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传为佳话的民主生活会

匡丽娜 前线理论圈 2021-09-22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有一份弥足珍贵的档案,泛黄毛边纸上有着飘逸俊秀的字迹,讲述了革命先辈如何利用民主生活会解决党内争端、团结一致向前进的故事。


四川共产主义运动先驱:吴玉章(左一)杨闇公(右一)、童庸生(左二)


一封批评信


1926年1月,中共党员杨洵向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去信,反映重庆党、团存在的团体个人化、革命学潮化问题。当时杨洵接受党的安排返回重庆,在中法大学四川分校工作。然而不到半年,他却感到种种不适:重庆党、团的领导人童庸生个性强烈,自己关心刊登中法大学招生广告的问题,童庸生居然有怀疑之意;除童庸生外,团地委其他同志也常常不采纳自己的意见……如此种种,让杨洵如鲠在喉。


党中央收到杨洵的来信后,高度重视信中的内容。不过,党中央更为关切的是重庆党、团的团结问题。党中央随即召集杨闇公、童庸生二人谈话,要求解决这个问题。


童庸生对信中提及的一些事情进行了解释,例如,刊登中法大学招生广告之事,因经办同志延误、报社价格较贵,慢了两天登出,这本与他无关,谁料想杨洵产生误解还来信质询,童庸生才写长信要杨洵尊重客观事实……童庸生反倒是对杨洵不愿意担当临时负责人、推诿工作的做法有些不满。


开诚布公谈问题


身处斗争险境,肩负革命重任,内部的分裂,很可能导致党、团组织走向消亡。如果矛盾得不到解决,就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1926年4月15日,重庆党、团领导干部共10人开了一场批评会。杨闇公、童庸生、杨洵等人参加,进行公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目的就是弄清事实,消除误会,团结同志向前进。


会上,杨洵详细陈述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10个不适的问题和对童庸生的看法和意见。童庸生也把相关情况一一陈述,言下之意对杨洵颇为不满。参会的其他同志也逐一发言,态度严谨、言辞庄重,陈述事实,一字一句见血见肉。


“这次全是他(庸生)的态度不好,惹出来的,以后希望改正。杨洵平时对工作不努力,有‘高等党员’的气概。这次的误会,全是你(杨洵)自己的疑心生出来的,不应因个人的误会,不信任团体”“庸生个性甚强,批评同志时甚至于谩骂。杨洵……除中法校事外,全不工作,态度对同志不诚恳,自然要引起误会。”


面对同志们的批评,刚才还言之凿凿的杨洵、童庸生虽偶有解释,但更多的却是一再回答“接受批评”。随后,杨闇公又要求两人互相批评。杨洵希望童庸生改正态度,童庸生则希望杨洵注意改正“小资产阶级心理”、团体与个人关系处理不当和工作挑剔的毛病。


团结同志向前进


当所有人发言完毕,主持会议的杨闇公客观总结了童、杨二人的缺点并进行批评,他以极为严肃的态度强调:“我们的团体是统一的,我们的同志时时刻刻都应维护团体的统一,不应因一点误会而离开团体去说话,表现分裂的毛病。”最后,他希望童、杨两人“以后共同努力奋斗,不再闹此资产阶级的意气”。


经历此番会议的童、杨二人也由此化解了矛盾,放下了包袱。而经过这次批评会的四川党团组织,则以更加团结、更富战斗力的工作姿态受到中央的赞誉。童庸生始终战斗在四川革命斗争的最前线,后于1930年牺牲;杨洵一直发挥理论功底深厚的特长,一边搞宣传,一边做统战,后来不幸于1949年12月7日牺牲在国民党的屠刀下。


据了解,这次会议是重庆党组织历史上的第一次民主生活会。细读会议记录可以发现,主持人程序严明,争议双方辩事实、讲道理,参与者公正严谨,最后的总结一针见血,真正达到了解决问题、团结同志的目的,留下了一段佳话。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19年11月18日第7版,摘编自2019年11月13日《重庆日报》


版式:山中石

监制:李爱玲

图片来源于中国组织人事报官网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id:qianxiantheory)


 

点击图片下载前线客户端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前线杂志】


◆ ◆ ◆  ◆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链接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个“在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