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妨“承怨避恩”

张树民 前线理论圈 2022-07-09

北宋仁宗时期,有一位名相,姓王,名曾,字孝先。他为人敦厚端重,为官向来严谨,无人敢以私请托,是践行“承怨避恩”精神的楷模。

王曾去世后,朝庭谥“文正”,仁宗亲篆其碑曰:“旌贤之碑”。
君王向臣子赐碑篆,王曾是头一个。可见,这个人很不一般。
或有质疑,君王器重,怕是“拍功”了得,令人受用所致吧?
其实,大谬不然。王曾几度遭贬,几起几落。仁宗年幼即位,刘太后听政,王曾任宰相。
他不肯趋炎附势也就罢了,竟胆敢违拗太后懿旨,“裁抑太后姻亲”,为利于社稷,完全不遵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潜规则,结果骤降几级由宰相贬为青州知州。
以此观之,王曾绝非投机钻营之徒。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青州,“百姓乐其政,画其像而生祠之”。
帝王认可,百姓拥戴,王曾有何过人之处呢?
王曾说过一句话,“恩欲归己,怨使谁归?”
其操守、品德可窥一斑。作为封建王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提拔任用官员众多。
通常,送人情,揽门生,拉圈子,培植自己的亲信羽翼,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儿,而他却“承怨避恩”,着实不同寻常。
而今时常听说,“你可是我一手力荐提拔的,为你费尽了周折……”言外之意,谁都明白,无非让人感恩惠私罢了。
然而,王曾提拔任用官员,从不让被擢拔者知晓。
范仲淹对此很不解,曾问王曾:褒奖起用人才,是宰相的责任。王公德高望重,何必揽怨却恩,您是如何考虑的呢?
王曾说:执政的人,为国家选拔人才,是职责,老是想把恩德归于自己,那么又让谁来承担怨恨呢?
于是,“仲淹服其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何等清傲之士,竟对王曾的见解和做法深表敬服。

由此可见,王曾提拔任用官员,无意让人感恩戴德,也无意拉山头搞小圈子,不要说卖官鬻爵,恐怕从未动过徇私舞弊的念头。
如此以公心选用的人才,大多能德才兼备。而且,王曾这般行事,并无任何人逼使,亦无法纪约束,完全出于真心“不索报恩而承担怨恨”。
如此一个根本不想谋取私利的人,必定敢担当,有作为。其品行操守,岂能不令人敬服?
王曾自愿承担怨恨,抛却了明哲保身的防护衣,意味着吃亏牺牲,引火烧身。
因为凡事总要挺身而出明辨是非,遭明枪暗箭攻击便是家常便饭:北宋“五鬼”之一的奸佞丁谓明晃晃收拾他;擅于权术的吕夷简不断向其施放明枪暗箭。

王曾反击奸佞的招法,亦堪称一绝,不惜“同归于尽”,楞是陪伴“收恩避怨,以固权利”的吕夷简一同被罢相贬谪。
但王曾满不在乎,似乎对乌纱帽的大小并不计较。一身正气,忠心赤胆,不自惜羽毛,又智慧满满,这大约便是王曾的过人之处。
如王曾者,自古可谓凤毛麟角;而似吕夷简“收恩避怨,以固权利”之流,古往今来,却众如过江之鲫。
诸如揽功推过,卖人情,拉圈子,培植亲信,甚而迫人感恩,疯狂甩锅等等,闹剧时常上演。
明面一比,一个“承怨避恩”;一个“收恩避怨,以固权利”,卖官鬻爵,心胸与境界,别如天壤。细究之,无非是“公正与私邪”的较量。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在新时代,呼唤“承怨避恩”精神,向公却私,勇于担当,更应当成为社会的主流。


作者:张树民,辽宁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沈阳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文章来源:前线客户端

责任编辑:丁兆丹

版式:刘卫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