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去穷根”,河北承德一村一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陈宗胜等 前线理论圈 2021-09-22



摘要


河北省承德市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在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及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扶贫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深入总结这些精准扶贫模式的成功经验, 对于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打响了一场以精准扶贫为总方略的脱贫攻坚战。针对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还有就业扶贫、健康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总的就是因地因人制宜,缺什么就补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河北省承德市政府及相关支持省市针对穷根,一村一策,因村制宜,特别在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及利用特色资源扶贫工作上,创新精准扶贫脱贫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政银企户保”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通过扶持发展一定的经济产业,来达到扶贫脱贫的目标,是多年来各地扶贫工作都非常重视的基本方法。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承德市的做法是“政银企户保”一体化运行,共同推动产业扶贫。


在具体实施中,政府作为主导,协调各方共同参与,并提供扶贫资金,补助贷款利息和保费贴息;银行为产业发展提供阶段性扶贫贷款;企业组织贫困人口参与产业生产和管理环节,增加就业;贫困户集中将土地流转给企业获得租金,参与企业生产和管理获得工资,将扶贫贷款和基金转作企业股权获得分红;保险公司为企业的生产销售提供业务保险支持等。在产业选择中各村因地制宜,各不相同。如隆化县七家镇西道村以草莓种植为核心产业,平泉市卧龙镇以香菇种植销售为核心产业,承德县两家村以特种西瓜种植为核心产业,在带动农民脱贫中走出一条精准脱贫之路。


这种模式实现了多方联动,不仅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而且解决了当地小微企业和村镇合作社贷款难问题,有力地推动了脱贫致富。但这种扶贫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种植的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政府和保险公司在为企业担保时可能无法准确评估经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政府在主导和组织运作时应当注意随时总结经验,改进做法。


易地搬迁扶贫



易地搬迁扶贫是将生存和发展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搬离原址,在新的地方安家,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他多次强调,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难度大,要做好规划,落实资金和政策,保障搬迁人口有稳定收入,保障与当地群众享有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这为易地搬迁扶贫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整村搬迁是易地搬迁的一种形式。整村搬迁要求政府进行整体规划,新住宅区的建造包括选址、选择承包商、施工质量及费用等方面,都保证有村民代表全程参与,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进行决策,保证公正公开透明。整村搬迁的问题在于难以顾及少数个体的意愿。滦平县付营子镇邢家沟门村由政府筹集“五通一平”基础费用,给贫困户建房相关补助,在山下平坦地区建造了一片现代化的住宅安置区,全村分期分批整体搬进。在解决贫困人口住有所居并大大改善的前提下,全村集中居住,增加了服务业需求,村民或外出务工或在本村旅游公司务工,也可继续在本村种植经济作物,增加收入。村民将宅基地出租给旅游公司,不仅可以获得租金,每年还有定额分红,基本上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易地搬迁小城镇安置是将多个山村的贫困户及部分村民,集中搬迁于乡镇所在地已经成熟的社区内集中安置,是易地搬迁的另一种形式。滦平县两间房乡采用这种搬迁模式,在成熟区内建造安置楼房,“五通一平”等建安成本均可免除,大大减少了建造成本。再通过政府补贴,每套房的价格都可控制在贫困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种融入小城镇的集中安置,增加了居民对三产服务的需求,部分贫困户在小区物业公司工作,既改善了生活条件又提高了收入。有劳动能力者则更易于在乡镇企业就业,增加劳动收入。


易地搬迁扶贫的成功实施需要如下条件:政府提供搬迁补助款,提供资金和信贷支持是易地搬迁扶贫工作的基础。解决搬迁后居民的就业与脱贫问题,易地搬迁后,居民们主要有三个就业方向,政府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企业在本地建厂,就地吸收劳动力;政府与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和企业建立联系,对居民进行培训并鼓励其外出就业;种植经济作物提高收入。政府主导与村组织反复协商拿出成熟完备的搬迁方案、搬迁前的广泛宣传和动员、住宅小区招标建造过程的公开透明、住宅小区水电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房屋产权等村民相关权益,这些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开发特色资源扶贫



