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西山与其母亲河永定河,构成了山水相依的地理格局。山的孕育与水的滋养,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物产资源。
永定河穿过门头沟区王平镇中心区(微信公众号“北京参事室文史馆”)物产资源通常在史志文献中有专门的卷帙记载,以物名为地名是大众约定俗成的结果。这样的地名由此成为物产资源的语言文字标志,同时也反映了所指地域的自然特征或人文环境。一望而知的天然物产或特殊资源,最容易被人们用来命名它们所在的山岭或水泉。《大清一统志》记载,在西山右侧、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的清代宣化府所属州县,宣化汤池山“温泉出焉”;保安州温泉水“灼焉无改,能治百疾”,此地即今涿鹿温泉屯;龙门鏊底汤“望之热气氤氲,病者浴之立愈”;蔚州温汤又称温泉,自北魏时期就以“疗疾多验”闻名;万全沙城暖泉“冬温夏凉”,其地即今怀来暖泉镇,这些都是地质作用造就的地热资源。妙峰山景色(北京日报)
山岭与盆地或平原交接处多有优质泉水出露,延庆州玉液泉“水味清甘,元时取以造酒”。以林木、山石和动物为名的山岭更多,赤城野鸡山“多产野鸡”,鹤山“野鹤恒来栖止”,桦岭“多产桦木”;龙门红石山“上产红石,可供玩好”,大松山“上有古松盘曲”,椴树山“上有古椴树”。西宁县内有榆林山、桦山;延庆州柏铃山“上多柏木”,地椒岭“产地椒”,榛坡“产榛实”也就是榛子;保安州矾山“山出白绿矾”,其地即今涿鹿矾山镇。源于某地物产资源的地名,反过来又指示着物产资源的分布地点。西山东麓在明清时期分属宛平、良乡、房山诸县,与今海淀、门头沟、丰台、房山区大致相当。潭柘寺据以命名的潭柘山是西山余脉之一,史称柘树“林林千万章”,但到明末已经无复旧观。潭柘寺(微信公众号“潭柘寺”)
画眉山在今海淀温泉镇东南约2公里、北京市委党校二分校所在地。明末《帝京景物略》记载,这里“产石,墨色,浮质而腻理,入金宫为眉石,亦曰黛石也”。据此可知,画眉山出产的画眉石,用途类似于今天的眉笔,早在金代就已成为宫廷妇女的化妆品。香山樱桃沟也以物产为名,明清之际学者孙承泽在此隐居,为之增添了浓重的人文色彩。门头沟琉璃渠,是元代琉璃局烧制皇城所用的琉璃瓦件之地,明代谐音称作琉璃渠,作为北京宣南琉璃厂的辅助窑厂。清代北京外城人口日益密集,乾隆年间把琉璃厂的部分任务转到琉璃渠。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庚子之变过后琉璃厂熄火,琉璃瓦件全部改由琉璃渠烧制。
元代营建大都与明代营建北京,所需的石材和石灰主要取自西山及其余脉马鞍山等处。丰台长辛店西北的大灰厂,以盛产石灰得名。万历《大明会典》称:“永乐以后,马鞍山、磁家务、周口、怀柔等处,各置灰厂,俱以武功三卫军夫采烧搬运赴京,修理内外公廨应用。”大灰厂与附近盛产石灰的后甫营、羊圈头等地,都位于马鞍山的东南麓。烧制石灰的传统延续到当代,采石烧灰的地点又向西延伸了数里。
《日下旧闻考》提到,房山黄龙山下的大石窝,“前产青白石,后产白玉石,小者数丈,大至数十丈”,明代工部设提督管理石材生产,“宫殿营建多采于此”。嘉靖年间建造北京九庙,“大柱石磉取诸西山,每石用骡二百头拽,二十五日至城”。到清代,大石窝、马鞍山以及同属房山的磁家务、周口等处,仍然是开采石材与烧制石灰之所。作者:孙冬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节选自《前线》杂志2022年第8期,原标题“物阜名高文脉长”
版式:刘卫东
责任编辑:金蕾蕾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参事室文史馆”“潭柘寺”“魅力大石窝”、北京日报、视觉中国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