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大历史观?

许迪 前线理论圈 2022-11-22

摘要

大历史观是一种观察历史和社会的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科学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运用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解释历史现象、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思维武器。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在整体视域中锚定历史方位,在辩证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在问题导向中洞察历史大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在以史鉴今中把握现实、开拓未来、赢得战略主动。

伟大的实践一刻也离不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在百年历史长河中观成败、辨得失、知兴替,必须首先解决好历史观问题。用什么样的视野和思维看待作为对象的历史,直接决定着汲取什么样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什么样的历史智慧、赢得什么样的历史前景。
站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上,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历史与现实贯通、国际与国内相联、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把握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打开崭新局面。

图为位于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的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西江措/摄(求是网)

在整体视域中锚定历史方位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大历史观具有贯通社会系统的总体性或整体性特点,它以社会历史整体和历史的整体化运动为观照对象,以过去、现在、未来的链接为时间维度,以探究社会规律、历史规律为着力重点。因此,用大历史观分析理解社会现实,离不开对现实事件所处特定社会形态的关注,离不开对其“前历史”及周遭社会背景的关注,离不开对其自身所处位置的准确标识。
马克思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社会发展呈现出世代交替、变更与接续的过程。历史方位的变化,成为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显著标志。
历史方位包含时空、经纬两大坐标系。时间坐标即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空间坐标即所处的时代条件;经度坐标即在自身发展历程中所处的位置,纬度坐标即在人类历史和当代世界发展中所处的位置。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在这两大坐标系中准确标定方位,才能明辨方向、选择路径、制定方略、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对“时代”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历史方位问题,将准确把握时代的特点与要求,科学认识党和人民所处的历史方位,作为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基本前提和关键所在。马克思认为,我们不能以一个变革时代的意识作为判断该时代的依据,而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加以解释。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只是在20世纪才达到的。自由贸易和竞争已经被追求垄断、抢夺投资场所和原料输出地等的意向所代替。在科学分析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走势的基础上,列宁科学把握俄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对俄国革命的趋势方向、道路旗帜等根本性问题作出科学解答,领导俄国人民发动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特点与任务,全面认识、科学把握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作出中国革命处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判断,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和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作出中国社会发展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判断,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科学分析世情国情社情,强调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运用唯物史观和世界视野观察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全面系统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判断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依据。202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明确提出了新发展阶段及与之相适应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方位的最新判断。
辨识时与势,方能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现代化的时代大潮中找准当代中国的时代方位,才能把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图为拥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合肥市委宣传部供图 张大岗/摄(求是网)
在辩证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
马克思指出,历史是由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是无序的、杂乱的、偶然的,而是有规律的、发展着的过程。
恩格斯指出:“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历史阶段的更替、接续与存灭都是必然的。遵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指明了人类走出“史前时期”而进入真正的人的历史的美好前景。
中外思想史上曾有不少思想家以反对宿命论或以维护现存制度为目的,质疑甚至反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规律、历史规律概念。以批判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波普尔为例,他在1945年出版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明确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走向作出的预言是对理智者的误导,并认为社会没有规律,我们也无从预测历史的进程。
理由在于:第一,预言不等于预测,社会领域中的预测是没有根据的。波普尔煞费苦心地将预测分为预言和预测两种,认为预言是非精确性的、无条件的假预测,而预测(他称之为技术预测)具有精确性和确定性,必须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才能达成。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系统如此不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又具有不可重复性,所以,在历史领域,无论是无条件的科学预测,还是有条件的预测都是没有根据、不可验证的,对社会发展也是无益的。
第二,趋势不等于规律。趋势依赖于原始条件,社会条件瞬息万变甚至可能消失,连前提都无法把握,如何推测出趋势呢?规律具有无条件性,但人们只能生活于某一固定时空和社会时段,又如何能对整体人类历史进程进行预测呢?
第三,用历史的主观性否定历史发展的可预测性。波普尔否定历史的客观性,认为人们根据自我的主观意愿、目标对历史作出选择,是将主体的目的、意义赋予了历史,使得历史具有了主观性,而历史的主观性恰恰会破坏对历史发展进行预测的客观性。据此,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者所持有的趋势可以从普遍规律中演绎出来,人们可以把握历史规律、能动地改造社会等观点进行了所谓的批判。
诚然,历史事件是个别的、相异的,但历史事件也具有相似性、共通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拜历史为师,总结经验教训,就是要透过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剖析其本质层面上的共性,找到贯穿于历史中的内在必然性,以便为未来提供有益借鉴。
毛泽东指出:“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如果人类历史如波普尔所言是单一的过程,是绝对的独一无二,是没有可重复性的,从中无法得出普遍规律,那我们何必要研究历史,探寻历史得失、文明兴衰的奥秘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其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客观再现历史事实和科学解释历史现象,最终是为了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相通中,深刻把握历史事件内在的本质联系,敏锐捕捉人类社会发展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的辩证统一,达到对历史的规律性把握和认识,在知其何来、识其确在、明其所往中,把握国家和社会的独特历史命运和运动规律,化昂扬的历史自信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之魂、强劲的埋头苦干之力和理智的破解矛盾之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精准脱贫政策推动下,化屋村人的日子越过越甜。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水电路三通,产业发展实现了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生态保护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图为化屋村扶贫搬迁安置点。贵州日报报刊社供图 史开心/摄(求是网)
在问题导向中洞察历史大势
“得势,则胜算在我。”势是形势、趋势,是历史进程在发展演进中凸显出来的客观态势,是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所在。大势是关乎事态发展全局的趋向和态势,例如时代主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革命形势等。预见是对社会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某种可确定性推测的思维活动,是社会规律必然性所具有的指向未来的特殊功能。
承认历史规律及其必然性,就应顺理成章地承认历史的可预见性,因为必然性所呈现出的不可避免、坚定不移的发展态势,决定了其逻辑指向具有可确定性、可预见性。根据历史规律进行预见活动反映了人们对规律必然性的科学把握和实际运用。相比于直接的现实性,规律的预见性本身更具有逻辑现实性。因此,预见未必都能为实践活动所验证,但用谋势的眼光分析总结历史经验,的确对当下或未来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毛泽东曾指出:“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这种“看见”其实就是预见,是根据历史发展和现实变化对前途趋向作出的判断。这就是利用历史思维把握大势的本质和价值。
事实证明,通过在借鉴历史、总结历史规律中把握大势、指引未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确信大方向大趋势是可认识、可预见的,他将战略擘画重心放在战争进程、趋势、结局等未来大势的把握上,对战争态势作出了很多前瞻性的、科学性的战略预判。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描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前景,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制定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提出“持久战”的思想,描绘出防御—相持—反攻三个战略阶段的大轮廓;解放战争时期,得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绘制战争进程全盘的大图样;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抉择等。这些“贯通全战略阶段乃至几个战略阶段的、大体上想通了的、一个长时期的方针,是决不可少的”。这些方针,总揽全局、突出重点,为战争的全阶段、全过程、总结局指明了大方向,为夺取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大智慧、大谋略,都是在科学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作出的成功预言和预测。
顺应趋势,把握大势,是为了乘势而上,抢占先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推动事业顺利发展。”
牢固树立大历史观,要求我们有广阔的历史视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中把方向、观主流、抓本质;在系统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之间多层次互动中,把握历史主线、主题,于大势着眼、从大局开新;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课题新要求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考验新挑战中,去伪存真、拨云见日,注重统筹两个大局;在扎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同时,引领世界大变局朝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演进。


作者:许迪,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副教授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2年第3期,原标题“牢固树立大历史观”

版式:小林

责任编辑:申洁 

图片来源:求是网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