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bxrf的瓜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上学受影响吗?最高法明确:受限!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公益慈善|“翼行天下 一生守护”慈善项目捐赠仪式圆满举行!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生物学家为什么写歌?
Original
本川达雄
读库
2022-04-07
按:
读库本
新品
《
生物多样性
》
的作者本
川达雄,是
我们全新发掘的宝藏老头,
专门
研究海
参表皮的软硬
,
身
为
“门外汉”
却
不遗余力地普及生
物多样性
。
他是东京工业大学理学部教授,也曾在小学教过生物多样性的课程,面对“那么多生物想起来就讨厌”的想法,引导学生反向思考,设想如果没有这么多生物该多么无聊,甚至还创作了一首名为“生物丰富的地球”的歌,以“被生物学耽误的歌唱家”自居,在讲座中也随时高歌。
在这篇文章中,本川达雄关掉麦克风和音乐,认真回答起读者的疑惑:作为一名生物学家为什么要写歌?
生物学和歌曲有什么关系?
或许很多读者会觉得奇怪,生物学家为什么要写歌?日本文部省审定的高中生物教科书《生物IA》的卷首页上,印有名为“生物水汪汪”的歌曲乐谱(在非音乐课程教科书上刊登乐谱,可谓划时代的)。
至于其原因,写在了教师使用的指导手册上:老师们一定很惊讶生物教材的开头有乐谱,而这正象征了本书的态度。《生物IA》的宗旨是为让学生在亲切的氛围中学习生物,了解自己的身体和与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农产品,如果不平易近人,这个科目的意义将会减半。
学生的日常充满了音乐。电车里就不用说了,学习中也戴着耳机的人绝不是少数,虽然不是什么值得鼓励的事,但这就是他们的实际情况。教科书以及课堂,如果从始至终都是一派严肃氛围,学生必然会抗拒。但他们只要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一眼看到乐谱,印象应该就会大不相同。
话虽如此,生物学和歌曲有什么关系?或许不少人抱有这种直观印象。我从开始在大学的课堂上唱歌,距今已有几十年了,其中有总结钙质在生物体内作用的《超人钙》、只要会唱就能全部了解珊瑚礁的《珊瑚唱歌》等,创作的歌曲超过五十首。我甚至还在结束每个单元的教学后,唱一首歌作为总结。在大学课堂上唱歌,当然也会遭人嫌弃,但我仍不气馁地继续着唱歌授课的方式,还出了CD。
本川达雄个人专辑《唱歌的生物学》,收录十八首他创作的歌曲。
下面我就来阐述一下创作歌曲的理由:
1. 歌曲拯救单调
现在的学生从出生就和电视一起长大。节奏强,场面变化频繁,不易厌倦——一旦习惯了电视,就不可能长时间和困难且单调的课程打交道。电视频繁地播放广告,而且广告是带歌曲的,对“电视儿童”来说,只有偶尔加入歌曲才是他们熟悉的风格。如果课堂上也引入歌曲,应该会创造平易近人、不易感到枯燥的氛围吧。
2. 歌曲是现场直播
我上课时有一件事很在意——总有学生说悄悄话。而且多数学生想坐在后面,所以前三排的座位一定是空的。我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学生像看电视一样在听课,空着的前三排相当于电视屏幕,讲师在屏幕的另一边,屏幕到观者之间是安全地带。看电视不问观众礼仪,所以厌倦了就睡觉,也可以和旁边的人聊天。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很难理解无视讲师、满不在乎地叽叽喳喳的学生心理。
在高中,情况不也一样吗?如果老师通过电视就可以授课,也没必要每次都现场教学了。然而,教师与学生每一次的面对面交流,才是上课的乐趣。讲课不是电视转播,而是现场直播!这一点必须让学生知道。于是需要歌曲。唱歌的话,会营造这里是live house的气氛。如果能让观众也一起唱歌,会更有现场演出的氛围。
3. 歌曲便于记忆
我开始唱歌的最大理由,是希望大家无论如何都要记住重要的事情。学问中有必须要记住的内容,如果把重要的关键词排在一起编成歌曲,应该会更容易记忆。只用耳朵听、用眼睛读,很快就会忘记;而伴随着大声说出、用手抄写这样的身体动作,知识会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4. 歌曲感性且形象
什么才是真正的领悟呢?从我自己的经验看,光是理解每个事实及其逻辑上的联系,不能算真正的领悟。一遍又一遍地按照逻辑思考的过程中,某个时刻,整体形象一下子浮现出来,那时才称得上“领悟”。不管是周期表还是运动方程式,都已经不会忘记,可以自由使用。我认为,只有当逻辑和形象一致时,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知识会变成自己的血与肉。
自笛卡尔以来的科学立场认为,科学建立在严密的逻辑之上,不能混入形象这种非逻辑的东西。但是理解并让别人理解,又是不同的工作。迄今为止的科学,一直把形象从教育中驱逐出去,但现在,必须进行形象化的科学教育。用语言来比喻,形象就是诗。如果在其上加入旋律,应该会越来越容易记住。所以才要引入歌曲。
5. 歌曲是大脑的整合
科学分析、计算、组织逻辑……这些都是作为逻辑脑的左脑在发挥作用。一直以来的科学教育只训练左脑,但仅仅这样,是不能到达理解并领悟的阶段。
将逻辑和形象共同赋予学生
