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狂客”贺知章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唐代著名诗人兼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因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
贺知章为人旷达和雅、清淡风流,其诗文以“文词俊美”而扬名于世。唐玄宗很赏识他的才学,称赞他“学优艺博,才思高远”,唐肃宗也赞其“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在初唐至盛唐的文坛上,贺知章是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率性洒脱 不拘小节
贺知章自幼洒脱聪明,少时即以诗文闻名。在唐代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而他37岁时参加科考就考中进士,殿试还得了状元,可谓才华横溢、年轻有为。
按当时的举士制度,登进士之后,并非立即授以官职。所以状元及第后,他无官一身轻,过得潇洒惬意。他和客居长安的吴地文人徐浚、徐安贞、何謇、张谔等交往甚密,又经常和贺朝、万齐融、包融等唱和,使江南诗人扬名于京城。
大致自唐中宗至开元年间,因为“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贺知章周围形成了文学史上有名的以“吴中四士”为首的吴越诗人群。“吴中四士”指贺知章、张旭、包融和张若虚,他们的诗风呈现出淡泊洒脱和旷放自然的特征。直到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六月,54岁的贺知章才由中书门下平章事陆象先引荐,做了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很快又任户部员外郎、起居郎,步入仕途。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十月,玄宗率领文武百官、王公贵族在东岳泰山举行盛大的封禅大典。贺知章以礼部侍郎的身份随玄宗祭泰山。封禅礼仪、祷天内容等重大问题,玄宗都与他商讨,封禅用的乐章,也出自他之手。贺知章不断出现在皇帝左右,既陪着饮酒赋诗,又参与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决策,可谓春风得意。
然而,贺知章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四月,岐王李范去世,册赠惠文太子,贺知章奉命办理丧事。玄宗令礼部择选挽郎,许多官家子弟报名参选。
在人员取舍问题上,他没有处理好,招致许多官家子弟群体上访。他们涌到贺府门前大声地叫嚷着,一定要贺侍郎给个说法。见众人来势汹汹,贺知章不敢贸然开门,就命人架起梯子爬上墙头,伸出头来对着这群官家子弟做安抚工作,引来众人嗤笑。
对此,不拘小节的贺知章原本并不在意,没想到有人却拿此事做起了文章。果不其然,他很快就被改任工部侍郎,兼任秘书监,依旧充任集贤院学士,此后多年未得升迁。直至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忠王李亨被立为太子,贺知章才被授予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官阶三品。
然而,最能代表贺知章个性的诗句,还是那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唐人温庭筠说:“越溪渔客贺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指贺知章嗜好饮酒,富有才情。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云:“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知章醉态可掬的样貌跃然纸上。他醉酒后,才思泉涌,下笔如神,诗文即使不加点缀,亦卓然可观。陆象先曾说,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
金龟换酒的故事充分体现了贺知章诗酒人生、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天宝元年(公元742年),83岁的贺知章和40岁的李白在长安相遇。这一年,李白初至长安,暂住在一家客栈里。一日,贺知章到著名的道观紫极宫游玩,和李白不期而遇。由于彼此已有所闻,两人一见如故。李白出《蜀道难》示之,贺知章还没有读完,就四次称赏说,莫非是天上的文星被贬谪到人间了?你就是谪仙啊!从此,“谪仙人”就成了李白的名号,流传下来。
两人相见恨晚,贺知章请李白开怀畅饮。喝到正浓时,贺知章发现口袋中没钱了,便解下金龟来换酒。在唐朝,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佩戴金饰的龟符或龟袋,即金龟,这是身份的象征。李白知道金龟的贵重,急忙阻止。贺知章仰面大笑道:“这区区金龟算得了什么?今日有幸与仙人结友,可要喝个痛快!”成语金龟换酒由此而来。
