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书卖得不好,但碍不住我喜欢啊!

修师傅 读库 2023-08-23


前情提要

不久前,读库年中会议上,主编老六公布了我们的图书销售数据。按照销量,近几年出的书被挨个排了序。榜单亮出后,台下的修师傅五味杂陈、愁云翻滚,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危机,一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羞惭、一丝生不逢时的惆怅油然而生。怎么会这么碰巧,排在末尾的那些书,都是他最喜欢的?那一刻,他开始怀疑自我,然后开始冒犯老板,“究竟是我挑错了书,还是六哥挑错了人?”他冥思苦想,絮絮叨叨,冒着被辞退的风险瞎说了一些大实话。

就是他👋




01


修师傅的自白


我觉得自己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危机。


不祥之兆在我去年入职读库的时候就出现了:六哥在一次全公司大会上高调宣布,他要闭关进行创作,争取在2023年把他的“新书”《三十五岁必死》送到各位读者手中。


当时刚过35岁生日的我,在盛夏感受到了初秋的凉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十五岁必死》还没有出生,我的读库生涯也没有断送,两件事情起码有一件值得庆幸,最好是后面那件。


然而笃信科学的我,却又不得不在玄学面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七月底的年中会议上,六哥展示了近两年出品图书的一系列图书销售数据,我惊喜地发现,平日里感兴趣的、觉得还不错的那几本,竟然全部在最后一页!


全部!


突然发现自己跟六哥之间产生了一道深深的鸿沟,我俩看东西的眼光,可能有那么亿点点不一样。


要么是我挑错了书,要么是他挑了错人。


如果总要有一个人低头认错——那我可得好好掰扯掰扯。





严格意义上讲,我是一个科普编辑。


典型的性格特征就是好为人师,爱抬杠,路过一只野猫都恨不得给它举高高那种。如果周围有人说出不那么科学的言论,我会立马冲上去堵住他的嘴。也正因如此,我的工位上都是吃的,大半个公司都被我投喂过,有的同事甚至沦落到立志减肥。


跑题了,看到那样的销售情况,让我不得不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


我打开豆瓣,想先看看读者是如何评论这些书的。


02


反思来的真相


作为科普编辑,还是天文方向的,我的目光肯定首先投向吃饭的行当。去年读库出了两本在广义范围上能纳入天文学范畴的书,都很吸引我——《四百年后的真相:伽利略审判》和《五个光子:正在发生的宇宙往事》。前者的豆瓣评分以三星居多,后者则是四星。


这就奇怪了。在我看来,《伽利略审判》胜在选题角度有意思。就像早期我们出版过的《巴黎烧了吗?》一样,这场世人皆知的审判结果早已确定,我们会循着时间的脉络,站在结束的终点从已知中寻找未知。而《五个光子》正好相反,它用一种新奇的讲述方式,以光子为主线串起几个方向和概念。但宇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充满未知,探索就是为了将未知砸实为已知。


伽利略审判背后这段像野史一样的正史,可能更吸引读者,因为讲述方法再新奇,零基础也是很难爬进物理学大门的。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两本书的评价会有不小落差,更关键的是,卖得都比较一般(体面的语气)。


通过反思自己,我杂糅出了可能存在的五个真相:


第一个真相:听人荐书不如自己看书。


你要是问一个人,这道鱼香肉丝做得怎么样。他琢磨琢磨,回你一句:我觉得胡萝卜丝儿切得特好。


邪门儿的是,我可能就是那个会为了胡萝卜丝儿买单的人。


选题就是切好的菜,之后菜炒成什么样,那就是厨师的手艺了。在我看来,这两道菜切得都很好,下锅之后也算合自己的口味。然而这并不能代表大众审美,伽利略审判背后的真相可能并不足够吸引人,五个光子也不能点亮所有人的目光,这都很正常。


就像我也有自己的坚持一样,作为一名天文科普编辑,我一向是对流行的星座学说嗤之以鼻的,因为我们狮子座,只信自己。


第二个真相:没有太多人愿意为阅读门槛买单。


读者可能会为感兴趣的选题买单,但很少有人愿意为高于自己阅读门槛的书买单,这点在《五个光子》那儿体现得很明显。豆瓣评论里面说得最多的就是“好像回到了高中物理课”“每个字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就怀疑自己智商出了问题”。你说,探索宇宙这么浪漫的事情,咋就非得跟课堂学习扯在一起呢?