开发特色资源扶贫,就是在政府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将当地特色自然资源与扶贫措施和方案相结合,形成独有的优质资源,实现脱贫增收。


承德县岗子乡郑栅子村利用村落的位置优势开展光伏发电,该项目由政府补贴资金,电力公司负责设计实施,建成后产权归农户所有,发电量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为原则,鼓励村民安装太阳能发电板,每日发电量通过电网传输到供电公司,以此获取收入。光伏发电脱贫项目的特点是,每期回报较低,但劳动投入少,回报周期较长且稳定,该村光伏发电能持续20年,对于农户稳定持续脱贫有积极作用。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后仅需要简单的日常记录和维护,无需繁重的劳作,因而适合时间充裕、劳动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对于年龄相对较小、具有较强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而言,外出务工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这对提升劳动者技能、拓宽贫困户的信息渠道等作用有限,因而主要适用于年龄较大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隆化县七家镇利用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形成了温泉资源扶贫发展模式。该村拥有集中热水区域600余亩,最高水温达97.3℃,富含锂、锶、锌、氟、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对皮肤病、风湿病、骨痛病有显著疗效,是国家认定的华北地区优质温泉资源。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七家镇围绕温泉资源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温泉村”旅游品牌,目前已成为隆化县唯一一个实现集中供热、集中供温泉水、集中供自来水、集中污水管道的“四网合一”行政村。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实现了收入增长跃升,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该村已无贫困人口,已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实现精准扶贫,政府可以充分考虑将当地特色资源开发融入国家经济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中,精准制定扶贫战略,给当地带来较高的经济回报。在开发特色资源中,要提升交通便利度,完善用水、电力、消防、生活废弃物处理等基础设施。要引进具有成熟开发经验的公司,在资源开发和运作的初期,政府可主导贫困户与旅游开发公司共同运营,还可以抵御相应的经营风险;在掌握相关开发和运行经验后,居民可尝试独自经营,获得自主权。政府应为居民提供相应信贷支持的政策指向,并教育村民提高市场意识,加强品牌建设,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良性竞争。


承德市精准扶贫模式的经验总结



承德市的精准扶贫模式提升了贫困人口参与度,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和经验,降低了贫困人口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关风险,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扶贫之路。


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是前提。在精准扶贫中,政府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如信用支持、信息支持、资金支持等,推出各种有利政策,鼓励贫困户将土地、劳动力、贷款权、补助款,投入到脱贫生产过程和自身素质提升中。


引入有实力的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是关键。这些企业能够弥补贫困户生产资料匮乏,信息渠道闭塞的劣势。而且,这些企业销售渠道广、技术实力雄厚,能够帮助贫困户积累相关经营经验,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还有能力帮助贫困户抵御风险。


注重发动全社会有关各方的协同力量是保障。承德市的精准扶贫模式发动相关各方共同参与,最后形成了共赢的局面。其中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套风险转移和共担机制,降低了各类主体面临的风险,与此相对应的,是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各类主体各司其职,保障其稳定运行。


注重实现农村土地的高效集约使用是基础。农村扶贫脱贫,一定要围绕土地做文章,提高土地使用价值是关键一环。贫困户将土地集中流转,有助于实现规模效应,大规模种植能够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从而减少成本增加收益。


河北承德市的精准扶贫实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在全国范围内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深刻体现了我们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作者:陈宗胜,南开大学教授、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张小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富达,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发表于《前线》杂志2019年第12期,原标题《一村一策精准扶贫去穷根——河北省承德市精准扶贫工作调研》

责编:曹晶

版式:山中石

监制:李爱玲

图片来源于承德日报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id:qianxiantheory)


 

点击图片下载前线客户端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前线杂志】


◆ ◆ ◆  ◆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链接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个“在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