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淘宝花了124万”:没有肉疼感的消费,究竟有多可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Author 唐一

作者 | 唐一

来源 | 富书(ID:kolfrc

经授权发布,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你花的每一笔钱,都是你选择生活的机会。



我的淘宝人生成就,

见鬼了


近期,淘宝推出人生成就小软件,瞬间引爆了整个网络。


所谓人生成就,就是统计你使用淘宝以来的总支出


以前我们只关注单笔的消费,最多在年终的时候看看一年花了多少钱。


这次淘宝直接让你看到好多年累计下来的结果,让不少网友大吃一惊。


有人就直言:不看不知道自己花了这么多钱,简直活见鬼。


在微博上,不少网友晒出自己的人生成就账单。少 4、5 万,多的 20、30 万。


所有人都是一片哀嚎。原来自己花的比赚的还多。


而且破 50 万的、100 万以上的,也不算稀有。


比如有的网友贴出自己 124 万的消费额,一共 1.2 万笔。


平均每笔 100 块钱,看起来也不算多,可是 10 多年日积月累下来,竟然成了天文数字。



最夸张的是,有网友的记录竟然是 689 万,时间跨为 6 年多,总共 5054 笔。


平均每笔支出 1000 多,真的不由让人感慨,原来淘宝真的好费钱。



而与淘宝上的挥金如土相比,2018 年,我国人均存款余额不足 5 万元

 

其中,52.6% 的 90 后没有存款


一边是存款数量的减少,一边又是消费模式的不断翻新。这种对比让不少朋友产生迷惑,看着银行卡上的余额不少,但好像没买什么,钱不知道怎么就没了。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翻翻上个月的支付记录,只有各种小支出:30 块的咖啡、200 块的口红、和朋友吃饭 AA 了 100 元...

 

每一笔钱,都是自己不知不觉间花出去的。当了月光族,却完全没有意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钱越来越少?

因为花钱不再“肉疼”

 

我小时候是我外婆带大的,在我记忆中,外婆是一个很“抠门”的人,买个青菜要整个市场走一圈比价钱、一条毛巾用了好几年都不舍得换。

 

那时候,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100 元找开,几下就没有了。”

 

小时候我还不懂,直到长大后看到一个生物学实验,才明白外婆说的到底是什么。

 

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科学家们曾共同完成过一个实验。


他们给实验者 20 美元资金,可以买商品,不买也可以把钱拿走。

 

在实验者观看商品清单,思考要买什么的时候,他们就用仪器查看实验者大脑的活动。

 

他们发现,当实验者看到一样商品非常贵的时候,他们大脑中负责处理疼痛的岛叶活动大大加剧,让实验者会感觉到难受、不舒服,因此迟迟不买。

 

于是,他们得出结论:

 

正是这种痛感帮助人们克制自己消费的欲望,也就是俗称“花钱花到肉疼”

 

我的外婆正是如此,她眼看着 100 元被找开,随便买点东西就花光了,心里就觉得不舍得,因此啥都不敢买。

 

以前我们常说,花了一大笔钱,钱包一下子扁了不少,现在,我们还有这种直观的感觉吗?

 

移动支付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却降低了我们对金钱的敏感度

 

对于我们而言,金钱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只要想花钱,扫个码,输个密码就能花钱,反正就是一个数值减少了,花掉几百块和花掉几十块看上去没啥区别。

 

只有到月底结算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要买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正是因为花钱不再让人感到肉痛,我们才对花钱这件事肆无忌惮。




告别失控,

你需要计算机会成本


你说,我咬咬牙,靠意志力控制自己不花钱,不就可以了吗?

