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无法生存,赚钱和修行如何平衡?
上周答疑结束后,我和宗翎法师聊天,师父说:“关于抑郁的那个问题很想再讲一下,因为现在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特别痛苦,特别需要帮助。”
法明师父说:“现在很多搞不清什么是修行的修行人。”
师父们总是很慈悲想要努力帮助到更多的朋友,所以这次我也把师父们的回答整理成文章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宗翎法师
抑郁症患者那种很难受压抑的感觉,是一种部分气脉被堵住并且充满污浊的业劫气的反应。为什么气脉会污浊或堵住,有好几种原因。
法明师父
七哥
我以前也很焦虑,自从那次短期出家托钵行脚以后,基本上没有焦虑了。
我认识不少人得了抑郁症。有一个同学还自杀了……说实在的,我无能为力。他们听过的道理,比我懂得还多。有时候,要解开心结,需要信任。
法明师父
而且我也明确地知道,党纲与佛法高度融合,政府层面也一直在提人民需要有信仰,这方面越来越好,国家也越来越重视。
宗翎法师
是的,我当年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
人在江湖,逢场作戏在所难免,但也要注意原则。如果涉及到严重的因果,那么最好向佛菩萨求加持,尽快脱离这一局面,必要时甚至可以考虑换个工作。
月修师父
七哥
夜色苍茫灯火已阑珊, 大幕开启无边幻与玄。 出将入相走马或轿起, 你方唱罢我即上台前。
锣鼓喧天情深好似海, 唧唧哀鸣怒火直冲天。 昨夜贵妃酒醉尚待醒, 今日烈女出征几人还。
甘露招亲弦歌正欢畅, 霸王别姬脖颈血未干。 阴晴圆缺嫦娥空垂泪, 悲欢离合涕泗鬓毛沾。 古今中外家国情仇事,
七哥
月修师父
法明师父
04.
在家修行跟出家修行差距是不是还挺大的,即使现实情况因缘不具足出家的条件,不过在往后的日常生活,个人修行中是不是应该继续发心,尽量争取往出家这条路靠拢呢?
七哥
从我了解来看,几乎99%出家人,现实情况因缘都不具足,但他们还是出家了。
真正的因缘条件,是在自己的心。
你想想,佛陀当时出家因缘具足吗?要继承王位,儿子出生没多久,但某天半夜他偷偷离家出走了.....
一个人的福报很重要。财富和事业都跟一个人的福报相关。哪怕出家,也跟福报相关,不是所有人都有福报出家的。所以你在家,多积福报。
出不出家,如何修行,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好的老师,找到一个真正的成就者,拜他为师,他让你出家就出家,他让你干嘛你就干嘛。但找到一个成就者,也需要福报啊。所以关键在如何积福报?
有很多方法,我以前也写过不少文章,说的简单点就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宗翎法师
关于出家在家,由于每个人的因缘不同,所以并没有一刀切的答案。
没有出家福报因缘的人,勉强出了家可能无法适应,导致道心动摇,甚至破戒或还俗,还引起别人对佛教产生邪见。
有出家福报因缘的人,顺应因缘出了家,则会为修行带来增上缘,不但自己修行进步,还能化导世俗,广度众生。
但是,怎么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出家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止一个真正的成就者,他会引导你走最适合你的路。
月修师父
05.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想问,这些修行是一步一步提高,循序渐进的吗?
宗翎法师
这些修行是一个大乘行者发起“愿菩提”----即菩提心之后,要修习的“行菩提”部分。虽然也有人在一个时期会侧重修习其中某一方面,比如布施,但是一般来说,这六个部分的修习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是菩提心和般若度,因为如果没有这两个的摄持,不能名为菩萨的“波罗密”。
比如,小乘也修持戒、忍辱、禅定等,基督教也修布施,但是为什么不能称为“波罗密”呢?因为他们没有菩提心和般若作为依托,所以所修一切都落在人天善法或是小乘之因。
法明师父
七哥
我有篇文章,在写作中修行。写作本身就有六波罗蜜修行《在写作中修行》,喝茶也是......
