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秉堃:80年代,我创作了新中国第一部反腐话剧

梁秉堃 前线理论圈 2022-07-03

《谁是强者》节目单

1981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文艺部和《文艺报》联合召开首都文艺界人士座谈会,曹禺、舒强、赵寻、吴雪、风子、侣朋等数十位文艺名家围绕一部话剧的创作连续畅谈12个小时,对戏从多方面进行了评论、探讨,提出了相关的文艺创作问题。这次的“座谈会纪要”,还破例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出来。


这部话剧,就是我创作的话剧《谁是强者》。此剧是新中国成立后,话剧舞台上第一部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剧目。


1980年春,我根据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安排,到京棉三厂深入生活,准备创作工业题材的剧本。当时,京棉三厂正在搞技术革新,建新车间,需要供电保障。那个年代,电力供应非常紧张,电力公司送电的绿灯经常是为关系户开的,不走后门就办不成事。“电老虎”困扰着工厂,也困扰着我。



作者梁秉堃


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诸多新型的社会矛盾摆在面前,我有些犹豫不定,最终还是下决心要真实地反映这些矛盾。历时一年,终于创作完成剧本《春天里的烦恼》,后正式定名为《谁是强者》。


剧本描写了一个棉纺织厂厂长袁志成,为了加快实现“四化”建设,在扩建新车间的过程中,遭受到相关单位的要挟、利用、盘剥,逼迫他向不正之风就范、投降;面对“关系学”的重重包围,他也一度动摇做了让步和妥协。可是,当袁志成违心地去给“关系户”供电局上供(仅仅是一条毛毯)时,又实在容忍不了对方的胡作非为,乃至“狮子大开口”,终于拍案而起,痛加指责,扬长而去。结果,纺织厂自然还是得不到增加供电,新车间也开不了工。


1981年11月25日,《谁是强者》在首都剧场公演,反响热烈。首都十几家报纸与编剧、导演进行了座谈。但有关这个戏的宣传,却迟迟未见报道。这让所有主要创作人员,包括剧院领导,都有些忐忑,唯恐演出会遭到“枪毙”的噩运。



《谁是强者》节目单内页


很快,大家发现担心是多余的。12月9日,时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的贺敬之不请自到来看戏,在戏演完以后,又到休息室和曹禺院长以及主创人员谈到凌晨十二点多钟。


1981年12月16日晚,《谁是强者》在民族宫礼堂演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特地来观演,演出以后他到后台来看望大家,并发表了意见:“这个戏很好。真实,深刻。现在很需要这样的戏。党风问题不解决,社会风气问题也解决不了,‘四化’还怎么搞?”“我们的党已经有60年的历史,有光荣的传统,有力量战胜不正之风。”习仲勋副总理对这部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我们的胆子再大一些。



哈尔滨话剧院《谁是强者》节目单


接着,就有了文章开头两报联合召开座谈会的一幕。这次“座谈会纪要”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看戏的观众猛增,应接不暇,北京人艺只好排演了两组同时演出,一口气就演出了134场。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有一千多个剧团演出了这个戏,形成了一时的“热点”。


作者:梁秉堃


图文来源:前线客户端,原标题“新中国第一部反腐话剧诞生记”

责编:李聪

版式:林苗苗

监制:李爱玲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