确实,如果你没有一定物理学基础,这段旅程注定会有不少煎熬。作者的语言平实克制,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些专业名词和概念,有些通过后文或者补充资料能够理解,有些则不能。


好在书的终点连接的是无尽幻想的起点,但有多少人跨过门槛站在这里呢?


第三个真相:科学离我们没有那么远,但也并不近。


“科普”和“科学”在当下乍一看非常热门,但实际上有着“点到为止”的东方式克制,而耸人听闻的伪科学或者非科学却在社会上如此流行。


伽利略遭受的审判就是这样,以现在的视角看,这就是对伟大科学家的无端构陷,是谎言与阴谋操纵下的误判。我们为审判的反方披上多少层愚昧的外衣都能理直气壮。


可这就陷入了一种并不科学的盲目状态。如果仔细阅读史料的话,会发现审判过程中并没有流言与阴谋,也不存在幕后交易。“宗教审判终究是审判,具有规则和先例,不可能产生很大的偏差。”伽利略审判确是错误的,但却是正确的。


我顺道采访了一下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读过本书的同事废废。


我:你对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废:教皇看到伽利略的书以后大为震怒,因为扉页上印着三只海豚,他认为伽利略是在讽刺自己刚上台就任命弟弟和两个侄子担任要职。


我:然后呢?


废:然后发现三只海豚是出版社的商标。


我:还有别的吗?


废:没了。


第四个真相:人是为了反抗过去才成就未来的。——米兰·昆德拉


现代科学诞生于基督教世界,但后者也反过来压制了它的发展。如果将伽利略审判简化为科学与宗教的斗争,那么就没法解释“我们的科学诞生于基督教世界”这一事实了。这是作者的观点。


为阐述这一观点,他翻阅大量资料,用客观的视角为读者还原审判前后关键人物的经历乃至心路历程,也重现了两次审判庭上的对话并进行分析,还努力剥去我们神化伽利略的外衣(哪怕他确实伟大),认为那句著名的“可是,地球还在转动”只是后人编造的轶事。


如此有野史潜力的东西,偏偏用了正史的讲述方式,这可能是作者不那么讨喜、导致评价低的地方,但也是一种异常严谨的科学态度。


最后,这次审判是伽利略的行为与教会的矛盾,而非科学发现与宗教之间。也正因如此,现代科学才会在夹缝中顽强生存并继续发展,最终变成这个时代的基石。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第五个真相:生命里没有要畏惧的,只有要了解的;我们应该了解多一些,才能畏惧少一些。——玛丽·居里



03


吃得苦中苦,方知……


阿西莫夫说,当下生活最可悲的一面,就是科学累积知识的速度比社会累积智慧的速度快。


所以累积完知识,我又将充满智慧的目光投向了社会。一天,我司著名的社会人马姐正在看一本橙黄色封皮的书,路过的我好奇地问了一嘴,在看甚么?答曰:大体老师。


我立马虎躯一震:读库啥时候出过如此限制级的书?


结果她说,《平成时代》就是这个时代的大体老师。

1989年至2019年的平成时代,日本由盛转衰,那些上个世纪光彩照人、高不可攀的名字,一个个被卷入洪流,冲刷得无影无踪。这个充满失败和冲击的时代,倒下了无数巨人,却没生长出几株充满希望的小苗。


《平成时代》是一段已知的、固定的历史,我们可以肆意解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的切片进行观察,看看企业和政府是如何像过于庞大的巨兽一样,迟缓地应对时代变化与技术革新,又是如何轰然倒下。


它是一座建立在纸上的“失败博物馆”,作者希望尽可能全面地站在世界史的角度,记录这段历史,期待在失败的土壤中孕育出希望之花。


但是对不起,生长出的是这本《贫困一代:被社会囚禁的年轻人》。《平成时代》是因,《贫困一代》是果,这两本读库陆续出的新书,虽然作者不同,但很适合放在一起阅读。


年轻一代的日本人陷入了名为“贫困”的绝境,甚至通过个人努力都无法找到出路,很难让人不好奇,过去的三十年,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一直以为,满足需求没多难,满足欲望才难。直到看了《贫困一代》才发现,原来现在很多人的欲望,其实只是普普通通的需求而已。对比《平成时代》的已知,没人知道《贫困一代》还得贫困多久。莫欺少年穷,中年也得穷,老了还是穷,这是整个日本社会的问题,个人根本无力改变。


作者尝试给出了一些建议,之所以将视角聚焦于年轻人,是希望唤起全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观史如照镜,《平成时代》已经磨得够亮了,而《贫困一代》则像平静的湖面一般,水下的激流随时等待着将你的影子冲刷得支离破碎。


