则很难学会独立。”


没有人能真正护佑你一生,学会在规矩之内行事,是对规则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人不以规矩则费,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


那些能代代兴旺的家族,大多都有家族规矩。


康熙皇帝对皇子皇孙有《庭训格言》,曾国藩对子子孙孙有《曾国藩家书》。普通人家也懂得孝顺父母,敬亲睦邻。


守规矩,是我们立身处世的一张通行证。



对朋友:守尺度2


相处是一门学问,太远则会有疏离,太近则会生嫌隙。守住与人相处的那条边界,是一门大学问。


很多时候,人们都无法理清各自的边界,自己的事情任由别人干涉,别人的事自己硬要插上一脚。不了解对方的处境,很难理解对方的态度,这样“关心”过度,反而更让人反感。


人情如尺,须有刻度。


与朋友交,关系再好也要守住一条边界。一个人最好的修养,就是不多管闲事,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管的别瞎管。


愿我们都能做到“饱知世事慵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



在世间:守底线3


《元史》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宋元之际,世道纷乱。


当时有位大学者名叫许衡,带领一众百姓躲避战乱。


时值盛夏,天气异常炎热。众人走了半天,口渴难耐。道旁偶遇几株梨树,人们便一拥而上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这又不是你我的果树,怎能随意采摘?”


百姓笑他迂腐,说:“这世道兵荒马乱,梨树哪还有主人!吃也无妨。”


许衡正色道:“梨树虽然没有主人,但我的心却是有主的。”


许衡守住了自己的心,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底线是最基本的人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人品不好,底线太低,做的再多都没用。


守住底线,不仅在于做了多少事,更在于明白哪些事做不得。


再苦,不欺骗朋友;再累,不埋怨家人;再难,不丢掉骨气。


无底线就无敬畏,无敬畏就无禁忌。


易中天说:“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


守住人品的底线,才能突破人生的上限。



于自己:守内心4


王阳明,作为当朝状元之子,八岁时过目成诵,十岁时下笔成诗,世人都当他是未来的状元之才。


然而,自二十二岁起,王阳明接连两次参加会试,均以失败告终。


同窗们均以落第为耻,王阳明却说:“世人以不第为耻,吾以不第动心为耻。”


人生总有坦途,也有坎坷,对王阳明来说,他最大的武器就是自己的“心”。


保持一颗平常心。在王阳明看来,平常心,就是得财不喜、失利不忧、享誉不骄、受谤不恼。允许自己在错误中成长,坦然接受失败,给心灵松绑,不惧无,不迷有。


坚守自己的初心。初心可以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不论能不能变得更好,尽管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靠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


走下坡路还能坚守初心的人,才是真正强大到无可撼动的人。


没有谁注定幸福,也没有谁注定不幸。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一个人若总是患得患失,便无法获得片刻安宁;


一个人若总是向外寻找,便永远看不到自己的本心。


守住自己的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富足与快乐。


来源:“灼见”公众号

排版:邝岩

监制:李爱玲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


 

点击图片下载前线客户端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前线杂志】



◆ ◆ ◆  ◆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链接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个“在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