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前后,青年毛泽东两次来到北京,第一次从1918 年8月19日至1919年3月12日,停留了206 天;第二次从1919年12月18日至1920年4月11 日,停留了116天。他都在北京哪些地方留下重要足迹?这些地方现状如何?让我们一起寻访。
杨昌济先生故居
1918年8月19日,为促成新民学会的同学赴法勤工俭学,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落脚点是他在湖南师范时的老师杨昌济先生家。这是一座位于鼓楼旁豆腐池胡同的幽静小四合院,院内绿树清幽、虫鸣鸟啼。
如今,豆腐池胡同地区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整条胡同格局保持得较为完好。胡同里的15号院就是杨昌济的故居,现在是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杨昌济将毛泽东介绍给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李大钊让其在图书馆工作。于是,图书馆所在地——北京大学红楼成为青年毛泽东在北京留下重要足迹的第二个地方。北大红楼建成于1918年,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李大钊先生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期间,图书馆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毛泽东多次聆听李大钊讲演,并经常参加李大钊组织的活动。在我看来,北大红楼是文物保护的一处典范,它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将展览和办公结合得很好。原先一层是展区,二层以上为国家文物局办公场所,2019年秋,二层也对外开放,有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的专题展览。当年为了工作方便,毛泽东选择了一个离北大红楼很近的地方作为住处,这就是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吉安所夹道7号(今吉安左巷8号)。吉安左巷8号院是一座非常普通的院落。整个院落面积不大,东西走向。在这里,毛泽东和蔡和森、罗章龙等七位新民学会成员合租3间房。后来,毛泽东用“隆然高炕,大被同眠”来形容这时的情形。这座小院早在1979年便以“毛主席故居”的身份成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政府拨款对小院进行了修缮。为了协助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毛泽东与蔡和森不计辛苦地接待从湖南来京的青年学生,并安排他们进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习。
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位于如今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校园内,是一座方形的二层法式小楼。它原为京汉铁路局火车房总管郭长泰的住宅,1918年夏,华法教育会的蔡元培、李石曾将其改成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教室。来自湖南、河北、山西等地的100多名学生先后到此,边学习法文边学习生产技能,为赴法勤工俭学做准备。毛泽东曾到此看望还在学习的湖南籍学员,并深入工人中调查研究。小楼在1984年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年夏天我到此寻访,恰巧小楼正在维护,门卫告诉我,小楼二层正举行留法勤工俭学图片展。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各地学生展开一系列爱国运动。湖南学生的爱国运动遭到军阀张敬尧的镇压。张敬尧祸湘已久,毛泽东等发起驱张行动。12月6日,长沙各校学生罢课,同日,毛泽东率领的驱张请愿团北上经汉口奔赴北京。到达北京后,毛泽东暂住在福佑寺,福佑寺成为驱张大本营。福佑寺布局规范,结构严谨,为北京市级文保单位。虽然不对外开放,但从街面上仍可看到其高大的红墙,黄色的琉璃瓦,以及寺内殿宇的檐角。尤其是那座四柱七楼牌楼,依旧能令人感受到其昔日的皇家气派。
1919年12月28日是毛泽东第二次北京之行的高潮,他在北京南城烂漫胡同内的湖南会馆主持召开了驱张大会并发表演讲。烂漫胡同内的湖南会馆建于清末光绪年间,会馆面积较大,现在是北京市重点文物单位。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和湖南在京进步社团——辅仁学社的同仁在北京陶然亭慈悲庵聚会,讨论驱张运动如何进一步发展。陶然亭位于北京南城,民国初年,有不少进步团体在此集会。现在,慈悲庵是陶然亭公园里的核心建筑,它坐落在湖心岛西南的高台上,保存相当完好,里面着重介绍了1920年~1921年间,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等中共早期革命家在此活动的历史。当年聚会后,毛泽东与辅社学院同仁在慈悲庵外的老槐树下合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影像。出于对革命前辈的敬重,我特意站在当年摄影师的位置按下快门,刹那间,时光穿越百年……就在毛泽东紧锣密鼓地开展驱张运动之时,他的恩师杨昌济于1920年1月17日病逝。毛泽东悲痛万分,与杨开智、杨开慧兄妹共同料理后事。杨昌济灵柩停于法源寺期间,毛泽东在此守灵数日。法源寺始建于唐,初名“悯忠寺”,清雍正年间被赐名“法源寺”,现存房屋也多为清代所建。法源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古树参天、石碑林立。每年春季,法源寺内丁香花盛开,整座寺院如置身于花海之中。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每年春天法源寺丁香盛开之时,文人墨客便会在此聚集,举办以咏丁香为题的诗会——丁香诗会。2002年,法源寺丁香诗会得以恢复。如今,这里是中国佛学院所在地,平日亦对公众开放。
法源寺
1920年4月上旬,毛泽东与湖南代表们在景山东街的中老胡同内开会,会议决定结束在京的驱张活动,各代表分别前往武汉、上海、广东等地继续开展驱张运动。4月11日,毛泽东奔赴上海,结束了他的第二次北京之行。当他再次踏上古都的土地时,已经是29年后的1949年。
作者:宋君玮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东方红啦”
责编:曹晓晨
版式:林苗苗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