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百年,《山海情》《光荣与梦想》《理想照耀中国》《觉醒年代》等近百部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陆续登陆荧屏,与全国观众见面。这一批剧作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也给从事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文艺工作者们开拓了新思路、带来了新启示。特别是2021年央视一套强档推出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堪称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第100个春天里,神州大地荧屏绽放的一朵报春花。该剧从历史纵深处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在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中,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中,塑造出一组气势磅礴的爱国主义者群像。
《觉醒年代》海报(微信公众号“CCTV电视剧”)
100年前,那些闪耀着思想光辉的革命先驱者为追求真理,一往无前。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感召下,今天的年轻人无不动容、热血沸腾。一时间,“信念感”“触动”“震撼”“使命感”“做有为青年”等词汇成为年轻观众观看该剧后的强烈心声。应该说,电视剧《觉醒年代》之所以好评如潮,成功的经验就是能够从100年前一个个觉醒的历史人物身上,寻得觉醒的力量,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鲜明的个体叙事充分结合,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真实性与审美性、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3个统一。《觉醒年代》片段(微信公众号“CCTV电视剧”)
毛泽东曾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运用审美的方式,对于客观世界予以认知、反映和创造的过程。主旋律题材文艺作品就是以具体、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集中反映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唤醒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的文艺作品,其艺术魅力蕴含于题材的思想性、历史性和叙事性之中。具体到电视剧《觉醒年代》,在思想性层面,它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主线,介绍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过程,将“中国往何处去”这一宏大的时代命题融入具体的历史进程之中。在艺术性方面,该剧塑造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如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辜鸿铭、毛泽东、周恩来、汪大燮、顾维钧等。很多观众通过观看该剧,重新认识了原本存在于书本上的历史人物。他们不再仅仅是文化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信仰、有喜怒哀乐和鲜明个性的人物。
陈延年(1898-1927),又名遐延,陈独秀长子。安徽安庆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视觉中国)
这些人物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且亮点频出,比如李大钊的仗义疏财、坚定果敢;鲁迅的卓尔不群、孤傲犀利;胡适的风度翩翩、从容淡定;毛泽东的意气风发、沉稳老成……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很多年轻观众而言,该剧把党史上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也刻画得非常饱满,如赵世炎、邓中夏、陈延年、陈乔年、俞秀松、何孟雄等最早一批共产党员。这些年轻的共产党员与今天的年轻观众年龄相仿,极易引起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觉醒年代》正是以此为遵循,汇集了百年前一个个鲜活的共产党人成长与奋斗的故事,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对民族的热爱,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这一党史题材影视作品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艺术的形式再现,成为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材料。《觉醒年代》剧照(微信公众号“CCTV电视剧”)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审美现代性来看,文学艺术绝不是完全“无功利性”的。文学艺术是现实的社会现象,在遵循社会规律、社会生产规律和美的规律前提下,以审美的艺术方式服务于现实社会。唯物主义美学奠基者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将唯物主义运用于文学研究之中,注重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以及评价艺术作品的客观基础,并从历史的观点考察艺术,强调文学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他们指出,艺术是人民的喉舌,要将人民性、思想性和唯物主义美学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普列汉诺夫也认为:“将一部艺术品的思想从艺术的语言转变为社会学的语言,以便找到现有文学现象中可以看作社会学的对应物的东西。”2021年6月27日,北京,北大红楼(视觉中国)
