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云服务研究专题
32个
云服务行业丨洞察报告
全文字数:5459字 精读时间:14分钟
核心摘要:前些年的市场教育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加之政策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驱动,我国整体云服务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至2018年形成逾千亿(1026.3亿元)的市场体量。其中,基础资源上云的推动力持续强劲,而基础云服务厂商也纷纷加码、高举高打,我国基础云服务市场(尤其是公有云市场)近两年迎来突进式增长,市场规模接近80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经历了短暂的稳定期后,近期再次迎来风云变幻,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后,基础云服务的增量市场来自更多传统产业客户,在服务模式、销售思路上均与前期服务互联网客户体现出较大差异,腰部玩家仍有大量机会可寻。
目前来看,国内公有云IaaS市场仍由阿里云、腾讯云、天翼云占据前三甲,第二梯队厂商战况胶着。
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我们迎来容器、函数计算、裸金属、超融合等愈加多元化的产品选择,也坚定而充满梦想地推动行业拥抱“云原生”,而AI、大数据、IoT等新兴科技为云服务带来了更加充足的想象空间。
场景化提供服务、扩张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市场、转变服务思路提升为传统产业客户赋能的能力,将是基础云服务厂商接下来需要迈好的关键三步。基于云或虚拟化的、以软件为主进行交付的IT基础资源服务提炼其本质与核心特征,我们将“基础云服务”的定义概括为:基于云或虚拟化的、以软件为主进行交付的IT基础资源服务。首先,尚未云化或虚拟化的IT产品属于传统IT的语义范畴;其次,产品生长于云上也决定了其无法以硬件设备为核心交付形式;最后,基础云服务产品提供的是以计算、存储、网络等IT基础资源为核心能力的服务。因此,基于服务器虚拟化的裸金属产品、基于云端全托管的函数计算产品、通过软件交付并控制存储/网络设备的SDS与SDN产品、上升至操作系统层进行虚拟化的容器产品、针对各级各类云产品进行统一管理的CMP与容器管理产品、提供功能化模块或应用集成服务的aPaaS与iPaaS产品,均在此份报告中所界定的“基础云服务”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云安全理论上同样可视为基础云服务的一部分,但其边界较为模糊,将在艾瑞后续的报告中进行单独探讨,此处不再详述。
云服务跻身千亿级产业,未来市场增速保持在30%以上我国云服务市场近年取得爆发式增长,无论是IaaS、PaaS还是SaaS市场均以较高增速一路高歌式前进。这一方面得益于前些年的市场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加之政策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对需求形成强大刺激;另一方面也是对近两年各云服务厂商不断提升云业务的战略地位的有力证明。由于基础云服务厂商近两年不断加码云业务,以及SaaS模式在国内受到暂时性质疑,基础云服务在整体云服务中的占比将在近两三年达到巅峰。
国内基础云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
基础云厂商不断加码云业务,公有云市场迎来突进式增长
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基础云服务赛道内的新老玩家纷纷加码云服务业务板块,或从上下游赛道华丽转身为云服务厂商,或不断调高业务目标采取激进式打法。拥有了这股近乎疯狂的推动力,我国基础云服务市场规模近两年迎来高速增长,尤其是公有云板块更是以突进式增长备受瞩目。
其中,IaaS市场(包含各类部署模式)规模在2018年达到638.2亿元,预计将于2023年突破3000亿元;PaaS市场依靠数据库、容器、云通信等领域的收入增长亦成为云服务中不容忽视的一层。
市场迎来风云变幻,宏观而言竞争格局变数有限,微观上腰部玩家仍有广阔的业务增长机会以IaaS公有云市场为中心,既有IT硬件设备厂商、软件巨头厂商、集成商等新入局玩家,也有从IaaS市场红海厮杀中向容器、超融合、SDS等周边服务谋求转型的玩家。艾瑞认为,短期内国内IaaS(尤其是公有云)市场竞争格局变数有限:头部玩家凭借业已建立的产品类型、规模、品牌、生态优势,目前的市场地位难以撼动,下一步通过加快培育生态、实现垂直行业落地、探索出海业务等举措寻求业务增长空间;腰部玩家在IaaS的蓝海市场依然存有大量机会,纷纷通过联结云服务与AI等新兴科技、聚集资源发力政企/传统产业等策略,寻找业务的突破点与“弯道超车”的机会。
阿里云、腾讯云、天翼云居国内公有云IaaS市场前三甲