月修师父
这六波萝蜜的修法,能够同时推进是为最为稳妥。
因为,六度之中,以般若为方向,般若就像前五度的舵手,掌握方向。
06.
我抄心经有536天了,有时还是心静不下来,也有写错的地方。跟我爸一个小问题,两个人不同的意见就吵起来,自己又情绪化。一看到他咬牙切齿的爆脾气,扔东西,我就不自觉的哭起来,虽然我知道哭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把问题扩大,还是会不自觉的哭起来,我知道情绪是我一个修行点,有什么建议让我去成为自己,不被情绪控制?怎么才能让内心强大起来,如何才能让情绪不被外境影响?
七哥
抄心经抄了536天,随喜赞叹!但不要执着在这里,也不要让这536天成为你傲慢的资本。
你需要明白,所谓的心静下来,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抄经本身,是一个工具,调伏心的工具。
可以练习觉察,在你抄经的时候练习觉察。平时也可以练习。当你和你爸争吵的时候,你立刻觉察,这就是降伏自心的时候啊!
如果哪天你能包容一些你之前不能包容的东西,修行就进步了。
从包容自己的亲人开始吧!你能包容自己的父亲么?
你看到你父亲咬牙切齿、扔东西,此时你会觉得他可怜吗?
不是你被情绪控制,而是你父亲被情绪控制啊。
如果你是因为心疼你的父亲而哭泣,这是好修行。
所谓的情绪,根本来源就是自己。你不那么关注自己,情绪自然就不在了。
例如,你和父亲吵架,此时,你意识到要修行,不能被情绪控制,你可以不理会自己的观点是否给父亲认可,而开始关心父亲的情绪,关心他的痛苦,关心他.......
为什么别人不理解我?
为什么我这么倒霉?
为什么晋升又没有我?
.....
一旦关注自己,烦恼自然就起来了。
烦恼起来,就是修行的时候。此时提醒自己向内看!
这就是觉察,这就是实修啊!
法明师父
唯一的办法是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看到一个人真正的进步,或者说生命的提升,是多么的艰难,才能对佛生起赞叹仰望。
人啊,为什么老要争对错呢?家庭不是讲对错的地方,不好好注意这个问题,将来婚姻会出大问题。
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的根本原因是您一直向外攀援,好奇,把心收回来就没事儿了,说白点就是您无所事事,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心就专注了,就不太会受干扰了。
月修师父
你这是典型的现代学佛人的问题。追求风淡云轻式的学佛。或者是蜻蜓点水式的学佛。
抄经、拜佛、打坐、忏悔等,这些都是佛教导众生的方便。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但是我们要清楚,所有的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让我们趋向解脱。
把控情绪,是需要真实的作功夫。实修才能解决终极问题,勤修戒定慧。
控制不了情绪,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定。就没有定的妙用。受外界干扰,也是没有智慧的显现。
宗翎法师
很多时候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其实就是一种我执,《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要恒顺众生。
行菩萨道的人,面对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可以不必过分执着自己的观点。
一个人几时结婚、几时离婚、几时复婚、或几时再婚,请问是不是天注定,还是他们业力导致?
月修师父
佛教没有注定一说。佛法讲因缘和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宗翎法师
从佛法的角度,一个人今生的命运,是由两种力量共同作用行成的:一是往昔直到今生累积的业力,二是当下自心的选择。这两种力量同时作用,互相交织,互为因果。
法明师父
人不是命运之神的木偶。
七哥
有句话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真如此呢。未来的果,当下是可以改的,要积极面对!
赚钱和修行如何平衡,因为没有钱怎么生存,更谈不上修行。
七哥
因为没有钱怎么生存,更谈不上修行。
现在让我去赚钱,我一定比以前更容易。我有百分百的自信。
宗翎法师
为什么没有钱就一定不能修行?
