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革命家谢觉哉曾经提出共产党员要学会“自讼”,学会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而言,推进自我革命,也不妨反躬自省,先问自己“有没有”。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曾经,一位“老延安”问身边的人:“你们看延安的窑洞像什么?像不像同心同德的‘同’字?”一个“同”字,是我们党对“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的生动阐释,也是对“不团结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深刻感悟。同在一条战壕,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怎能容得下不同性格的人;没有从善如流的雅量,怎能听得进不同意见的话?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事业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在于班子好不好;班子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在于团结得好不好;团结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在于“关键少数”好不好。领导干部在一个班子共事,都应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共同跑好接力赛中的自己“这一棒”,这样就会画出最大“同心圆”。“我以我行率众行,我以我心换众心”,这样就没有建不好的班子、带不好的队伍、兴不好的事业。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为官即为公,有责当尽责。改革先锋王伯祥有句名言:“有时想起来是有点吃亏,但是共产党员就应该在关键时候吃点亏,换得全体老百姓过好日子还是值得的。”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一辈子追求的“名”是“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追求的“利”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这样的人民公仆,群众怎么会不爱戴?当年,“进藏先遣连”党代表李狄三有句名言:“什么叫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向党要副担子挑在肩上的人。”为官避事平生耻。无论什么时候,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需要党员干部“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只为让“人民生活比蜜甜”。
定力好比“定海神针”,让人稳得住心神、守得住底线、防得住围猎、站得住脚跟、挺得直腰杆。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郑培民办事公正,“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理由,不给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陈玉晋不怕考验,“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寸方规”……他们皆是保持定力的典范。律己再难,也是一种理性自觉,是有效预防“精神崩溃”的良方。公私一念间,荣辱两世界。“时代楷模”潘东升,一生坚持清白为官、干净做事、老实做人,在公安一线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用忠诚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一个党员干部只有自己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不徇私情,才能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做到“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面对诱惑干扰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确保我们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平日,多问自己“有没有”,才能免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哀叹。新长征路上,让我们记住《长征组歌》词作者肖华同志的这句话:“只要我们理想信念的旗帜永不褪色,我们勇毅前行的步伐就永不会懈怠”。作者:蔡建军
文章来源:前线客户端;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
版式:林苗苗
责任编辑:易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