纵观整个IT发展的历史,客户的需求从未被完全满足,技术的升级迭代大多只是在不断追赶客户日益多元、复杂的IT需求。近些年IT基础资源交付形式逐步向产业链后端延伸,从基础硬件交付到软件交付再到服务交付。这种交付形式的升级,也在业界掀起了“XaaS”(一切皆服务)的交付理念上的变革。除了我们熟知的IaaS、PaaS、SaaS之外,NaaS(网络即服务)、CaaS(通信即服务/容器即服务)、DaaS(数据即服务)等互有交叉的新名词层出不穷。交付形式的不断创新与简化有利于行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及产业扩容,同企业价值链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对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改善企业IT基础资源管理方式的作用也愈发凸显。从全球IT支出结构的变化来看,设备支出比例的下降与软件/服务支出比例的上升互为因果,预示着企业在IT软件和服务上的购买意愿将持续提升。
基础云服务产品/功能演进路径总结
从软硬捆绑,走向白盒硬件+开源软件
早期,为了实现大规模生产,降低制造的复杂度和成本,功能大多通过固化在硬件中实现,我们可以称之为“硬件定义”。但随着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日益增加,加之云计算对智能、灵活和自动化的天然要求,由“软件定义”来操控硬件资源成为更合适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云计算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上,均呈现出从软硬件捆绑,到硬件+闭源软件,再到白盒硬件+开源软件的演进趋势。
云原生是一种设计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以其中的微服务为例,实际包括业务的总结、抽象、划分,涉及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云原生绝非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甚至不单独是IT的事情,它首先需要的是管理思想。但是,仅有思想是不行的,一如早期SOA难以落地,Docker却同时引爆了微服务、DevOps等,云原生需要工具和工具文化的保障。复用是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分工是让知识在同一人/团队之间得到更多复用,开源是让“别人”更多复用,服务调用是让成果被其他模块复用,自动化工具是让流程自动复用。所有架构模式的演进都受“更多复用”这一原则的指导,云原生的十二要素,大部分也是在阐述如何让一次劳动成果更好地被多次复用。当然,企业也应理性判断复用所带来的效率提升是否大于其本身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避免过分迷恋新事物而导致得不偿失。
基础云服务产业生态概览
里应外合——产业内部的上下游分工日益明晰,产业外部的生态合作欣欣向荣
近些年,基础云服务走向成熟的另一个显著标志是产业生态的进一步完善与健壮。从产业内部来看,CDN、超融合、CMP、PaaS厂商等市场主体,彼此之间产生紧密且明晰的联动,各司其职地构筑起基础云服务的“商业大厦”。从产业外部来看,无论是ISV/SI,还是渠道商与云MSP厂商,都找到了各自的定位,助力基础云服务厂商更好地提供服务;而基础云服务厂商也将自身的资源、技术反哺于这些生态合作伙伴,形成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体系。
云端一体化,助力以IoT为代表的行业计算架构不断演进前些年,集中式的云计算架构一直被市场和业界所推崇,但随着产业互联网的深入和IoT技术的普及,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等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云端,传统的以云为中心的模式,对于海量设备数据的实时处理速度会产生影响。而边缘计算可以对云服务起到补充作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集中式云计算中心部署带来的延时、成本、流量压力、单点可用性等问题。边缘云计算服务就是将传统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相结合,形成云端协同的计算架构。国内外的头部云服务厂商均已陆续开始布局边缘云计算产品,为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抢占先机。
云+AI:智能云
AI已成为基础云服务的标配能力,云是企业级AI服务的最佳商业化载体
自“云计算”的概念诞生以来,云服务随着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在经历了初期的存储主导时代和正在进行中的计算主导时代后,现阶段“智能云”已经成为国内外科技巨头组织架构调整的重心。近几年公有云IaaS巨头的一系列动向表明,云作为企业级AI的最佳商业化载体,打造AI与云服务紧密结合的智能云服务将成为下半场角力的重点方向。云服务作为企业业务规模化训练的核心载体,在建设过程中越来越需要将智能化纳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考量范围,通过实现人工智能的普惠化,来进一步降低企业对AI的使用门槛。