主旋律题材文艺作品正是以审美的方式沟通了创作者、作品、接受者的世界,让观众在审美和艺术的氛围中直接体验和认识艺术所呈现的客观世界。这种审美现代性的构建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尊重历史,遵从历史事实,坚持实事求是。具体到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者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尊重历史真实性的同时构建审美的现代性,记述百年党史、塑造党员形象、讴歌时代精神,激活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坚持潜心研读党史著作,追寻历史细节、汲取创作灵感,从新的视角、新的切入点挖掘故事素材,用满怀激情和热诚的笔触阐释好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以直抵人心的精品力作引导群众触摸历史脉动、感受沧桑巨变,激发中华儿女的信仰伟力。电视剧《觉醒年代》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剧以升格、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兼有象征、明喻、暗喻的叙事方式,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以审美的态度把握历史,通过艺术的方式塑造历史人物。比如,第三集中青年毛泽东出场的这一段,就充分运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来渲染情绪和表达思想。 在湖南长沙,大雨滂沱的街道上,青年毛泽东身穿长袍,怀抱着一摞《新青年》创刊号踏水而行。关于这一画面的想象源泉,有学者解释为来自诗人闻一多的代表作《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泥泞污浊。但是,青年毛泽东却一脚踏开,继续前行。他在雨中奔跑,身旁穿梭而过形形色色的路人,有趴在地上的乞丐、跪在路旁的准备被贩卖的儿童、也有躲在车里的富家子弟,象征着革命初期异常尖锐的社会矛盾,预示着革命道路必将崎岖坎坷。在青年毛泽东奔跑的同时,镜头中一条鱼缸中的金鱼不时出现,似乎象征着受困、找不到出路的彼时中国,而一代伟人怀抱刚创刊且散发着油墨芬芳的《新青年》,带着新思想、新希望,踏水跑过旧世界,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一巧妙的镜头语言勾勒出风雨飘摇的旧中国,而雨中奔跑的青年,则是巨大的隐喻——昭示着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将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砥砺前行。通过这种审美化的技术处理,观众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氛围中穿越时空,从家国天下的宏大叙事中直接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进而产生强烈共鸣。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人文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伴随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要,构建人的精神世界。艺术除了具有审美价值之外,还具有因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而不断生成的新的社会价值,进而丰富现有社会的精神体系。主旋律题材文艺作品为人们提供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会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文艺作品为迎合大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口味过分追求文艺的审美功能,而忽视文艺作品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鉴于此,很多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主旋律题材作品的过程中,努力做到既创造性传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人民性、革命性内容,又创新性发展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赢得更多年轻观众的喜爱。电视剧《觉醒年代》就进行了这样的探索。比如鲁迅写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的镜头,由近及远,由室内到室外,缓慢唯美,表现出鲁迅虽身处小屋实则通晓世界万千。《觉醒年代》鲁迅写作片段(腾讯视频)
起笔之前的一系列回忆,配乐急促紧张,在听觉上增强观众的代入感,慷慨激昂。这样的镜头语言,瞬间拉近了观众与演员的距离,了解了人物内心的独白,抵得过长篇累牍的各种说教。除了电视剧《觉醒年代》以外,近期北京人艺排演的话剧《香山之夜》也在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话剧《香山之夜》讲述了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北京香山双清别墅筹备新中国成立的故事,通过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位历史人物的“超时空内心对话”,以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的内心活动为主线,带入同一时间蒋介石在浙江溪口住处的内心活动,将不同时空的人物放在同一戏剧场景里,创造了隔空对话的艺术想象。这一艺术形式的创新是基于历史事实与戏剧审美的高度统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
《觉醒年代》海报(微信公众号“CCTV电视剧”)
“年代之觉醒,实则是思想之觉醒”。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推出的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红色文艺作品,如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激活红色基因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意境化讲述方式再现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大型意境多媒体舞台剧《红色的起点》(根据叶永烈长篇纪实作品《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改编)等摒弃说教方式,利用现代技术和创新视角,充分获得了年轻人的情感认同、红色认同,拉近了年轻人与党史之间的距离,对于青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党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发挥着重要作用。岁月峥嵘,山河依旧。坚持正确的历史观,重视学习历史,准确把握党史学习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继承发扬我党百年奋斗实践所形成的伟大精神,这是薪火相传的神圣使命。因此,创作好、宣传好主旋律题材文艺作品对坚定红色信仰、传承红色理念、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作者:黄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1年第7期,原标题“从《觉醒年代》看觉醒的力量”
责任编辑:金蕾蕾
版式:小林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CCTV电视剧”、视觉中国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