古往今来很多大德都示现物质上很贫困,不但成就了,而且也没饿死啊。
从佛教因果的角度,人这一生有多少钱,有多少物质享受,是自己的世间福报决定的,与修行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一个出家人也可以很有钱,一个忙着做生意的人也可以把钱赔光,贫困潦倒。
我以前觉得必须有点钱才能有保障,有安全感。我现在觉得,即使我身无分文,托钵乞讨,我的心也会很快乐,很安定,我一点都不怕。
法明师父
没钱可以讨饭,修行跟钱无关,十方诸佛都是乞食的。
记住,我这只是告诉您不要把钱和修行对立了。
月修师父
佛法从来没有告诉我们不需要赚钱啊。
修行不等于修成傻子,等着饿死。何况古往今来,真正的修行者从来没有饿死的。
有修行的人赚钱,他是钱的主人。不修行的人,有可能会成为钱的奴隶。
09.
虽然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也知道事情没有完美可言,但遇到事的时候还是去纠结,去要求。怎样才能做到更好的释怀呢?
七哥
遇到事更高要求,挺好的!但从理性分析,你可以去要求过程,对过程要求越高越好!但一旦结果出现,你只能接受。此时后悔,纠结,都没用!
这和信佛不信佛,修不修行都没关系。这本身就是智慧!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另外,所谓的释怀,就是头脑自己给自己编故事。也很没劲的。今天你想通了,能释怀。明天一定有想不通的时候,就释怀不了了!
有个十不求行,对我帮助挺大的,我每天念一遍,对照自己的行为。发现烦恼少了很多。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
宗翎法师
不必纠结事情本身,要抓住修行的主线,比如出离心、菩提心,一旦这些发心真正起来了,所有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或者说,你可能发现根本没有问题。
我常说,浓雾弥漫的时候,越搅和雾气越重,只要把太阳升起,浓雾自然消散。所以你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升起太阳”上,而不是“怎样搅乱雾气”。
只要在事情和烦恼上搅合,永远没有答案。
法明师父
平常多用功啊,临阵肯定随业和习气走了。
七哥
书,不要乱看。看书要看经典的书,否则可能反受其害。不知道《太傻天书》是什么书。但如果看这个书名,我就不会看了。
就像交朋友一样,要和那些善知识交朋友。远离恶知识。
以前古人说“开卷有益”,是因为古代出版书成本很高,能出版的书,大多都还可以。而现在的书,鱼目混珠的太多...... 像我这种水平的人都出了好几本了......其实,我的书也不用看。佛法的书,如果能看佛经挺好,看看宗萨仁波切的书,也挺不错。
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书,可以好好看。如《论语》《史记》《老子》《孟子》《庄子》唐诗宋词......
我觉得,一个人活在世上,总得干点啥。好好活一回嘛!否则这么混过去了,真的很无聊。
一想到这个,我会充满力量。那些路人的看法和评价,都无需理会..... 我活着又不是为了他们!
宗翎法师
与世间那些利欲熏心、机心弄巧的人相比,这种状态可能会少一些烦恼、贪欲,也能少造一些恶业。
但是从佛法更高的要求来说,是进入了另一种偏执,甚至是一种愚痴。
佛法是智慧之学,修行也有善巧的次第。学佛的第一步,是搞清世界的真相,以及如何追寻人生正确的道路。然后再依止一个善知识,好好修学,认真走好这条正确的道路。
不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抉择,什么都不追求,那是一个“大石头”的境界,并不是智者的境界。
佛法修行次第的第一步,是“如理思维”,并升起“善法欲”,即追求正确的善法真理的欲望。否则很容易走错路。
月修师父
这种状态,其实您内心也清楚,不是好的状态,不然您也不会有此一问。常见和断见,都不是正确的。
真正的佛系不是昏昏沉沉,无所事事。而是以众生的疾苦为自己的疾苦。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如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那才是大丈夫也。
法明师父
这叫无所事事,其实就是胸无大志,内心无力混日子。
现在所谓高见的东西特别多,可能连鸡汤都算不上啊,还是往古圣先贤边上靠靠吧,哪怕做不到,起码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