同时,AI对云计算本身也提供支持,在抗DDoS等云安全领域和AIOps等智能运维领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达到6200亿元,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29亿元,且均保持较高增速。在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产业中,基础云服务扮演着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在大数据核心诉求的存储和计算能力上给予不可或缺的支撑。大数据涵盖的商业价值潜力巨大,云服务通过与大数据服务的结合,将更好地参与到行业应用与数据变现的发展路径中,为云服务未来扩充发展空间提供充足想象。云+X
结合前沿科技拓展服务边界与行业客户
前文提及的边缘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国内头部的综合IaaS厂商纷纷在近两年完成了布局和商业化落地,进入相对成熟理性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更多的前沿科技也已进入基础云服务厂商的布局视野。其中一类如量子计算、区块链等有一定使用门槛的技术,在云服务厂商的探索下已经推出了几款易于上手的云平台(量子计算云平台、区块链云平台)产品;另一类如生命科学等需要海量数据存储和强大算力支撑的研究领域/行业,则进入了部分云服务厂商行业客户拓展中的前瞻性布局。总体而言,前沿科技需要云服务作为基础保障或商业化落地的载体,云服务厂商也积极拥抱新科技加紧布局抢占先机:二者的结合是一次“两情相悦”的双向选择。
发展机遇探寻:场景化
在发展早期,云计算厂商无暇过多顾及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更倾向于提供通用性的解决方案。随着竞争的更加充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即使在IaaS层,也出现了相对多样化的需求及解决方案,例如:视频强调内容分发( CDN ),游戏强调高IO,人工智能强调并行计算,物联网强调边缘计算。客户在PaaS和SaaS层则有着更多样化的需求,但这些需求并不一定由IaaS厂商独立完成,也可能由专业厂商提供不同的功能模块(类似于公园里单独售票的项目)。目前,各家产品线的划分不尽相同,IaaS、PaaS和SaaS三层的横分和基于场景的纵分也比较混乱,这其实给用户带来较高的认知成本,并在很多时候成为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上云的障碍。若能把IT咨询服务和各种各样的云产品建立起桥梁,并提供清单式建议(例如“你所在的游戏行业××%选择了SSD型硬盘”),则可为用户带来更优的体验,并能促使云厂商进一步了解细分场景的用户需求。在交互上,可使用用户自助服务和售前主动人工介入相结合的方式。
发展机遇探寻:国际化
从国内到国外,到人多的地方“开荒”去
当国内人口红利消失,除下沉外,还可把中国互联网发展之路在别的国家直接复制一遍,重新享受一波人口红利,这一策略便是出海。
云计算企业的出海之路往往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服务于国内的、做出海业务的游戏、电商、视频企业,为他们提供国内外体验一致的服务,业务在国内签单,但服务交付在国外完成。第二种是直接服务国外企业,与国际巨头展开正面竞争。
尽管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巨大,但人口总量仍不足全球四分之一。周边的印度人口超过13亿,且仍保持高速增长;东南亚国家总人口也在6亿以上。近几年,越南等大多东南亚国家政局相对稳定,再加上基础设施发展处于加速阶段,将成为中国市场的有力补充。
纵观科技史,有两种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其一为链接,如造纸术、互联网等;其二为生产,如工业革命。长期看,两种力量相辅相成,大规模链接促成分工和分配变化,进而引发生产方式变化,生产力提升也促成媒介形式和传播内容变化。短期看,链接对生产有一定抑制作用,当可跑马圈地,人们无暇精耕细作。这种圈地对应互联网上半场,即消费互联网。新增网民和网民新增时间持续下降,人工红利消失。混合现实体验欠佳,智能音箱信息交互有限,成熟的脑机穿越尚早,媒介短期看不到革命性变化。企业获客成本持续增高,毛利持续下降,“羊毛出到猪身上”的商业模式受到质疑。此时,企业需要新的增长点,于是提出新零售、新生产,开始重视线下和to B业务等。而国家,也不希望互联网只用来做“卖货”的零和游戏甚至“割韭菜”的负和游戏,提出脱虚向实、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产业互联网是消费互联网的继承,让互联网的作用从销售领域延伸到管理和生产领域,强调更优产品体验、更高机器生产率和更敏捷的产品生产能力,具有工业互联网、云+、智能+等内涵,并依托互联网和工业生产的双重技术。产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和社会意义,不亚于消费互联网,产生、传输和计算的数据量更不在一个量级,且更多API而非GUI的方式天然适合云计算。产业互联网是云计算的重要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