年中总结会上,六哥反思了一下这两本书销售不佳的原因,“应该是出版时机不对。在一个容易碰得伤痕累累的时代,人们已经不需要还给自己带来痛感的书”。


但这并不能解释《平成时代》这样一本刚上架的新书为什么被放到表单里。我仍会固执地认为,这类选题在当下也是有意义的。虽然并不一定是很强的指导意义,但作者们做的调查、总结的数据确实有价值,建议两本打包服用,吃得苦中苦,方知确实苦。



04


两本加塞的关系户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西伯利亚之夏》不该出现在这里,因为它并不在六哥放出的表单上,但马姐说,这本书她很喜欢,让我帮忙推推。

理论上讲,《寻找〈局外人〉》更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因为这本书不仅不在表单上,甚至都不是这两年出的新书,但是,就让陀翁与加缪作为双子星一同出现吧。

《寻找〈局外人〉》的引言里说到,对爱读书的人来说,书有生命,当你读它的时候,它活了过来,读完最后一页以后很久,它还继续活着。我想加上后半句:对被迫读书的人来说,书的生命体现为长期性和滞后性。读完最后一页以后很久,你突然觉得某个场景似曾相识,某个念头豁然通达,它才真正活了过来。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西伯利亚之夏》一下子活了起来,就在我突然想起那句写包法利夫人的话的时候:


她既想死,又想去巴黎。


陀翁是个非常矛盾的人,因为打小患有癫痫,必须避免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这就导致他对无论多美丽的自然景色都无法动容,反而一直沉湎于复杂的人性之中(这也不失为一种补偿效应)。在这本书的主人公弗兰格尔嘴里,陀翁是人类灵魂的可靠观察者,还擅长凭借自己的描述让读者释放灵魂,不安地重新认识自己。


这段话如果盖住名字,说是在形容魔鬼也不为过。陀翁一生困顿,在西伯利亚服役期间认识的弗兰格尔应该是他这辈子最好的朋友,被他视为亲人一般的存在。这本书从弗兰格尔的视角出发,还原了陀翁囿于西伯利亚的那十年。你说它是一部小说也不为过,因为里面的情节有一定的主观虚构成分,但也能真真切切地帮你祛魅,看看这位“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鲁迅所言)是何等的混蛋。


他是个逢赌必输的赌徒,被屠格涅夫称为“自己见过最邪恶的基督徒”,颓废,固执,不过也并不妨碍他是个伟大的作家。西伯利亚的十年应该是陀翁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苦寒之地的恶劣环境让他想死,但他又向往着哥萨克花园的鲜花与荣耀。


看看这位经常让人拧巴的作家自己的生活有多拧巴,也是别样的乐趣吧。


我们姑且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西伯利亚之夏》看作是给人作传,而《寻找〈局外人〉》就是给书作传了。陀翁与加缪都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只不过一个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不承认自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西伯利亚之夏》用第一人称视角解读陀翁,充满戏剧张力,而《寻找〈局外人〉》则用第三人称展示了加缪,将他创作《局外人》前后几年的经历铺陈在我们面前,凝结成一部纪录片。


《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冷漠到几乎没有感情,却也在小说最后迎来了一场激烈的情感爆发,刹那间撕破伪装、显现人性。而《寻找〈局外人〉》则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冷静和克制,忠实又虔诚地当好了一位“局外人”。


作者认为,一直以来加缪身上的光环过于耀眼,以至于《局外人》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它值得拥有一部传记。在这部传记里面,我们能看到加缪创作背后的故事,他的心路历程、灵感来源,以及《局外人》出版后的故事。


它并不只记录了书与人,还展示了那段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战争、民族主义等经典话题下的百态。这是一部《局外人》的优秀传记,也是一套研究加缪的范本,甚至还是一本能够学到极多写作技巧的教科书。


分析来分析去,甚至还硬拉来一些书凑数,我也没弄明白到底谁的眼光出了问题,一如六哥也并不知道我在台下嘀嘀咕咕一般。


后来仔细想想便也释然了,读书本就是各有所爱的事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这样的选择,让大家可以各有所爱。

 

▲ 本文作者:修师傅一个财经院校毕业但不务正业的宇宙爱好者一位擅长薅羊毛且乐于背锅的好同事以上是同一个人
如果您看得不过瘾欢迎点击下图进入读库网店👇

题图选自





在此为您导览读库App最新内容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官网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