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写好一篇公文?

孙卫旗 前线理论圈 2023-10-20

一篇好的公文应是逻辑严密、自成体系的文章,最基本特点是因需而作,指事而语。因此,公文写作是一个系统优化控制的过程,写作者要根据组织和领导要求,站在组织和领导的视角,深度融入到公务活动中去,高位互动。

争做公文写作的“百岁兰”

百岁兰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毕生只长两片叶子。在原产地非洲纳米比亚的沙漠里,有的百岁兰寿命长达2000年以上。

这种植物之所以长寿,固然有生长环境和根系发达等因素,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基因组还向着越来越简单,并且“低能耗”的方向演化,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其简洁的双叶“厮守”。

这种简洁特性同样可以应用于公文写作中。《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公文起草的要求是“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我国古代许多著名公文都以简明扼要见长,“汉兴三诏”就是杰出代表。其中,汉武帝刘彻的《武帝求茂才异等诏》不足百字,惜墨如金,却要言不烦,精炼精准。

写作者培养简洁文风的关键是要提高归纳与提炼能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归纳方面,技巧上要寻找相同点,抓住关联点,提取着重点,挖掘创新点;方法上要从平常到深刻归纳出思想,从无骨到有神归纳出精华,从模糊到清晰归纳出脉络,从平庸到创新归纳出经典。

提炼方面,综合考虑由多变少压缩,由粗到精升华,由散而聚归整,由平见奇创新,学会对内容、思想、观点、语言进行提炼;方法上要注重“提”出潜在的,“炼”得更有神;“提”出类同的,“炼”得更老道;“提”出独特的,“炼”得更醒目;“提”出本质的,“炼”得更直观;“提”出核心的,“炼”得更突出;“提”出典型的,“炼”得更抽象;“提”出引领的,“炼”得更精粹;“提”出轮廓的,“炼”得更有质感。

争做公文写作的“抗浪鱼”

云南抚仙湖特有一种“抗浪鱼”,一大特点是喜欢逆流而上、抗浪而行,在逐浪中享受自我。写好一篇公文并非易事,如何高效率厘清思路、突出主题、紧扣主线,甚至表述出彩,对写作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不畏困难,战胜困难,享受困难,是抗浪鱼给公文写作者的启示。

一是多积累。公文写作要注重平时积累,对不同资料进行分类收集,如大政方针类、政策法律类、时政类、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类、典型经验类、社情民意类、人文历史和佳句格言类等。

注重实践性是积累资料时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如在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上,有“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等,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表述的深刻内涵。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公文既要直面现实问题、破解现实难题,又要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写作者在平时积累时要跨界联通、知识融通、实践变通。

二是勤练习。写作者要以“山登绝顶我为峰”为目标,出手必出色,完成必完美,关键在于勤写。勤写需把握三个基本技巧,即科学的谋篇布局——想清楚,严谨的逻辑论证——说透彻,巧妙的章法运用——写生动。

对于公文写作者自身成长而言,公文写作是锄禾,一把汗水辛劳,一捧青禾坠穗,吃不得苦中苦,写不透政策意中意,就做不通工作的实中实。

三是善思考。公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染乎世情是公文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公文写作者要多思考多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难点,对社会现象要热衷于振叶寻根,观澜索源,从关注焦点中把握亮点,从详略得当中把握亮点,从解决问题中把握亮点,从语言传承中把握亮点,从虚实结合中把握亮点。例如有些时候向上级单位报送的信息虽然短小,但小信息亦有大作为,跟踪大政策下的小变化,察觉小苗头后的大风险,就能当好大决策中的小帮手,发挥小参谋上的大智慧,补齐大发展中的小短板,提炼小成效上的大经验。这些都需要写作者养成善于思考、深度思考的习惯。

总之,在公文写作中,写作者要深入了解公务活动的“三何”(是何、为何、何为),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所往,做到明事明理明责,以文资政,以礼致和,从“事要办好”和“人乐接受”两个角度,把事说清,把人说服,解决问题。

作者:孙卫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


责任编辑:林苗苗

网络编辑:刘卫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点个“在看”

鼓励一下小编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