事后,爱才的贺知章毫不犹豫地向唐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李白“由是声誉光赫”“名动京师”。这段深厚的情谊,让李白一生感念贺知章。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贺知章生了一场大病,上疏请求告老还乡,出家为道。唐代儒释道三教并行,以道教尤为受尊。他皈依道门,既为当时社会风气所染,亦与其狂放的性格相契合。玄宗允准,对他返乡作了周密安排——把他家乡的宅院改为道观,并亲笔题名为“千秋观”,让其居住,还提拔他的大儿子担任会稽郡司马,照顾他的生活。
玄宗问贺知章还有什么要求,他说:“臣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玄宗说:“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为‘孚’。”贺知章拜谢,后来转念自忖道:“皇上取笑我啦。‘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为我儿取名‘孚’,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
临行时,玄宗亲赋《送贺知章归四明》并序送与贺知章,太子、宰相及百官纷纷到长安城东门外送别。当时在长安的知名文人也都来了,每人赋诗一首,以叙别情。大家对贺知章这位老朋友的离去依依不舍。
齐瀚《送贺知章》诗云:“无因同执袂,相望但沾襟。”可以说是送行者们共同的感受。如此众多的诗人汇聚一堂,各显本色,为送别贺知章而咏唱,这个事件本身与当年王羲之参与的兰亭集会一样,都堪称中国文坛上的千古盛事。此次集会一共写了多少首诗,今天已不得而知,尚能见到的有39人的作品。在这一点上说,贺知章所得到的荣誉几乎是空前的。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五月,贺知章归乡一年后溘然长逝。
除了诗歌创作,贺知章还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唐代的书法与诗歌一样,在开元、天宝时期达到鼎盛,这和唐朝统治者重视书法教育是分不开的。
当时官学设立的六学就包括书学,将书法作为必学内容,置书学博士。唐太宗还提倡官员学习书法,让虞世南、欧阳询等书法大家传授技艺。省试及第的考生必须通过吏部铨选才能授官,铨选的标准之一就是“楷法遒美”,这些举措都有力推动了书法艺术在唐朝走向辉煌。
当时,很多诗人也是书法家,贺知章即是如此,尤其善写草书和隶书。根据《旧唐书·贺知章传》记载,由于他擅长草书和隶书,常常是喜爱书法的人给他准备好纸张笔墨,他挥毫便写,一气呵成,每张纸不过写数十字,却被人们当宝贝一样珍藏。兴致勃发时,不论有多少张纸,他都能挥洒自如,纸尽语亦尽,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贺知章的书法技艺惊艳世人,被赞为“书狂”。窦蒙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很多人的书法作品都不入他的法眼,却唯独称赞贺知章的草书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能够达到。
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曰:“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贺知章的故乡就是山阴。据《太平御览》记载,王羲之很喜欢白鹅,山阴有个道士知道后,就请他书写道教经典之一的《黄庭经》,并愿意以自己所养的一群白鹅来作为报酬。
李白的这首诗表面上叙及王羲之的故事,实际上是说,此次贺知章回乡,恐怕也会有道士上门求书,以此盛赞他书法技艺的高超绝妙。对于贺知章的书法成就,温庭筠亦云:“知章草书,笔力遒健,风尚高远。”当时的人们还将他的草书与秘书省的落星石、薛稷画的鹤、郎馀令绘的凤,合称为“四绝”。
贺知章的书法作品有《孝经》《洛神赋》《胡桃帖》《上日等帖》《千字文》等,可惜传世的很少,迄今知道的主要有两件,分别是草书《孝经》和楷书《龙瑞宫记》摩崖刻石。前者于17世纪后半叶流入日本,后被日本皇室收藏至今,国内仅有影印本;后者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稽山街道望仙桥村西附近,是贺知章楷书的代表作。
“四明狂客”贺知章,36岁来到长安,85岁告老还乡,在长安一待就是50年,人称“诗狂”“书狂”。其实,贺知章的“狂”是指生活态度率性洒脱、诗歌创作旷达不羁和书法创作“纵笔如飞,奔而不竭”。宋代诗人徐钧曾以诗《贺知章》诠释他宠辱不惊、乐观豁达的一生:“身外生涯总是虚,狂游一梦入清都。有家不住犹为观,底用区区觅鉴湖。”
作者:赵连稳,北京联合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3年第10期
责任编辑:金蕾蕾
网络编辑:张家伟
图片来源:《前线》杂志、“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我们
推荐阅读
点个“在看”
鼓励一下小编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