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党史必须树立正确党史观,有何深意?

齐彪 前线理论圈 2022-07-09
 摘要

树立正确党史观,是党史学习教育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关键所在。党史观是在党史学习研究、党史宣传教育、党史资料收集、党史经验总结等一切党史活动中所持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历史结合起来,要善于从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高度把握党的全部历史,观察和认识党史重大问题,要坚决抵制和反对错误历史观的侵蚀影响,特别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树立正确党史观”的要求。这抓住了党史学习教育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根本问题,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提出这一重大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认识达到新境界,值得认真学习理解。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正确党史观是“观”党史的根本前提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主观指导客观并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任何党史活动也都贯穿着如何“观”的问题。欲“观”党史,必须树立正确党史观。
党史观是在党史学习、党史研究、党史宣传教育、党史资料收集、党史经验总结等一切党史活动中所持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地位,是以其历史上发挥的决定作用为依据的。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如何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即以什么样的党史观“观”党史,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及学术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巩固的重大政治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
尊重基本历史事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 每个人因多方面因素对历史认知尽管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但决不能不顾基本的历史事实。不能把高山看成洼地,把白的说成黑的;不能摸到一根象尾巴,就说是整个大象,不能把历史的一个片段说成是历史全部。
珍惜国家取得的根本成就及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要从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成就出发认识历史,总结经验,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外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建设很难,垮起来容易。“垮”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如何对待自身历史,是巩固和发展的一个重大前提性问题。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  这一教训值得高度重视。
认同、维护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及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中国道路的探索史。
巩固住和发展好这100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在当代中国,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是指导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认识党的历史的基本政治立场。赞成、拥护党的理论和正确道路,必然对党和人民的奋斗历史持肯定态度,反之亦然。
坚定站在维护党的领导、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立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是领导人民推进国家走向高度统一、促进民族走向团结和谐的奋斗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被空前唤醒,由此构建了当代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历史基础。
正确的党史观是以正确历史观为基础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珍惜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史。
正确历史观及党史观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历史结合起来,即古人倡导的“先读经后读史”与“既读史复读经”,处理好“读经”和“读史”的关系。
党的理论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最新科学理论是党站在历史新高度对历史经验的最新科学总结,只有对党的理论深入理解,真正武装头脑,才能树立对党的历史认知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提高对历史认识的水平;只有对党的历史深入学习,才能更深入理解作为党的历史经验科学总结的党的理论,提高“四个自信”的自觉性。
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下发的材料,既有理论原著,又有权威党史,较好地体现了理论学习与历史学习的关系,对于树立正确党史观,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2021年3月5日,昆明,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书城开设党史学习重点推荐图书专柜
准确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党的100年的历史丰富多彩,在任何一个点上都有说不尽的话题。如果沉浸及局限于某一细节、某一片段或某一现象,就难以把握历史全貌和理解历史发展逻辑,这不符合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基本要求。
“观”党史与认识其他事物一样,要分清主要和次要、主流和支流;分清本质和表象、根本与枝节。
即以正确党史观“观”党史,必须观“主”观“本”、抓“主”抓“本”,不能主次不分、舍本求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要求。
早在2010年7月21日,在中央分管党史工作的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已对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作出过全面的论述和界定。
什么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什么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党围绕这个主题和主线,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树立正确党史观,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历史任务”这一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把握“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些党的历史的主流本质;党的全部历史,可以通过这“两大历史任务”“三个方面历史”的关键词总体把握。
树立正确党史观,必须树立高度自觉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意识,善于以此来把握党的全部历史,善于由此来观察、认识党史重大问题。
对党史人物、重要事件、重大问题的评价,要以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根本出发点,主要看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大历史任务”中的历史地位,看其在党的“三个方面历史”中发挥的历史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从众说纷纭的历史评说中,把握历史真谛。
如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的评价,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也是一个伟大探索者所犯的错误;他的历史功绩永远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再如对于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评价,我们党尽管在这一时段出现了一些失误,但作为一个从革命向现代化建设过渡的历史阶段,不仅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不能因为这一时期发生一些失误就否定整个历史时期,乃至否定党的全部历史。
党的历史在发展,人们对党史的认识也在不断升华,对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认识也是这样。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论述,有必要从党史发展主流本质的高度认识党的“精神传承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传承,不仅结合新时代要求不断概括新的精神形态,也不断回望和总结历史,对其他历史阶段的精神形态及内涵作出新的概括、新的论述。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概括的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有90多种。这就为构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准备了必要条件。精神谱系就是精神传承的历史记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要求,实际上也就提出了构建中国共产党精神传承史的要求。“精神传承史”虽与体现党史发展主流本质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三个方面历史不可分割,但无法归类于其中任一范畴。
如延安精神,涵盖着延安时期对敌斗争、理论探索、党自身建设多方面的历史内容,不能把其简单归为其中任何一类。党的精神传承有必要单独成史,作为体现党史发展主流本质的一条重要历史线索。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生产(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25日拍摄的延安南泥湾景色(无人机照片,祁小军摄)。新华社发

自觉抵制错误历史观的侵蚀影响
树立正确党史观,必须抵制和反对错误历史观的侵蚀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语境条件下,提出了抵制和反对唯心史观、英雄史观、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历史观,以及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
其中,与正确党史观形成直接对立面的,就是党史上的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一向旗帜鲜明地反对党史上的历史虚无主义。他在2010年7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代表中央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问题作出了全面阐释和部署,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还列举了历史虚无主义在当时的主要表现,要求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 由此吹响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号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到议事日程,中央印发的每个关于意识形态的文件都结合新的形势,列举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动向,提出回击的明确要求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同时,要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这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应有之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从根本上讲,这是由斗争对象的政治性质所决定的。党所反对的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思潮,要害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企图照搬西方发展道路和模式。
这就像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一面是否定党的历史和中国所走的正确道路,另一面就是主张走西方的道路,两面实为一体。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特殊的政治斗争。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就表现形态来说,属于思想即意识形态范畴,与大量思想认识问题交织在一起;就表现领域来说,属于历史这一具有较强专业性质的特殊领域;更为突出的特殊性,就是斗争目标所具有的特殊指向性。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的文献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界定,是判断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标尺,不要把这一重大政治问题泛化到一切历史学术领域中去。对于在研究国家、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意见,不能轻率地上纲上线;对于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研究中发生的不同看法,必须正确区分哪些是属于政治问题,哪些是属于学术问题,始终保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正确方向。


作者:齐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主任(正局级);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1年第5期,原标题“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树立正确党史观”

责任编辑:王晓方

版式:刘卫东

图片来源:人民网、新华网、视觉中国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