人类并非只靠左脑理解,作为形象脑的右脑也要发挥作用,只有左右大脑理解一致时,才能彻底明白。所以要想认识科学,也需满足右脑。右脑是形象的大脑,艺术的大脑,于是,为让右脑也得到满足,我在生物学中引入了歌曲。不论如何,科学光靠逻辑是不行的,当然光靠形象也不行。在科学教育中,需要将逻辑和形象两者共同赋予学生,并努力使它们一致。
至今为止的科学教育,只注重逻辑和分析性事实,也就是说,只让大脑的一半工作。我认为,将歌曲纳入科学教育,旨在刺激左右脑双方,实现均衡的全人教育。从大脑生理学的层面上说,这种做法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因为我自己是大学教师,所以只写了在大学的经历,但对初中、高中而言,唱歌授课才是最适合的。这是一个街道上都充满音乐的时代,无论理科还是文科,课堂上使用音乐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几乎不曾听说这样的事例。诗人和作曲家似乎不打算创作学习之歌,这大概因为艺术家也有着和科学家一样的问题。
科学方面,由于过分重视其纯粹性,形象被从教育中剔除。而艺术与之相反,因过于重视维持这一形象世界的纯粹性,逻辑被从中赶了出去。所以,“理科之歌”等艺术性不纯粹的东西,在音乐教育中是不会被提及的。艺术时间只教授形象,科学时间只教授逻辑,我认为这就是现代教育的姿态。
艺术时间只训练右脑,科学时间只训练左脑。这样一来,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分裂状态,根本无法实行全人教育。艺术 VS. 科学、文科 VS. 理科等,在各个专业细化的现代,为培养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人,最需要的应该是整合能力。而我作为一名教师,通过自身整合艺术与科学,并将其展示给学生,这一亲身实践正是“歌唱的生物学”。
《生物丰富的地球》
本川达雄 词曲
歌词大意:
地球上生息繁衍着多达一百九十万种生物,
长鬃蓼(狗蓼)①、铁马鞭(猫萩)、鼠尾粟(鼠尾)、豚草 (猪草)、裂桴草(牛草)、睡莲(羊草)、小巢菜(麻雀的豌豆)、看麦娘(麻雀的步枪)、早熟禾(麻雀的麻布衣裳)、王瓜(乌鸦瓜)。
地球上生息繁衍着一百九十万种不同名字的生物,
名字这么多,根本记不住。实在太麻烦,真是很讨厌。为什么名字这么多呢?
如果地球上只有一种草,草草草草草,去哪里看到的都是这种草。
虽然免去了记忆的痛苦,但是好寂寞,而且好无聊。
地球上生息繁衍着一百九十万种不同名字的生物。
如果都是同种生物,无论数量再怎么多,也称不上丰富多彩。
正因为我们与多样的生物共同生存,
世界才这样热闹,又丰富多彩。
① 括号内为日语名称直译。
番外:本川达雄的工作室
工作室有两台显示器,分别用于写作和查辞典。“房间很小,所以看起来这么局促。”在驾驶舱一样的空间里,本川老师正在写作英语论文。
2014年从东京工业大学荣休以后,本川达雄将工作场所转移到自家书房,在资料的包围中继续写作书籍和论文。“因为家里实在没有空间放置了,所以我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焚书’,留在这里的文件都是今后写论文所需的资料,写一篇就扔一些。”
床边的书架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十本有年头的环形笔记本。
“这些是模仿鸥外记录的《工作室日志》,主要是实验笔记。因为现在不太做实验了,所以我会把‘这句话摘抄下来比较好’之类的言语记录下来,或者写日记来代替。1991年为止在冲绳做的记录我都进行了装订,但调到东工大以后就放着不管了。”
连背包上都有海星,名副其实,“背负着”棘皮动物研究。
海胆壳、海星的骨骼、鹑螺的壳、菊石、海百合的化石,以及乍看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的标本。
放有海参和海胆的书架上,还摆着李白、良宽、亚里士多德的书,甚至《古兰经》,真是不可思议的组合。很久以前,森毅先生(日本数学家,于2010年逝世)说过,达·芬奇本来是作为音乐家被召唤到米兰的。本川先生自诩“唱歌的生物学家”,写过带有乐谱和数学公式的生物书,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啊。虽然数学知识并不渊博,但用简单的数学就能堂堂正正地讨论新事物,这一点很好。
“看这个,尖豆海胆。虽然只有米粒大小,但还保留着拔掉棘后的小孔。这个是石笔海胆,长着这么粗的棘。我还用它做过烟斗,当成冲绳特产送给朋友。”
“终于写下想写的东西,虽然走了不少弯路。”
“现在专家只说专业的事吧?这样多没意思,我就直截了当地说自己不专业。”本川老师谈及《生物多样性》的创作动机,认为生物多样性虽然不是他的专业,但作为生物学家有必要向公众呼吁。
“幸运的是,我已经从大学退休,同时也从学会里‘金盆洗手’。现在就算我满口胡言,别人顶多说一句‘老糊涂’,简直一身轻松,不用担心失去什么,这感觉太好了。上年纪也成了自我多样性的一部分,任教期间没能做的‘危险’工作,现在不仅能做,而且还有义务去做。抱着这种想法,我为“上年纪”下了一个积极定义。如果读者朋友能把这本书看作一位老人“初生牛犊”的抱负,我将不胜感激。”
文章来源:本川達雄のホームページ、web中公新書
(均已取得授权)
▲
作者:本川达雄
译者:霍秀仪·读库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