 

想多了,你要面对的,可不只是想买东西的自己,更是大公司里面那些熟知人性的产品经理、心理学家、行为学家。

 

这些人从科学知识入手,运用漫天盖地的广告和各种精巧的营销手段,让你不自觉就想花钱。

 

伦理学家特里斯坦·哈里斯就说,人们过度消费,问题并不出在人缺乏意志力上,而是因为在每一次消费背后,有很多人在努力工作,目的就是“破坏你的意志力”


所以想要对抗资本的魔力和花钱的诱惑,光有决心是不够的。


有些技巧你必须反复练习,才能让自己变得水火不侵。


尽可能使用现金是一个办法,看着钞票一点点没了,任谁都会觉得肉痛。

 

但在移动支付如此发达的今天,用现金往往会非常不方便,那还有其他办法吗?

 

小时候,我经常会缠着我妈买一些小玩具,但我妈总是拒绝我,她总爱说一句话:

 

“这个玩具这么贵,都够家里买好几斤猪肉了。”

 

或许我妈不懂什么叫“机会成本”,但她确确实实是在用这一个经济学原理来省钱。


 

所谓的机会成本,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你买一样东西时,为了买它而放弃的收益


就像我妈,我们的生活费不多,如果选择给我买玩具,就不能给家里买猪肉,一旦买了玩具,机会成本就是家人吃猪肉的快乐。

 

这个概念之下,消费行为不仅是投入金钱,更是一次“机会的损耗”。

 

假如你是女生,准备去买一个 3000 元的包包,那这个包包的成本不仅是 3000 元人民币,更包含着一系列的机会成本。


这么一想,是不是瞬间不是很想再花 3000 元买一个包包了?


这就是“机会成本”的魔力。


请记住,你花的每一笔钱,不是钱,而是你选择生活的机会



知道了这个道理,
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

原理我们懂了,那应该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里我们就要用到“想象法”。
 
别指望自己在买东西的时候,还能记起“机会成本”这回事,人要是疯狂起来,理智是完全不管用的。
 
你困了,能靠讲道理说服自己不睡觉吗?


你饿了,能靠讲道理让自己不吃东西吗?
 
不,你不能的,所以想要真正控制自己的购物欲,你必须把“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内化成自己的本能
 
这样一来,哪怕你下意识想要买,身体也会先于你的头脑做出反应:“不行,买了它,我就没钱买其他东西了。”
 
那怎么办?


就是要靠“想象法”。
 
每天花上 5 分钟,想象一下以下情景。
 
有一天,你收到房东的通知,说下个月房租要加 2000,你看了看账单,上个星期刚买了一个名牌包包,存款 1000 元都不到;
 
有一天,你最喜欢的明星将要开演唱会,而且是最后一场,这次不去以后就没机会了,但你平时根本没存下钱,想看演唱会,各种花销至少3000;
 
有一天,你接到家里人电话,说爸爸出了车祸,你心急如焚地跑到医院,医生说要做手术,先交3万,你看了看自己的银行余额,只有 2000,花呗还欠着 1 万...
 
这些想象,越真实、细节越多就越好
 
只有这样,你才能真切感受到,没钱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如果当初少买一点破烂,把钱攒下来,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田地。
 
在想象中,你可能会很痛苦,但正因为足够疼痛,这种无力感才能刻进你的身体里,让你每次想买东西时都能条件反射地多想想:不买这样东西,留着来买其他的,会不会更好?
 
或许有人会担心,这样想多了,把自己逼成一个抠门的人,那怎么办?
 
这种担心,如同一场沙漠下了一场雨,就开始担心要发洪水。


我们从不缺乏花钱的天赋,最缺的反倒是控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少花钱的能力。
 
所以,不用担心,尽情地使用这个办法,慢慢开始克制自己的欲望。



钱不是万能,
没钱万万不能
 
活在这个世界上,赚钱不容易,可要花钱的地方却很多。


社会不会因为你一句“我没钱”就对你网开一面。


命运也不会因为你一句“我很穷”就给你格外开恩。
 
所以,没事的时候,请多存点钱,因为钱并不只是一串数字,更代表一种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
 
你买了不该买的东西,并不只是把钱花掉了,更重要的是,你失去了做出一个更正确的选择的能力。
 
你存的不是钱,更是你的底气!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攒下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勾搭:

zhangyuewx1995

请务必注明:

「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